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新墳三年不能動土

新墳三年不能動土

新墳三年不能動土已經成了一種風俗,這種風俗絕非空穴來風。

首先要理解動土和添土是兩個概念,新墳三年內不能動土,並非即指上墳時不讓添土。動土一般指遷墳之類。也就是新墳三年之內說不能行遷墳之類的,為墳墓修葺一下,添點土還是可以的,不過一般說來,添土也不太好。

「三三不盡,六六無窮」,易經單卦(八卦,又稱經卦)是由三爻組成,重卦(六十四卦)則由六爻組成,而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從易學及風水角度來看不難理解,新舊墳當以三年為界,這與人為任意規定的界限不是一個概念,不精通「易」是很難理解的,術數玄學易法陰陽,三年之內不宜動土、不宜添土、不宜立碑、不宜遷墳。譬如新墳三年之內添土,會有重添新墳之虞(雙關從易兆應),且多會應凶迅速,若能乘得生氣形局合格,或有皈依佛道廣行布施者,亦會因善得福而數不能拘之,所以無論有無這種風俗,大多皆可躲過大災小難。若因有蛇、鼠等動物打洞鑽穴,或者墳土塌陷,則修葺添土須要採取措施,但是不可無知妄動,可找風水師看一看!

為祖墳培土的風水禁忌

為了先祖的墳墓永遠不塌陷,每年人們都會為自己的先祖上墳培土,上土也表達了後人們的悼念情懷。但是我們該如何培土呢?這個問題很少有人真正的明白,一般都是通過周圍傳言幾句,胡亂弄點土就結束了,並且在培土的時間和方位上都沒有注意。所以今天特意來講講為祖墳培土的風水禁忌。

培土就是給新墳上新土,就如同為先人穿新衣服一樣,每年一換迎接新年的到來。既然牽涉到添土,就必然會涉及土煞。但在《玉匣記》中早有記載,在大寒節5日過後,諸神上天交替,可不管神煞,房屋周圍乃至墳墓都可隨意動土,無有所忌!但民間很多人傳言是大寒節3天過後,這種說法古書是沒有記載的,正確的應該是5天才對。並且在上土的時候,要先祭拜一下先祖,然後再行培土事情。

一般注意以下幾點:

1、新墳不滿三年的不用培土

新墳就是剛剛埋葬的墳墓,三年內都還存在著一定的煞氣,故而不適合動土,在三年內可以不管。

2、所添得的土不可摻雜糞便

這是對祖先的大不敬,泥土必須乾淨,而且顏色最好避免淤泥土,黑色的或者紅色的土,這些都會損壞後人運勢。

3、取土最好在本月的天月二德方

這是兩大吉利的方位,從這方取土猶如吸納了祥瑞之氣來填入先祖墳墓。

4、不可在逝者生肖相衝的方位取土

比如:逝者屬牛的,就不可以在未方取土,也就是墳墓的西南方向。其他的屬相以此類推即可。

5、培土的時候不可用鋤具拍打

有人為了不讓泥土滑下來,就會用力拍打,這是不對的,這同樣是對祖先的不敬。

新墳不到一年可以遷墳嗎?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墓祭除了歲時節日進行外,家中有喜慶大事,也進行墓祭。新墳如果沒特別情況不宜動遷,即使動遷也要謹而慎之,除非出現,新墳埋下後有主家六畜不寧,主家連續出現喪事,或者疾病不斷,亡人託夢,財耗利害,損傷人丁,或者家道中落等,就要考慮先人墓地問題。新墳(含去世未滿12個月、及重新立碑、遷徙之墳)、宜邀親朋同去祭拜!先人新登龍位虎鋸龍盤長眠不久理當尊重當地的民風民俗。只有尊重當地的習慣才是對老人們的最大尊重,才是九泉之下他們想要的。選擇吉日吉時吉地共拜。這就是盡孝心的具體體現。

陰宅發富快,致禍也猛,可以殺人於無形,輕則亡家,重則滅族。而子孫自行遷墳是非要等到冬至這一天的,遷墳也是很肅穆的,首先點香囑咐地下的亡靈:要給你搬家了。然後喝幾口燒酒,以驅墳內的陰氣獐氣,挖開墳穴,如棺木沒爛,取出棺木,棺木爛了,用瓦缸拾撿骨頭盛放。接著放鞭炮,意喻「搬家」了。將亡靈的屍骨運到新墳地後,挖穴埋葬,樹上碑記,再放掛鞭炮,意喻「安家」了。

最佳時間:冬至是遷墳的日子,墳土平常是不能動的,不然就是犯忌,唯有冬至清明可以破土。南方,一般三年後才執骨遷葬,有兩個考慮,一是此時屍身已腐只剩毛骨,二是,沒有提前找墓地習俗,一般死時才讓懂點道的臨時找個三五年平安地埋葬。因此,臨時棲息地只管三五年平安,因此一到時間都會遷葬。

人死後三年內上墳的講究

人死後前三年清明不能上墳?到底能不能去?究研網友幾種觀點:

一、按著傳統喪葬習俗,人死三年之內不能上墳的,當然包括春節,這就是所謂的守孝三年!

