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走近《天火》:要像《流浪地球》一樣做類型片的探路者

走近《天火》:要像《流浪地球》一樣做類型片的探路者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島主編輯|朴芳

在2019年的華語大製作名單中,《天火》無疑是最令人期待的作品之一。

電影《天火》劇組全陣容亮相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紅毯

《天火》的故事發生在天火島,講述了面對突然爆發的火山,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大愛、力量與勇氣。

作為一部超大體量的視效災難動作大片,《天火》的很大篇幅著墨於絕境救援狀態下的摯愛真情,細膩刻畫和構建了多種情感元素,如父女情、團隊情、夫妻情等。

雖然影片已經曝光了概念海報,但我們還是會對《天火》感到好奇: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天火》概念海報

近日,《天火》的總出品人兼總製片人——亞太未來影視董事長董文潔,與犀牛娛樂分享了影片籌備5年的幕後故事與心路歷程。

在董文潔看來,中國之前沒有國產視效災難大片,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效水平、投資體量和市場容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約了這種類型片的誕生。

但是,經過多年積澱和近年來的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經達到609億,中國觀眾對本土視效大片的審美需求和饑渴程度,已經完全能夠支撐中國電影人拿出一部像樣的片子呈現給觀眾。

因此,《天火》應運而生。

總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董文潔

五年磨劍:結緣西蒙·韋斯特

做劇組的「總打雜」

董文潔介紹,《天火》籌備長達5年之久,在劇本階段就改了幾十稿。影片劇本最早是一位美國編劇完成的,中國編劇接手後將其做了完全不一樣的本土化改編,相當於重新創造了一個新故事。

怎樣更加本土化,讓電影中的人物和情感更加打動中國觀眾的心,這是片方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項目籌備期遇到的第一個困難。經過一遍一遍地結構調整,《天火》最終呈現出來的版本不僅有宏大震撼的場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隨著劇情的推進,更有細膩入微的情感表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火山不再只是故事背景,而是被創造性的擬人化——「火山成為影片里的一個『大反派』,在爆發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表達,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的與它抗衡,與時間賽跑」,董文潔如是說。

電影《天火》攝製組在熱帶叢林進行拍攝

第二個困難是在組盤階段,為了遴選最合適的導演,董文潔團隊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她透露接觸過的導演至少有二三十個。

「我們一開始尋找導演的時候就沒有局限在中國,因為國內之前沒有這種類型片,找不到有執導過災難動作片作品的成熟導演。而《天火》這樣大體量的影片,容不得半點有失,容不得試錯,也更不容許任何人『練手』。我們必須找到有成功執導過多部同類型成功商業片經驗的『老手』,否則《天火》的完成就更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董文潔回憶道。

經過與各大經紀公司和潛在導演人選的無數次電話會議和溝通後,董文潔幸運地遇到了導演西蒙·韋斯特,雙方一拍即合。

電影《天火》導演西蒙·韋斯特工作照

對導演西蒙·韋斯特,董文潔讚不絕口:「他特別的細節控,特別的親力親為,即使拍攝中一個火苗的方向不是他想要的,他都會親自上去煽風,把火焰的方向進行調整。」

在與西蒙·韋斯特合作的過程中,董文潔特別提到了「尊重」二字。長期以來中國電影形成了導演中心制,在很多劇組,導演是說一不二的王,在拍攝現場飛揚跋扈粗話連篇的大有人在。但在《天火》片場,西蒙·韋斯特從來沒有跟任何人紅過臉,遇到問題他會用最溫和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協調,這種低調謙遜與他享譽國際的成就形成強烈反差,也收穫了全組成員的敬重。

所以《天火》片場的氣氛一直特別好,劇組成員一起安靜、順利、有條不紊地進行電影的拍攝,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在這種和睦氣氛下誕生的自然是一部充滿愛意的電影。

導演西蒙·韋斯特在《天火》拍攝現場

作為整個團隊的領頭人,董文潔也讓劇組裡來自17個國家的「國際友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出品方和製片方的滿滿誠意。董文潔不希望自己到片場給劇組一種「老闆來了」的感覺,她認為自己就是劇組的普通一分子,做得應該比很多人還要多。

在《天火》項目中,董文潔的身份既是總出品人,又是總製片人,但她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片場給大家服務的「總打雜」。

在片場,哪裡缺人,哪裡需要補人,董文潔就會出現在哪裡。她的觀點是,多一個人多一份力,任何指令都比不上身體力行,在她的帶動下,劇組幾乎沒有出現過偷懶怠工的現象,這也是這麼大體量大電影能夠如期完工沒有一天超期的重要原因。

