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戰的死亡人數堪稱人類史之最,罪魁禍首最終自殺身亡…

此戰的死亡人數堪稱人類史之最,罪魁禍首最終自殺身亡…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 眠眠冰室 mian013

01

山西省晉城市有個縣級高平市。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天下午,這裡的永錄鄉將軍嶺一戶村民父子二人在自家的果園中平整土地。

正在挖著,鋤頭下卻出現了令人驚悚的一幕,泥土下出現了大量人類屍骨。

不過這家村民並未慌張起來,而是迅速地向當地文物部門報告。

因為這一帶以前也零星地挖出過錢幣和箭頭一類古物。

高平位於山西省的東南部,處於太行山脈的邊緣。

高平縣誌記述,這裡是炎帝的故里,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的發生地。

得到報告後,山西省和晉城市的考古部門隨後對這個地方進行挖掘。與往常發現單個的屍骨不同的是,這次挖出了成堆的屍骨,最終挖出一個長11米、寬4米、高1.2米的堆滿累累白骨的屍骨坑。

這些屍骨疊壓交織在一起,有的仰倒,有的俯卧,仔細觀看,還可以看到有的顱骨上留有鈍器和刀刃造成的傷痕,有的四肢斷裂,有的胸腔內遺留有箭頭,有的屍骨沒有頭顱,還有很多是不完整的殘肢骨骼,場面十分凄慘恐怖。

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坑內屍骨的主人,死亡時平均年齡只有十幾歲,當時應該是先被擊殺,然後推入溝內掩埋的。

同時,在這個坑的西側,考古人員探測到還有一個寬3至4米、長55米的更大的屍骨坑。

經過考古調查,專家們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是兩千多年前白起坑殺趙軍的現場遺址。

由此揭開了長平之戰秦軍屠殺趙國戰俘的不解之謎,2300多年前,那場慘烈無比的長平之戰,再一次引起人們的注視。

02

那場秦國和趙國的大戰,決戰在長平,可是發源卻是在上黨。

也就是處於如今的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山西長治周邊的地方。上黨地名的意思為「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

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的說法。

抗戰勝利後,國共之間發生首次軍事衝突的上黨戰役正是發生在這裡。

戰國時期,上黨郡原本是七雄之一韓國的國土。

為了奪取這塊戰略要地,公元前280年,秦國任命武安君白起為主將,曾經率領秦軍深入晉東南,攻城掠地。

當時,秦國即將侵奪上黨,只是由於恰逢與楚國之間的戰事緊張,才暫且退兵。

之後,隨著秦國對楚作戰中獲勝,再次大兵壓境,殺向上黨。

與韓國連續打了三年,攻取十餘座城池,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繫。

公元前262年,韓桓惠王走投無路,絕望之下只好向秦國屈服求和,答應將上黨郡全部17城割讓。

可是這事偏偏橫生枝節,上黨郡太守馮亭不願按照國君的命令,向秦國人投降。

而是跑到相鄰的趙國,向趙王表示願意將上黨郡獻給趙國。

意圖利用趙國的力量抵抗擊強大的秦國,以保全韓國。

趙孝成王一看天上掉下如此大餡餅,自然是喜出望外。

當時趙國也是有人反對這件事的,平陽君趙豹就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

秦國付出了巨大代價而讓趙國白白得利,強大的秦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接受上黨給趙國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

應該說,平陽君的這個建議還是很明智而且有遠見的。

可是平原君趙勝等人卻認為,平時百萬大軍經年累月攻打,也難以攻下一座城池。

不能失去這個坐享17座城池的好機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趙王無法抗拒了。

於是,他封馮亭為華陽君仍然擔任上黨郡守,派平原君趙勝領兵5萬接收上黨。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趙王這個貪小便宜的決定給趙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平原君趙勝

秦國為了奪取上黨,攻打了三年之久,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如今眼看就要到嘴的肥肉讓不勞而獲的趙國橫刀奪愛,毫無疑問是不肯就此罷休的。

