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獻忠攻克城市靠兩招,但是逃跑只有一招,而且屢試不爽

張獻忠攻克城市靠兩招,但是逃跑只有一招,而且屢試不爽

張獻忠是明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李自成因「闖王來了不納糧」而著名,而張獻忠似乎更多的是以「殺人魔王」的形象而深入人心,其實殺戮並不是張獻忠僅有的標籤,僅僅靠殺戮是不可能在明末亂世立足的。前面,筆者的一篇文章講到張獻忠行軍打仗有三大特點,今天還講三點:攻克城市靠兩點,還有一點用於逃跑。

在農民軍起義初期,農民軍一直處於流動作戰的狀態,能夠填飽肚子、躲避官軍的追殺是農民軍們的最大願望,至於那些富庶繁華、防守嚴密的大城市,這些農民軍想都不敢想。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農民軍越打越多,而且有不少明軍「反水」投身到農民軍中。到了崇禎末年,農民軍和明朝官軍的實力對比發生了轉變,而且農民軍的攻城技術和能力隨著官軍的加入也得到了長足的提高。

明末農民戰爭

農民軍不斷地攻克一些大城市,而張獻忠也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張獻忠攻克城市主要靠兩招:計取和力克。

所謂「計取」,就是說張獻忠通常會派一些精明強幹的士兵,化裝成各色人等,進入想要攻打的城市,一方面打探消息,另一方面也作為內應潛伏下來,然後大軍趕到,裡應外合,趁明朝守軍混亂之際一舉攻克城池。比如,1635年正月攻克明朝中都鳳陽,張獻忠就是先「密遣壯士三百人,偽為商賈、車役,先入鳳陽」以為內應,入城後等待時機,放火破壞、散播謠言,大軍再趁勢殺到,裡應外合,攻克了鳳陽。又比如1642年攻克廬州,張獻忠也是「遣賊作商賈,分伏城內」,還在半路殺死了前去廬州視察的明朝學使,命人假扮學使,堂而皇之地進入廬州城,最終一舉將其攻克。

鳳陽

當然,計取不可能一直使用,用多了明朝官軍也漸漸「免疫」了,既然不能計取,那麼只能力克了。到了崇禎後期,農民軍人數眾多,而且攻城戰術和裝備也得到了長足的提高,這就為力克奠定了基礎。通常,張獻忠會先派兵將城池團團圍住,然後在用「飛梯」、「衝車」強攻,挖地道、埋火藥則是對付城牆的好辦法。再往後,農民軍也掌握了火炮等武器,便可以使用火炮轟塌城牆,然後再攻取城市。

但是,這兩招也並非百戰百勝,如果打不過,那麼就得撤退,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被明軍追殺,那麼這個時候張獻忠還有一個殺手鐧,可以保證將軍隊的損失降低到最低,而且多次使用,屢試不爽。

明末,除了極個別的軍隊,很多明軍都紀律渙散,而且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貪財愛錢,所以張獻忠就利用明軍的這個弱點來阻止追兵,「獻忠他遁,慮追兵躡至,多以金帛遺地。兵利其所有,亦不窮追。」每次逃跑的時候,張獻忠總是命人在路上扔下很多金銀財寶,而明軍看到這些寶物,都會去搶著撿拾,而置逃跑的農民軍於不顧。所以,這樣張獻忠總是能夠順利逃脫,有的時候甚至還可以趁明軍混亂不堪打個回馬槍,轉敗為勝。

張獻忠

所以,張獻忠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魯莽的粗漢,但是這個漢子也是粗中有細,並非一味靠蠻力,而正是有了這幾個特點,才讓張獻忠能夠堅持到最後,建立大西政權,在明末亂世之中取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張獻忠傳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多重角色:海盜、隆武朝權臣、清朝降臣
曹操重孫用自己一命為曹魏續命四年,還說出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