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故宮在古代是怎麼防火?靠門口這種「神器」,可惜被八國聯軍破壞

故宮在古代是怎麼防火?靠門口這種「神器」,可惜被八國聯軍破壞

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火情持續到4月16日才被撲滅,這一場火燒了整整14個小時,震驚整個世界,這一消息一傳到世界各國便引發熱烈討論,巴黎聖母院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堂,無論是在英國文化、歷史還是宗教上都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一建築在二戰中保存完好,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卻被一場大火幾乎燒盡,其中哥特式塔尖倒塌,著名的玫瑰花窗遭到嚴重損毀,實在讓各國朋友感到同情。其中,其餘國家也在深思如何做好文物的防火工作,不讓這一情況在自己國家發生。

防火是文物保護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種防火器材應準備齊全,同時還要保證消防用水。巴黎聖母院的這一遭遇也是引起我國民眾對於故宮防火的重視,很多朋友都呼籲故宮一定要做好防火措施,以防釀成悲劇。畢竟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的宮殿群,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應盡全力保護好這一瑰寶。當然,故宮在現代做防火措施很到位,有監控和消防隊,其中更是安裝消防噴頭,防止火災發生和蔓延。

在沒有現代先進的防火措施的情況下,故宮在古代是怎麼防火? 畢竟古代技術沒有現代科技先進,我們故宮也是在明清兩朝前前後後遭遇2百多次火災,到底是怎麼處理這一危機的呢? 其實建造工匠早就想好了,故宮前挖了護城河,引水入宮,這一條人工挖鑿的小河,解決宮內用水問題,同時還兼顧消防用水作用,另外整個故宮之中還有很多水井,這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防火措施還是比較完善。

除了挖河鑿井之外,故宮防火還依靠門口這種「神器」,一般人都會忽視的東西,這就是故宮各個宮門口擺放的大水缸,這些金屬制的大水缸,無論什麼時候都是裝滿清水,一旦有一個宮殿發生火災就能及時滅火,不用捨近求遠跑到宮外取水,這種神器在阻止火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滅火人員直接在門口取水破滅就好,及時有充裕水源撲滅火災。

可惜後來這些水缸都被八國聯軍破壞了,外國列強入侵中國進入故宮之時,一度燒殺搶掠,就連門口這些裝水用的大水缸也不例外,畢竟故宮之中沒有一樣是不值錢的,統統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這些水缸的造價也不菲,八國聯軍帶不走的就直接颳走,將這些外表的黃金都刮掉,因此我們看到故宮這些水缸都是傷痕纍纍,這全都是八國聯軍用刀刮出來的。

現在故宮防火已經不僅僅依靠大水缸和護城河,消防設施一應俱全,同時還有消防官兵駐紮在故宮之中,他們對於整個故宮的地形和路線非常熟悉,發生火情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而且為了讓故宮不出現一點點發生危險的可能,院長連故宮火鍋都禁止了,因此48年來故宮從未發生過重大火情。大家對於故宮防火措施有多少了解呢?你覺得還有什麼辦法可以防止故宮發生火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山河 的精彩文章:

最想「融入」中國的國外村莊:差10米就算中國人,可惜不能跨越
靠外地人發展「移民城市」:外人佔三分之二,還要請外地人當房東

TAG:走遍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