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精美的萬佛寺石刻造像

精美的萬佛寺石刻造像

川博物院的豐富館藏中,萬佛寺石刻造像是一批獨特而珍貴的精彩文物,在四川乃至全國石刻造像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的不少精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被收入各種圖錄中。那些深埋地下、肢體殘破的佛像,似乎想向世人講述一座寺廟的興衰。

佛立像·南朝梁

菩薩坐像﹙砂石﹚唐代

佛立像 砂石 南朝·梁

萬佛寺,這座千年古剎,在日月輪轉、世事變遷中,早已湮沒於地下,讓人難尋它完整的過往光輝。那麼,歷史上的萬佛寺究竟還能找到哪些故事呢?儘管四川博物院萬佛寺石刻館裡展出的數十件展品皆為殘佛像,但有的造像面相豐滿、身材優美,其褒衣博帶式的大衫線條靈動,而有的造像飄逸若仙,具有南朝宗教人物畫秀骨清像的鮮明特點,反映出南朝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和情趣。

133年間4次出土石刻佛像

清光緒壬午年(1882年)的一天,成都西門外半里萬佛橋,有個農民在地里勞作,突然,「咣當」一聲,鋤頭碰到一個硬物。挖出來一看,原來是個殘破的佛頭。這天,農民總共挖出了百餘尊佛像。

時任四川成綿龍茂兵備道並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的王廉生在《天壤閣筆記》一書中,記錄了整件事的原委,「鄉人掘土,出殘石佛像,大者如屋,小者卷石,皆無首或有首無身,無一完者。……凡百餘,乃撿得有字像三:一元嘉,一開皇,一無紀元」。元嘉這件,雕的是經變圖以及太子誕生、乘象入城等佛本行故事,開鑿於劉宋元嘉二年(425年),是四川迄今發現的最早有紀年的南朝佛像,後來便不知去向,若干年後才得知已漂洋過海出現在法國一家博物館展廳中了;開皇是隋文帝楊堅年號,這件隋代佛像被王廉生收藏,後來也下落不明了。而當年出土的百餘件佛像,丟的丟,散的散,大多杳無音訊。

1937年,鄉民在萬佛橋又挖出佛像12尊,佛頭26個,其中就包括梁中大通元年釋迦造像和北周阿育王造像。1945-1946年間,前四川理學院在萬佛橋修校舍,據傳挖出佛像甚眾,遺憾的是均被砸毀埋於房基下。1953-1954年,是出土文物最為壯觀的一次:殘佛像、佛頭、伎樂天像等多達200餘件。

近百年來不斷發現的萬佛寺精美南朝造像,填補了中國南朝石造像的空白,並與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廣元千佛崖等,共同構成了中國石刻藝術的「下半闋」。

湮沒在地下的千年古剎

萬佛寺是成都古代名剎,舊址位於成都市西門外通錦橋,相傳建於東漢延熹年間,南朝時稱為安浦寺,唐朝稱為凈眾寺。而不論是南北朝還是唐朝,萬佛寺(凈眾寺)均香火鼎盛,歷來是貴族名流、善男信士朝香拜佛和遊覽的勝地。

不過在唐末「會昌法難」中,凈眾寺被毀,時至唐宣宗年間才再次復興。在歷史洪流的大浪中,更名為凈因寺的萬佛寺於南宋時期一度成為交子印務所。

到了明代,該寺院又更名為竹林寺、萬佛寺、萬福寺,最終在明末清初毀於戰火,此後再不復見於史料記載。萬佛橋出土佛像,後來定名為萬佛寺石刻造像。如今,人們只能通過收藏於四川博物院的石刻佛像,去遙想萬佛寺的歷史榮光。

金剛力士像·唐代

菩薩坐像·北朝北周天和二年

填補中國南朝造像空白

2009年5月,四川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萬佛寺佛像也在半個多世紀後首次與觀眾見面,陳列在萬佛寺石刻館中。昏暗的展廳里,釋迦牟尼佛的殘軀,睜著杏眼、留著小鬍子的阿育王頭像,頭戴寶冠、懸著繒帶的觀音菩薩、秀骨清像的佛頭、小巧精緻的背屏式造像在燈光下清晰可見,恍若籠罩了層層佛光。為什麼這些並不完整的佛像會代表著四川乃至中國南朝石刻的最高成就?

