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應對大國對抗,美軍加強特種作戰,跟我們特種兵啥區別?

應對大國對抗,美軍加強特種作戰,跟我們特種兵啥區別?

眾所周知,自2018年美軍國防戰略從新轉入大國競爭方向後,美軍就一直在研究可能的作戰模式,比如代理人戰爭,或者秘密特種作戰等,而最被看好的就是後者。

因為是美國和另外兩個大國競爭,還都是有核武器國家,大家普遍認為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近期內不太大,至少決策者們都會很慎重。而處於「灰色地帶」的小規模特種作戰反而會概率更大、更頻繁,成為大國之間進行檯面下角力的一個措施。

所以迎著這種思維,隨著美軍全面轉向「大國競爭」,美國國會山上的一些人正在詢問這對美軍曾經全力投入反恐戰爭的特種作戰部隊可能意味著什麼?

近幾十年來一直從事全球反恐低強度衝突的美軍特戰司令部的新負責人上周告訴國會:特種作戰司令部已經開始從過去二十年的反恐戰爭和秘密行動開始轉變:

「特種作戰過去已經習慣於在其他軍種的大力支援下行動」,負責特種作戰和低強度衝突的副助理國防部長馬克米切爾說。上周,眾議院小組委員會就美軍特戰司令部的預算,要求提供關於情報、新威脅和能力方面的補充說明。

米切爾也是一名美軍退役上校,他在美軍的特種部隊中度過了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在阿富汗戰爭初期就憑藉戰功獲得了「傑出服務十字勳章」,他說這將改變。雖然特種作戰部隊仍然是「美國國防戰略」規定的任何潛在戰鬥的「接觸戰」或「前哨戰」的一部分,但其官兵未來將在與盟國建立夥伴關係方面做更多工作,以更好地阻止大國或其他地區國家的挑釁。

這些新任務包括「接觸」,「鈍化」,「浪涌」和「國土行動」。它們是在最近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提出的,以更好地確定在美國和全球競爭者之間的任何潛在衝突中如何分配力量。

未來特種作戰部隊的任務將在真正的戰爭爆發前開展更多的秘密行動,但在戰爭打響之後會迅速轉向介入常規戰爭的所有方面。

「我認為特種部隊非常適合在全球範圍內建立夥伴關係和盟友,以便在和平時期參與競爭並在武裝衝突出現時能夠支持我們的常規部隊,這將成為擊敗假想敵的決定性力量,」米切爾說。

當他們的「角色和任務」報告到達國會時,特種部隊將在未來戰鬥中將做些什麼的更詳細的細分。

新的美軍特戰司令部指揮官Richard D. Clarke將軍最近完成了為期90天的報告審查,結果將在一個月內送到國會。

克拉克將軍還告訴各位代表,美軍特戰司令部任務的一個關鍵部分,不僅僅是去搞暗殺破壞,而是將是使用軍事情報支援行動和心理戰行動。

克拉克將軍是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總部附近的一個「聯合軍事特種行動心理戰中心」說這番話的,他們將其視為一個「全球介入中心」,它將聯繫到特戰部隊的戰鬥指揮官,並使特種部隊在到達戰場之前就更好地應對危險信息,例如俄羅斯政府和軍方的宣傳戰和「灰色地帶」行動。

該中心不是一個新概念。1985年和1990年的國防部總體計劃要求建立一個「聯合心理戰中心」。

根據《聯合部隊》季刊第一季度一篇文章的作者,陸軍中校理查德·B·達文波特(當時是陸軍心理戰培訓主任)的評論,直到2004年才建立了「聯合心理戰支援單位」——肯尼迪特種戰中心和學校。

但是,即使在強大的競爭迫在眉睫,推動預算決策和優先事項向這方面傾斜的情況下,原有的鎖定和打擊恐怖主義頭目和網路節點的秘密工作也不一定會消失。

「《國家安全戰略》呼籲關注,但承認打擊暴力極端主義組織的鬥爭不會消失,」米切爾說。而克拉克將軍後來回答了有關美軍特種作戰優先權的問題,他說反恐仍然是部隊的首要任務。

在他們繼續執行任務並適應新的戰略優先事項的同時,領導者正在尋找避免分散力量的方法。

米切爾告訴小組委員會,今年90%的美軍特種部隊將採用1:2的部署與駐留比率,這意味著在家中修正和訓練的時間是原來的兩倍。但他說,目標是1:3。

另外也不得不提到美軍特種部隊跟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特種兵的區別。

至少在影視劇中,我們傳統理解的特種兵是體能好,槍法好,格鬥好,野外生存,秘密潛入,偵察破壞啥的,而且大部分是一水的年輕小夥子,其實這個在美軍看來,就是「精銳輕步兵」,

美軍的特種部隊跟我們有很大的不同,官方歸納總結了麾下5萬8千名特種部隊的8大特點:

1、軍官平均年齡34歲,士兵平均年齡29歲——都是成熟男人啊

2、已婚且至少兩個孩子——經過生活歷練的有責任感的父親;

3、在一般部隊從軍8年——然後才加入特戰單位;

4、在多個戰術學校短期進修過——狙擊、爆破、潛水、傘降、偵察、心理戰之類;

5、接受過外國文化和外語訓練——畢竟在人家土地上行動;

6、受過良好教育,很多人有大學/大本學歷——包括軍校的,和在職進修的地方大學的機械、電子、計算機、人文社科類課程;

7、喜歡有挑戰的智力遊戲——如國際象棋之類;;

8、運動健將——游泳,橄欖球,摔跤,田徑之類

所以,才能憑藉成熟冷靜的頭腦,在深入敵後的險惡環境中生存下來,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知識和技能,作為整個作戰體系的耳目、矛尖來發揮作用,獨立解決問題,這才是特種作戰,而不是偵察兵或者精銳輕步兵。行動中盡量不暴露,不跟正規軍爆發大規模衝突,因為深入敵後孤立無援的少量特種兵不是「蘭博」,一旦暴露了被消滅就是個時間和代價問題……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的精彩文章:

美海軍提名新司令,竟是飛「打雜」飛機出身,搞人事出名的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