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文/蘇湘紅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明聽到身後有村民小聲向自己嘰咕:「你看這個省里來的大官多親我們農民啊。你離他那麼近,要不,你就把電站建成發電後我們鎮上受淹沒情況,特別是這幾年電站附近連續塌陷出現很多大坑的情況,莊稼、學校、民宅都滑坡進坑裡去的事,向這個大官反映一下吧。」

聽了身後的嘰咕,站在田埂上看熱鬧的張明不知怎麼的就忽然腦筋一熱,油然一股想反映的衝動。於是在一片熙熙嚷嚷的喧鬧中他揮舞著雙手向正在田裡視察的大官叫喊:「領導,我想向您反映一個問題。」

大官回過頭,搜尋大聲說話的人。見到田埂上拚命向自己揮手的張明,便親切的對他說,那位鄉親,你過來,什麼問題,說來聽聽。張明就上前說,領導,自從這個白龍潭水電站閘壩發電後,這幾年電站附近連續塌陷出現了很多大坑,大家都提心弔膽的,不知道政府管不管這事。

大官說:「管!我們是人民的父母官,人民的事是天大的事,怎麼不管呢!你反映的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涉及群眾的生命安全。」大官返身向田埂上的張明走過來,仔細詢問他具體情況。張明說,自從這個白龍潭電站建成後,這兩年出現的「天坑」就連續不斷。首先是葉子家的房子被大坑驚心動魄的「吃掉」。

張明說,葉子和她的丈夫都是白龍潭鎮協和村村民。他們曾經的家,與村上的中心小學比鄰,前幾年花了十多萬元起建。去年春節大年初四一大早,全家人都出門到鎮上看舞獅隊舞獅去了。午後回來時,發現「家」不在了。取代的,是一個深深的大坑,存儲的糧食、院內牲畜,全都掉進了大坑裡。一起消失的,還有協和中心小學的食堂和大部分操場。

張明說,幸好是放寒假,學校沒人,要不後果不堪設想。事後,據當時正在家過春節瘋狂喝酒猜碼的一桌村民說,他們聽到了一聲巨響,然後就發現葉子家被大坑「吃掉」了。那之後,村民們發現,村裡的好多口井陸續沒水了。隨後,「天坑」不斷出現。村民譚文勝的家,距協和小學不足一百米。一天,譚文勝在家看電視,聽到一聲巨響。他以為是雷聲,出門觀看,卻發現院子里的拖拉機不見了,再一看,出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近幾個月,村民郭小山就目睹了兩次「天坑」現身。第一次,他在離家不遠的水田裡聽到一聲悶響,隨後目睹兩根電線杆「像吸麵條一樣」被吸到地下。水田裡出現一個大坑。當時郭小山覺得,「下面就好像有一張嘴」。沒過多久,郭小山在家陪兒子玩電腦時,又聽見一聲悶響。他徑直跑向水田,沒發現什麼。回來後,悶響再次傳來,郭小山看著自家院里的廁所,消失在眼前。塌陷是一個圓圓的口子,他看到裡面全是水。

一藍姓村民則稱見過「半座山一下就沒了」的情形,他說他當時嚇得不停上廁所。見到大官在認真地聽,張明說據來趕街的村民講,過去一年內,白龍潭鎮村民不停地被「天坑」困擾的不下於上百戶,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不過持續擴大的塌陷面積,讓村民非常緊張。曾有市、縣電視台記者到白龍潭鎮收集材料,記者採訪後都心有餘悸的說:「池塘中,公路上,『天坑』隨時可能出現,走在路上我們都感覺隱隱不安。」並表示採訪回去後整理在各媒體播出擴大影響,幫助受災村民向上反映這些情況。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採訪回去後最後都是泥牛入海或是不了了之。

大官一聲不吭認真地聽著。張明又說,據當地人講,這半年來「天坑」頻現,他們不斷向政府反映情況,希望治理「天坑」並對受災者進行補償。但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好象補償也微乎其微,每平方米才這個數,張明豎起兩根手指晃了晃,農民們無法接受。大官還是一聲不吭認真地聽著。見到大官一聲不吭還是認真地聽,張明說著說著膽子不覺就大了,他對大官說:「乾脆,我就帶您去看看幾個大坑吧,好嗎?」。

大官說:「好,那就麻煩你小夥子幫忙帶個路,我們去看看。」在人群的起鬨尖叫聲中,張明面紅耳赤的上了大官的車。大官的車是個大巴車,上了車,張明才感到局促不安,不知道坐到哪裡好。大官就讓他坐在自己的身邊,車裡的第一排。大官執著張明的手,一路跟他聊天,問他的家庭情況,問他的生活門路,問他的年收成。路兩邊有群眾時,大官會向窗外揮手致意。有時候大官還握著他的手一同向窗外沿路的群眾揮手示意。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大官的手很軟,大官的手很暖,張明感覺到特別的幸福,心裡熱乎乎的,心想這大官真好,一點架子也沒有,不像他們鎮上的某些領導,一見到他們這些新一代的農民工進鎮政府逛逛,就以為是要上訪,被攆雞攆鴨一樣的攆出大門來;也不像菜市場里收費的那些市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動不動就罵人打人。有一次他挪動販菜的三輪車避讓城管的那部市場巡邏車慢了點,還挨天天在市場里收地攤費的那個半老廚娘用稱菜的枰坨爆頭,到醫院縫了好幾針呢。

