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湯一介:儒學與身心和諧

湯一介:儒學與身心和諧

一、修身與世界和諧

儒家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特彆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對於建立和諧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儒家的一部經典叫做《大學》,講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個完整的系列。還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就是從最高的領導到一般的老百姓,都應該把修身做為根本,因為你修身了才可能齊家,才可能治國平天下。這就是說,儒家認為如果個人的道德修養好了,那麼家可以齊,國家可以治,天下可以太平,人類的和諧社會就可以實現。既然儒家的和諧社會的理想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修養與修身實踐的基礎上的,因此儒家特別重視人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

二、修身治國當兩分(論內聖外王)

當然儒家的這個觀點,我認為是有點問題的。修身很重要,這個沒有問題,修養自己的道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並不是那麼簡單,特別是國家。一個國家的安定,社會的和諧,應該是靠兩套方法,一套是道德修養;一套是政治法律制度,必須是這兩套的配合。

當然現在西方國家的問題非常多,特別是美國,因為他行霸道。但是西方的有些社會,比如北歐這些地方,他們的社會還是相對的穩定的。他們社會穩定就是靠兩套治理方法,一套是政府的條例制度,另外一套是基督教。那麼基督教是一種社會生活,它的社會是由基督教的這些倫理道德來維持。一個國家應該是兩套,你需要政府法律制度,需要另外一套社會的道德觀念、倫理價值,是兩套配合起來的。

曾經中國政府提出來兩個口號我覺得是有些問題的,一個是「以法治國」,這是沒有問題,就是要以法治國,這個是需要有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來治。但同時又提出來「以德治國」,那就不行了。一個政府他只能有一套系統,道德是社會的功能,政治法律制度是政府的功能。所以我後來寫了一篇文章,應該提倡另外一個口號,叫做「以法治國,以德育人」。一個是有強制性,一個是有自覺性的。所以我們如果只講修身這一面,也許對個人而言是可以的,但是對治國平天下是不夠的,你需要有修身,同時還有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來做才可以的。

一、 做人道德,和諧路徑:

修德、講學、向善、改過

孔子講的修身,對人身心內外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儒家認為生死和富貴不是人民追求的目標,而提高人的道德修養來增進社會福祉,他認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有一句話我也常常講,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講他的憂慮在什麼地方?首先就是你不修養你的道德,不講求你的學問,聽到合乎正義的言論你不能跟著做,有過錯你又不能改,這是他所憂慮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做人的道理,做人應該修養他的道德,因為道德修養好了,他才真正能為社會謀福利。

其次就是「學之不講」,就是一個人必須要講學,就是你必須要學會知識和本領,因為你有了知識本領,你才能夠為人家服務。你光有道德,你沒有什麼本領,你怎麼能為人家服務呢?你有了道德,你又有了知識和學問,那你才真正的為社會服務。所以你必須講學,這樣才能真正負起增進社會的責任。

再次就是「聞義不能徙」,就是人要勇於實踐,聽到合乎道理的話你要跟著做,不能只是說,還得去真正自己身體力行才可以,而且每天向著合乎正義的方向去努力那才可以。

最後就是「不善不能改」,因為人總是會犯錯誤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不是?犯錯誤沒關係,但是要學會怎麼改正才可以。

我們把這四點歸結起來就是「修德、講學」;「聞義能徙」我們把它改成「向善」,向著善的方面去做;「不善能改」就是「改過」。我想這四點都是做人的很好的道理。能夠做到這樣才能是一個合格的人,才有可能進入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同樣的,如果中國的企業家能夠「以法治企」,也就是你的企業一定要有一套很好的規章制度,一套科學的經營管理的東西。而以德來教化企業的職工,就用你的道德形象來感化你的職工,那麼儒家的「以修身為本」的理念是不是對我們的企業建設會有些積極意義呢?對於中國現代企業的精神的提升是不是會有所幫助呢?我認為這應該是會有的。

最後我必須聲明一下,我並不認為中國現代企業家只能有上面一種模式,就是以儒家倫理建設中國現代企業家精神,為什麼?因為中國現代企業仍然處在一個形成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多種有意義的模式而出現,但是以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儒家倫理作為指導原則的模式,可以說不失為一種可以嘗試的模式。我並不強調它只是唯一的模式,但是它是可以嘗試的模式,因為儒家思想已經影響中國2000多年,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主流思想,至少大家可以去嘗試。

(橫山書院據講座錄音整理,獨家版權,轉載務必聯繫)

湯一介教授

湯一介,1927年2月生,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儒藏編纂與研究」首席專家。兼任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中華孔子學會會長、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面:魏晉玄學、早期道教,儒家哲學,中西文化比較等。

清心悅讀

想法丨發現丨習慣丨人文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感悟生命

修學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橫山書院 的精彩文章:

湯一介:儒學與人世和諧
陳洪:《周易》與人生智慧

TAG:北京橫山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