當時的秦國,在戰國諸國中間是實力最強的,而趙國在趙武靈王改革變法之後,也強盛起來,迅速成為當時的第二強國。

但是要和秦國交戰,等於是傾全國之力的一場豪賭,從這個意義上講,為了上黨郡這點利益與秦國鬧翻臉,絕不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秦國和趙國這兩強多年來其實一直在互相忌憚,暗中較勁。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期發生的完璧歸趙的故事正是雙方的相互試探。

而雙方也撕破臉皮,公開爭鬥過。

秦國曾經派大將胡陽領率數萬精兵越過韓國的地盤進攻趙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結果反被趙國的名將趙奢擊敗。

而在趙惠文王與秦昭王的澠池相會時簽訂盟約,讓秦國得以安心的集中力量去攻打楚國,錯誤地忘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最終讓秦國得以一家獨大,也是一種戰略失策,為日後自己被秦國打敗留下隱患。

03

為了防止秦國報復,趙孝成王接受平原君的建議,派大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防備秦軍來攻打。

因為平原君認為廉頗勇猛善戰,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當時曾經兩度打敗秦軍的趙奢已經病逝,老將廉頗成為趙國資歷最深的將領。

可是廉頗其實對秦軍並沒有什麼特出的戰績。

公元前260年初,秦國開始向上黨的趙軍發起進攻,戰爭開始,秦昭王並沒有派出名將白起擔任指揮官,而是由左庶長王齕領兵。

可是就是這個不出名的王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將上黨17城從趙軍的手中全部奪了下來,廉頗也打不過他。

趙軍一路向長平敗退,王齕率領秦軍跟在後面,緊追不捨。

廉頗在長平的一片河谷地帶修築起堡壘抵抗秦軍的進攻,並且堅守在營壘里不出去應戰。

不過在秦軍的強攻之下,西邊的營壘還是很快便被攻破了,趙軍只能一起退守到東壘中。

接連數戰被趙軍打敗,廉頗只好準備以逸待勞,想先挫去秦軍的銳氣,疲憊對方,然後再等待有利時機設法出擊。

所以任憑秦軍怎樣挑戰,趙兵都高掛免戰牌,固守不出。

在打不過對方的情況下,這也是一個無奈但也正確的選擇了。

廉頗

可是趙王對於廉頗幾次戰敗早就很不滿,現在又看到他龜縮防守不敢交戰,使得戰事久拖不決,卻不耐煩起來。

他非常不滿,幾次派人對廉頗加以責備。

秦國其實也正苦於對廉頗堅守不戰無計可施,於是秦相范雎派間諜到趙國實施反間計,試圖讓趙王換掉廉頗。

他們散布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奢的確是名將,可是他的兒子,就是那個成語「紙上談兵」中的趙括,雖然從小學習兵法,談論起戰陣布設很有一套,卻是個沒有實戰經驗,只會夸夸其談的角色。

趙王果然上當,他對秦國散布的流言信以為真,立刻把趙括找來,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

趙括信心滿滿地說:「如果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一下如何對付。如今來的是王齕,他不過是廉頗的對手。要是換上我,打敗他不在話下。」

趙王聽了大喜,於是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諫阻,派趙括去長平前線,接替廉頗擔任主將。

秦王誘騙趙王撤換了長平主將廉頗後,反過來卻悄悄換上自己這邊的王牌:殺神白起出場了,他被任命為上將軍,王齕改為擔任副將。

秦王嚴令軍中保守這個秘密,防止走漏消息。

意圖一舉徹底打垮趙國這個強勁的對手。

04

秦國對於這場戰爭的準備工作顯然比趙國更加充分,他們不僅在戰場上處於優勢兵力,而且在外交謀略等方面比趙國更勝一籌。

當趙軍初戰失利時,趙王與大臣們商議,想親自率領部隊去與秦軍決戰。

大臣樓昌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好處,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國議和。

而大臣虞卿則認為這次秦國竭盡全力派遣重兵前來,是決心要打敗趙國,不會同意議和。

因此,虞卿提出不如派遣使者攜帶珍寶去楚國和魏國活動,使秦國見趙國使臣出入楚國和魏國,就會懷疑天下諸侯聯合抗秦,產生畏懼,這樣再與秦國和議才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趙王不顧虞卿一再勸阻,採納了樓昌的建議,直接派大臣鄭朱到秦國去議和。