約二十多分鐘後,車隊到了電站下游那個叫協和村的村部學校。大官下車步行,讓張明帶路。張明帶大官來看的,是一個直徑60米、深約30米的大坑。這是葉子夫婦那個曾經的家。大官站在坑邊近距離觀望時,身邊立即圍上了一圈區、市、縣、鄉四級陪同考察的官員,還有各路平面的和立體的媒體記者。大官身邊滔滔不絕的張明立即洪水猛獸般地被洶湧的人流擠到後面去了。等到張明費九牛二虎之力想擠進人群再次回到大官身邊時,不知何時兩個理著小平頭警察模樣的年輕人已經站在了他身邊,一邊一個架著他悄悄離開了人群。遠遠望去,三個人勾肩搭背親熱得就像形影不離的鐵哥們、好朋友。然後這兩個人就寸步不離的跟著他,不再讓他靠近大官一步。此時,張明才忽然害了痢疾般的渾身哆嗦,難受,冷汗大顆大顆的冒出,心裡莫名的恐懼。然後大官在視察塌陷的整個過程中,張明再也沒法回到大官的身邊了。

省里來的大官視察完大坑後,要離開時,張明清楚的看見,大官在四處打量人群;張明還清楚地聽見大官問了如影隨形的人一句:「我的那個嚮導呢?」身邊有人說,可能跟別的車走了。

當時張明聽到大官尋找他的那個慈祥的聲音時,激動得想哭,他很想向發出慈祥聲音的那地方招手大聲喊,領導,我在這呢!可是看到身邊形影不離一言不發警察模樣跟著自己的兩個年輕人,他就割了舌頭般地發不出聲音了,只能張大嘴眼睜睜地看著那個慈祥的身影跨進車裡,車門緩緩地關上,車子緩緩地走了。然後車隊一輛接一輛地走了。兩個年輕人看所有的車輛、人員都安全走完離開後,也坐上一輛沒有牌號的車走了,只剩下張明象冬天空曠原野里的一顆光禿禿的樹,孤零零的插在距離視察的大坑七、八十米遠的地方,欲哭無淚。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眼睜睜看著所有的人員都走光空無人應後,張明急忙掏出手機,手忙腳亂撥打一起出來的曹凱,對著手機屏幕狼吼,你他媽的在哪裡!手機里傳來曹凱哭喪的嗓音,他說他趕到半路時被疏導道路交通的警察攔住了。沒辦法,他只好躲到路邊的玉米地里抽煙等,待視察車隊返回,路上再沒見到手拿牌牌攔路的警察後,他才得從玉米地里悻悻出來,往張明這裡緊趕慢趕……

當天,張明反映問題給省里來的大官併當大官嚮導的消息在張明還被困在那個叫做協和的村莊發愁怎麼回來而對曹凱暴跳如雷時,消息早已風一樣傳遍了鎮里的每一個角落,也傳到了還在菜市場里賣菜的葉敏的耳朵里。

同行賣菜的幾個婆娘跟葉敏泱泱打趣道:「葉敏,還不快收攤回去犒勞你老公啊!」

葉敏說:「犒什麼勞啊,你們別笑話我了,張明他一個賣菜的,連進鎮政府大門都還挨攆雞攆狗一樣的攆出來,還能上領導的車啊!」。

去湊熱鬧回來了的人都這麼說呢,幾個婆娘胸脯波濤起伏。

張明搭著曹凱的摩托車灰頭土臉地回到菜店時,天已開始潑墨。妻子葉敏一見張明,氣就不打一處來:「你看看你!你看看你!都作踐什麼去了!」

張明說:「我作踐什麼了?」。

葉敏說:「給你去看熱鬧,你就夾卵在那裡看,烏鴉嘴的反映什麼情況啊。」

張明說:「我反映什麼情況了」。

葉敏說:「哼哼,什麼情況,你煮熟了的鴨子嘴巴還硬!」見老婆較起了真,張明立即心虛的閉起了嘴。見張明的鴨子嘴巴不再硬,葉敏因生氣而生硬堅挺的心不覺軟了些,緩了語氣,又說,「不是我愛說你,能見大官是好事,可是你不該亂講話,更不該反映問題。你又不是塌陷戶,你脫褲子放屁做什麼。萬一政府計較搞秋後算賬在別的事上比如辦各種證照啊年檢啊找茬刁難我們,我們生意做不成了咋辦?」張明耷拉著腦袋任憑老婆數落。

小說:湊什麼熱鬧(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隔壁老王傳奇——我的錢呢?
隨筆:淺析人生三樂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