董文潔在拍攝現場掃火山灰

《天火》有一周時間在當地一家知名酒店拍攝火山噴發後的重場戲,劇組每天白天拍攝大堂等內景,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在酒店外景布置炸點,噴洒火山灰。等拍攝完畢導演團隊收工後,凌晨4點鐘開始,製片團隊需要快速清掃,讓地上的一片狼藉消失無影,把遍布樹叢、草地上的火山灰全部掃掉,把地上的炸點清洗乾淨,在早上8點之前恢復原樣「完璧歸趙」,酒店裡熟睡的遊客們完全無法想像剛剛過去的那個夜晚酒店內外發生了什麼。

那一周,董文潔乾脆在拍攝的酒店駐紮下來,每天凌晨,她渾身灰土,揮著掃帚帶領團隊一起清掃地面,清掃火山灰,這種敬業精神,讓老戲骨王學圻老師感嘆:拍了一輩子戲,沒見過這樣的出品方老總!

著名演員王學圻和董文潔在《天火》片場交流

全新模式:中國出品攜手國際製作

讓國際團隊為中國市場服務

《天火》的意義不僅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災難大片,它更肩負著開拓「中國出品攜手國際製作」這一全新模式的使命。

調研發現,這種模式在之前的中國影視作品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即:由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公司操盤,主控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但用的是世界最頂配的創意團隊。

電影《天火》水中拍攝工作照

從核心的導演,再到攝影指導、美術指導、動作指導、現場特效等重要部門的部門長,都請到拍了無數好萊塢經典大片的業界大咖一起來做。

這種模式此前從未有過的原因,董文潔分析:一是語言溝通的障礙。創意團隊核心成員都是國際大咖的時候,要怎麼去溝通?尤其這種溝通是需要深入到藝術創作深水區的,這方面需要出品方有極強的駕馭和把控能力、溝通能力。

導演西蒙·韋斯特和董文潔在《天火》片場溝通拍攝事宜

二是目標理念必須一致,要讓這些國際一線團隊從一開始就明白,他們服務的是一部為世界拍的中國電影,而這部電影既需要有打動中國觀眾和創造中國市場票房佳績的強大的實力,又需要有面向國際市場和衝擊國際市場票房的無限可能。於是,有了《天火》中西合璧新模式的嘗試和探索,例如,《天火》中的美術、置景都做得特別細緻,既有中國本土化的細節,又有符合國際大片的審美和氣質。

《天火》的國際團隊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大家都有強烈的為中國市場和中國觀眾服務的意識。這也是在以前的中外合作或合拍片里少見的。所以董文潔強調,《天火》不是一個合拍片,它就是一部純粹的國產片,只不過聘請了全球最優秀的創意人才組合。

《天火》領銜主演王學圻和昆凌

《天火》本身的類型是國際化的大片類型,全球觀眾觀影都不會有障礙,但是它表達的情感內核是中國人的情感,所以董文潔坦言《天火》不需要在本土化和國際化之間做出權衡和取捨,因為影片傳達出的價值觀和情感是每個國家的觀眾都會有共鳴的。

《天火》殺青

勇者無畏:要像《流浪地球》一樣做類型片的探路者

《天火》的體量和類型很容易讓人想到《流浪地球》,董文潔也認為,《流浪地球》的成功對《天火》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就片子的本體而言,兩者不同的是,《流浪地球》更偏重於科幻,而《天火》則是中國首部視效災難大片,更寫實,更沉浸。兩部影片分別填補了各自領域的空白,而目標都是相同的:要為中國電影的重工業發展做出自己的探索和貢獻。董文潔渴盼觀眾也會給《天火》的探索以鼓勵和包容。

其實,早在《天火》籌備階段,有朋友就曾勸她千萬不要拍,「之前都沒有人做過,為什麼?說明這個市場不ready啊,說明難度大實現起來不容易啊!」

電影《天火》主創亮相發布會

但董文潔並不同意這種看法:「如果都這樣想,世界上很多東西都不會被創造出來了。蘋果發明iPhone之前,人們完全沒有意識到有智能手機的需求,難道說這個市場需求不存在嗎?」

《天火》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當中。劇組近日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和「春意盎燃」發布會的多次亮相,預示著影片大規模宣傳工作的正式啟動,而其大片氣質也令市場期待值滿滿。北影節後,《天火》還將參加5月份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並將於2019年內登陸院線與全國觀眾見面。

《天火》劇組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紅毯接受採訪

董文潔表示,《天火》將在製作的各個層面嚴格把控風險,盡全力為中國電影的災難類型片打造一個成功樣本。《2012》《後天》《泰坦尼克》等災難片在中國市場的反應證明災難片在中國是有巨大觀影需求的。現在既然拍攝製作的條件都具備了,市場和觀眾都在翹首以待,中國電影人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勇敢的探路者?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群】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新《倚天》《白娘子》《封神》接連遭吐槽,但翻拍還是門好生意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