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王掞為什麼會舉薦廢太子胤礽出任大將軍王呢?這招狠!

雍正王朝:王掞為什麼會舉薦廢太子胤礽出任大將軍王呢?這招狠!

《雍正王朝解密》第48期:

講完了太子胤礽被廢,眾皇子都安分了下來,直到西北動亂之後,朝局再次不穩……

在這期間有這麼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康熙帝讓眾大臣和皇子們舉薦一名皇子出任大將軍王時,廢太子的老師王掞突然就蹦出來舉薦廢太子胤礽出任大將軍王。

我們大家看到他的這個舉動覺得可笑之極,作為一名有學問的大臣,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大家就是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康熙帝不會同意他的提議的。

那麼這個王掞是不是傻掉了,為什麼提出這個無禮的要求?

《雍正王朝解密》第48期:王掞明知康熙不會同意廢太子胤礽任大將軍王,他為什麼還要舉薦?

一、

康熙五十六年發生一件大事:

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中了準噶爾部隊的埋伏,全軍覆沒。情況比較危急,康熙帝有意從眾皇子中挑選一位任大將軍王,去西北平亂。

這是一個特肥的差事,一旦拿到大將軍王這個位置,那麼基本就可以奠定登基的基礎。所以不管是老四胤禛,還是老八胤禩,甚至老十四胤禵,他們都想獲得這個位置。

老四胤禛得到這個消息以後,跑回家取得弓箭,狂射箭,結果射出去的箭就跟穿天猴一樣,毫無准性!氣得他呼呼的回到書房,打算舉薦尚被圈禁的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將軍王。

而老八胤禩這邊更是勢在必得,因為老八胤禩已經分析出來了:

「這個大將軍王,咱們一定得爭……不管誰當這個大將軍王,他就是皇阿瑪的繼位人。」

為什麼老八胤禩勢在必得呢?

這在於康熙帝說的話:

「朕決定從皇子中擇一賢者代朕出征,封為「大將軍王」。」

就是這個「賢」字,讓老八胤禩一夥覺得老八胤禩希望很大!

二、

老四胤禛為什麼不願意讓老八胤禩當大將軍王?

首先,他也認為誰出任大將軍王,誰就是康熙的接班人。

其次,一旦老八胤禩掌握了兵權,那麼利用他的實力,這場仗是一定會打贏的,到那時班師回朝,眾臣歡迎,舉國歡慶。老四胤禩就是威德同時具備了,也就具備了接班的基礎,成為理所當然的繼承人!

即使最後康熙帝並不傳位給老八胤禩,那麼面臨一個掌握重兵的競爭者,下一任皇帝不一定屁股能坐穩。

那麼老八胤禩拿下大將軍王的前提是什麼?

首先必須有人舉薦,如果是自己舉薦自己那是不行的,更何況老八胤禩根本沒有帶過兵打過仗。

其次舉薦人不能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不然的話就有點刻意的意思了,康熙帝自然不高興。比如班級里讓你舉薦打籃球的人,你一個一米八高個的人舉薦一個一米五的人,這就有故意的成分了。

最後,不能有第二個人被舉薦,也就是說舉薦的人選中只有老八胤禩一人,即使有第二個人,也不能是帶過兵打過仗的。

當然,老八胤禩還有萬一失敗的救援措施,那就是如果舉薦老八胤禩失敗,那麼就舉薦老十四胤禵。要知道打仗並不僅僅打兵力,更是打的是糧草,是後勤。只要後勤牢牢的把控在老八胤禩的手中,那麼老十四胤禵就無法不聽從老八胤禩的安排,這個仗打贏打不贏也就不是老十四一個人說的算了。即使朝廷有變,老八胤禩也可以亂刀斬亂麻,先下手為強,即使老十四胤禵千里迢迢再趕回來,一切都晚了。

三、

但是老八胤禩壞就壞在他提出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這個方案就是讓老十四齣任大將軍王,在電視劇中,當老八胤禩說:

「還是你當這個大將軍王吧?」

雖然老十四胤禵也曾經有過這方面的想法,可是被人直接捅破了小心思,首先的表現是震驚,其次是羞愧,剩下的才是驚喜。

當時的天氣也不適時宜地打了個雷,下了場暴雨……

也預示著老十四的內心起了波瀾,這個波瀾就像暴風驟雨一樣的強烈。

其實老八胤禩這麼一說,僅僅是懷疑老十四已經跟自己不一條心了,他是在敲打老十四,結果敲打過重,把老十四敲到老四那邊去了。

當然,老十四胤禵也是異常聰明,不忘向老八胤禩表忠心,畢竟以後當上大將軍王,還指望老八胤禩的幫助呢。所以他說:

「八哥,無論年資還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這樣說便是懷疑我,我願歃血為盟以明心志。」

當然,回頭他就跟老四胤禛走到一起了。

而對於老八胤禩來講,他也能分析出康熙帝心中的最優人選,他心中也明白就是老十四胤禵。

四、

王掞跟老九胤禟的高超對決:

先是康熙帝讓老九胤禟舉薦大將軍王的人選,老九也是絕頂聰明之人,既然他們已經分析出來康熙帝的最優人選是老十四了,那麼我就讓老十四自己來舉薦:

「回皇阿瑪,胤禵現管著兵部,兒臣以為應聽聽他的見解。」

剛才我們也分析過了,舉薦自己是不行的,舉薦比自己軍事差的人也是不行的。所以不管老十四舉薦誰,他都將會失去這個大將軍王的位置,而對於老九胤禟來講,只要拼掉了老十四,那麼康熙帝無人可選,自然會聽從大家推舉老八胤禩。

可惜康熙帝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把戲:

「是呀,胤禵是管兵部,但朕現在想聽聽你的見解。」

於是老九和老十依次舉薦了老八胤禩,並且提出了沒帶過兵也可坐鎮主帥,只要會運籌帷幄,會將士用命便可,最重要的是康熙帝提出一個「賢」字,老八胤禩再合適不過了。

然後王掞就出手了:

「十爺的話至為允當。老臣保舉一人,必能勝任,兵法雲「哀兵必勝」,二阿哥胤礽自獲罪以來,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贖前愆……」

他這一攪和,大家一想,確實如此,王掞的聰明之處在於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既然老九老十都說帶兵不過是坐橐兒,那我就舉一個更合適的人選,其實明眼人一看這就是荒唐之言。

就這樣,他給康熙帝解了圍,通過舉薦廢太子胤礽類比老八胤禩,讓大家覺得推舉老八胤禩是多麼的荒唐!

而後來的胤禛不適時宜的舉薦了老十四胤禵,給胤禵的感覺就是老八胤禩一夥不遵守協議,還是自己的親四哥靠譜,也為八爺黨的決裂奠定了基礎。

從後來王掞多次幫助老四胤禛上位來看,也就是從此時起,他就已經是老四胤禛的人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康熙帝為什麼要逼太子胤礽造反?
西遊記四聖試禪心到底是誰安排的?目的是什麼?玉帝告訴你答案!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