秦國這時卻非常聰明,他們反而利用鄭朱前來求和這件事大做文章。為了麻痹趙國,防止各諸侯國聯合,他們對趙國使臣殷勤地接待,並且有意把這事向各國大肆宣揚,造成秦趙兩國已經和解的假象,藉以防止其它各國出兵救趙。

這樣使得趙國的處境更加孤立。同時卻遲遲不肯與趙國開展和談。

在戰爭的後勤保障方面,秦國也做得非常出色。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原本秦軍遠離本土作戰,糧草供應十分困難。

廉頗久拖不戰也是利用這一點,想讓對方不戰而退。

沒想到秦國召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讓秦國可以直接通過水路運糧,甚至比趙國更加暢通。

而趙軍就在自家門口作戰,開始並沒想打持久戰,開戰不久就糧草匱乏。

秦軍還包抄到趙國後方,不斷騷擾趙國的糧道,最終導致趙國陷於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絕地。

05

再說趙括統率援軍來到長平後,一反廉頗的作戰策略,改守為攻,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

白起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法,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

趙括不知道秦國主將已經換成白起,命令趙國的軍隊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前。

我簡筆畫隨便表示下過程哈~

趙軍傻乎乎的前沖

狡猾的秦人繞了一大圈,把趙國的後方長城給佔了

於是包了餃子

這時,白起命令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後方,截斷了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截,同時切斷了趙軍的糧道。

秦軍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數戰不利,只好就地建造堡壘,轉為防禦,等待救兵。

白起

秦王得知已經圍困住趙軍主力,隨即親自前去督戰,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增援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

趙軍被困在長平,糧盡援絕,最後竟然以食人充饑。

斷糧四十多天後,趙括將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多次仍不能成功。

趙括雖然指揮作戰能力欠缺,在戰場上倒也不是孬種。

最後,他親自率領精兵上陣衝鋒,強行突圍,被秦軍亂箭射死。

失去主帥的數十萬趙軍向秦軍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會再生事端。

白起把趙國降兵分隔成很多部分,一天只給吃一頓飯。在一天夜裡,秦兵面蒙黑巾,對手無寸鐵的趙兵展開了屠殺,只留下240個年幼的士兵回趙國報信。

在挖坑埋葬被殺的趙兵時,花了十天才埋葬完畢。

本文開頭說到的那個永錄鄉屍骨坑就是其中的一處。

高平市谷口村有一座建於唐代的骷髏廟,因為當年這裡殺人太多,老百姓稱之為殺谷。

唐明皇巡幸路過高平時,見頭顱似山,於是命當地官員建了這座骷髏廟,以祭祀二十萬被坑殺的趙兵。

還將殺谷改名為省冤谷。

高平市還有一座白起台,在一條高大的土嶺上有個土堆。

當地傳說,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將頭顱收集起來,因為頭顱太多而堆積成這檯子。

戰後,白起派人尋找趙括的屍體,結果只找到趙括用的劍和鎧甲,於是給他做了衣冠冢加以厚葬。

白起對趙括評價也頗高,他對秦昭王說:長平之戰,我以五十萬之眾圍趙括二十萬之軍,傷亡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才全殲趙軍,是我用兵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06

長平之戰一年後,秦國再次征討趙國,攻打趙都邯鄲,遭到趙軍全力抵抗。

打到第二年,秦軍仍不能取勝,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秦昭王想任命白起前往邯鄲前線接替指揮,白起卻稱病推辭。

不能排除他是對於自己前次在長平濫殺俘虜的忌憚。

在趙國努力下,這次其它諸侯國不再袖手旁觀,魏、楚兩國援軍先後進抵邯鄲城郊,與趙國守軍配合攻擊秦軍。

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

當秦軍戰敗消息不斷從邯鄲傳來,昭王遷怒於白起,命他即刻動身前往戰場。

白起只得帶病上路,剛走到陝西境內杜郵這個地方,秦昭王卻認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派人賜劍給他,命令他自裁。

白起拿起劍對天嘆道:「我何罪於天而至此?」

思考良久才說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坑殺了,這就足夠死罪了!」

一代戰神白起拔劍自刎身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你去轉告皇上,詔書是我李沆燒的,劉娥不能封貴妃」
為什麼說李白是扶不上牆的…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