二、去世後頭三年清明節上墳時間

在兩廣地區,去世頭三年(即新山墳)上墳時間與舊山是不一樣。

1、新山第一年不過社;

2、第二年不過清;

3、第三年正清。

4、第四年與舊墳一樣清明前後拜祭,現在我們清明節放假,新舊墳很多都在清明節拜祭了。

我國很多地方有「新墳不過社」之說。指的是給新墳(先年或當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區指新亡三年內)掃墓要在春社前。如《施南府志》載:「新葬之墳,則在社前祭之,本家男婦及內戚皆往。」據我這非常有限的閱歷,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等大部份地方都有此習俗。

那麼為什麼「新墳不過社」,也就是說為什麼要在春社前給新墳掃墓掛青,而不能到清明節與老墳一同祭祀呢?一般祭祖多在三月清明和七月半鬼節,尤其是清明掃墓掛青,我國大部份地區都有此習俗。意在緬懷祖宗和先人,給他們獻上祭品。而對於去世未久的人來說,則認為他們剛到陰曹地府舉目無親,孤獨無依,勢單力薄。陽世親人捎去的祭品總會被別的野鬼搶奪。據說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這段法定的時間,給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數收取。

三、新墳掃墓什麼時候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根據一般的喪俗講究,人死後,每期七天祭奠一次,共七七四十九天,七七為盡期不錄(不祭奠)。也就是說只祭奠六期,其中第三期或第五期,去世人的家人和親朋好友約和在一起,共同祭奠掃墓一次,這是第一次掃墓,第二次時間在人去世後的百日進行。以後,就是每年的清明節了。還有每年的陰曆(農曆)十月初一這天去掃墓了。不過,各地喪俗不同,你可以問問當地的老人們,他們知道,會告訴你怎麼做。

四、新墳有什麼講究

新墳完墳後三年內要「培墓」:子孫須要酒肴、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此後每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帶水果墓紙去掃墓。培墓又稱「挹墓」、「牆墓」、「填墓」等。

培墓的方法

1、今年是第一年(或第二、三年),培墓的時間取那一天,連絡該墓的子孫、集合時間、地點、物品何人準備、如何準備?

2、物品:三牲一副、杯三隻、酒一瓶、小紅燭二對、香一束、花二對、水果數樣、五味碗一套、壽金、大銀、墓紙、鞭炮一串、打火機、筷一雙、芋頭、熟鴨蛋、紅圓十二粒、粄粿、紅龜、水一些(澆草用)等。

3、整理墓園:備鐮刀、鍘刀、手套,闔家子孫整理墓園。

4、祭拜後掛好墓紙(鼎厝頂,也表示翻修屋頂),將芋頭與熟蛋之皮剝掉,丟在墓龜上,其意為芋(育子育孫)、蛋(卵子卵生),又取分割作用:陰陽兩界,脫殼之意,也由於芋頭皮及蛋殼富養分,有助墓草的繁衍之功能。燒完金銀紙後鳴炮,昔日有地方小孩成群「揖墓粿」,如今已無此風俗。

培墓的儀式

1、先生(女士)新墳第年培墓祭拜開始。

2、全體子孫肅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後士神位上香。

5、獻謝品(獻花、獻果、獻爵)。

6、向後士神位行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飲料【代替水酒】)。

9、向墓位行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掛墓紙(墓紙頭應置於後士與墓碑上以石頭壓住,象徵已掃墓並表示鼎了多少頂修,剝蛋殼、芋頭)。

11、化金銀紙。

12、講述生平行誼(邊食果、糖、鴨蛋、芋等邊暢述先人行誼)。

13、禮成。

14、鳴炮甲。

掃墓的意義:凶葬後三年內須培墓,第四年起每年掃一次墓,故掃墓又稱「上墳」、「上墓」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玲玄學 的精彩文章:

八字真相:命里災,有的可化,有的不可化!

TAG:易玲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