北魏僧人曇曜在文成帝支持下興建雲岡石窟,著名的「曇曜五窟」更是象徵著道武帝、太武帝、文成帝等北魏歷史上功勛卓著的帝王;而南朝佛教之盛一點也不落下風,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齊高帝、齊武帝,梁武帝、簡文帝,陳後主無不大興寺廟、供養佛像,又以梁武帝最甚,竟放下皇帝不當,捨身到寺廟中當雜役了,群臣花了一億萬錢才把他贖回來。

在無止境的王朝更迭與歲月流逝中,南北朝最終成為歷史。北朝佛教遺迹在中國存世頗多,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天龍山石窟、克孜爾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都留存著為數眾多的北朝造像與壁畫;相反,南朝石刻除了江蘇南京棲霞山、浙江新昌寶相寺有少量龕窟外,在中國已不多見,而萬佛寺石刻諸如梁普通四年、梁普通六年、梁大通五年、梁大同三年、梁中大通元年、中大通三年等題記,填補了中國南朝造像的空白,也暗示著南朝時的成都與建康一樣,是一個梵宮琳宇鱗次櫛比、塔剎莊嚴的古都。

阿育王像迄今只有成都出土

萬佛寺石刻以釋迦牟尼佛最為常見,多為大型圓雕,身著通肩袈裟或褒衣博帶式袈裟,袈裟在前面形成數道平行的圓弧紋,緊貼身體,宛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這種「曹衣出水」的風格,是北齊曹國人曹仲達最早創造的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對南北朝的雕塑、壁畫影響至深。

萬佛寺還出土了7件阿育王像,其中5件殘軀,2件頭像,身著通肩袈裟,左手握著袈裟一角,頭頂有著碩大的束髮狀肉髻,留著八字鬍須,眼睛圓睜,帶有濃烈的異域之風。

所謂阿育王像,其實是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釋迦牟尼像的簡稱,早在東晉年間便已在中國出現,南北朝、隋唐更是王室、僧侶信奉的神偶,又以長干寺的阿育王像最為著名。傳說此像是五位西域僧人從天竺古國獲得,後因戰亂神秘消失,東晉咸和年間,丹陽伊高悝見張侯橋下有異光,派人下水尋找,消失的阿育王像這才重見天日。後來,這尊阿育王像輾轉為陳文帝所得,天嘉年間,沿海兵亂,陳文帝向阿育王祈禱國運昌盛,據說阿育王發出道道神光,陳朝軍隊果然一舉蕩平了叛軍。

西蜀大地阿育王像的歷史,或許也早在東晉。1995年,成都市考古隊在西安路發現一個石刻窖藏,出土的8件佛像全部為南朝造像,其中一件便是阿育王像,建造於太清五年(551年)九月三十日。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阿育王像雖在史書中頻頻出現,造像在中國卻極為罕見,僅龍門石窟唐子洞、簡惠洞,敦煌莫高窟323窟中偶有發現,考古發掘的阿育王像迄今只在成都出土。

南齊永明元年造像碑

中國最早的「褒衣博帶」式造像

自1882年以來,四川各地陸續有南朝石刻出土,這其中又以1921年茂汶縣出土的南齊永明造像碑年代最早。1921年,茂汶羌族自治縣外較場壩中寨村,有個羌民在地里挖出一塊古碑,被抬入較場壩「江瀆廟」中供奉,1929年四川松理茂懋汶屯殖督辦又將碑移入汶山公園。

1935年10月,四川軍閥李家銓的參謀黃希成指使幾個兵丁夜間將古碑盜走,砸成數塊,將其中造像較多的四塊運至成都,準備再運往上海轉賣到國外。成都「新新新聞報館」披露這一醜聞,立即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最後由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出面交涉,四川省政府才將古碑截留,後由四川博物館收藏,並於2009年首次在萬佛寺石刻館展出。

這是一通四面皆有造像與題記的造像碑,正面龕高120厘米,寬60厘米,龕中有一彌勒坐佛;背面長方形龕高123厘米,寬53厘米,龕中有一站立的無量壽佛;右側雕有比丘、菩薩造像,以及一側題記:「齊永明元年歲次癸亥七月十五日,西涼曹比丘釋玄嵩,為帝主臣王累世師長兄弟父母六親眷屬及一切眾生,敬造無量壽、當來彌勒成佛二世尊像……」

齊永明元年為公元483年,這也是四川現存最早的有確切紀年的造像碑。尤為重要的是,我國早期佛教受印度健馱羅風格影響,造像多著袒右袈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早期造像莫不如此。南北朝年間,受世俗服飾影響,一種著寬袍、系闊帶的「褒衣博帶」式袈裟逐漸興起。永明造像碑的無量壽佛、彌勒佛,皆身著通肩圓領袈裟,這也是我國最早的「褒衣博帶」造像實例。

1990年,成都商業街出土9件南朝造像,其中2件有銘文,分別為齊建武二年(495年)觀音成佛像與天監十年(511年)釋迦像;1994年,彭州市拆除龍興古塔,在塔內地宮中發現數十尊造像,其中一件為梁中大通年間造釋迦雙身像;1995年,成都西安路發現的石刻窖藏,除了太清五年(551年)阿育王像,尚有齊永明八年(490年)彌勒像、中大通二年(530年)釋迦像、大同十一年(545年)釋迦多寶像、天監三年(504年)無量壽像等等。

石雕造像是一種迷人的藝術,那些形神兼具的佛與菩薩的形象,彷彿億萬年前就藏在山石之中,直到有一天被鑿去遮蔽才顯露於世間。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一生捐贈文物3900餘件,16輛卡車7天7夜運完,六瑩堂主何許人也?
明式書房的雅緻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