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天一碗湯,免得開藥方!

春天一碗湯,免得開藥方!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春天的天氣最是反覆無常,加上空氣乾燥,很多疾病在此時爆發。

其中,感冒就是最常見的疾病。著名中醫專家羅大倫介紹,自己治感冒只用1碗湯!到底怎麼喝呢?快來看一下!

01

風寒感冒——山藥湯

病因:寒邪挾風,外束皮毛,使人的體表受寒,然後阻滯氣血經絡的運行,讓防禦部隊到達不了指定的位置,導致外邪入侵。

特點:會打噴嚏,流雞蛋清一樣透明的清鼻涕、渾身發冷、怕風、嗆咳、頭疼、手腳冰涼、鼻音重。

這個階段邪氣尚淺,及時干預可以直接阻斷後續癥狀。

治法:讓身體溫暖起來、氣血通暢。

方法:干懷山藥片50克,熬水,開鍋30分鐘,喝山藥水。

或者用懷山藥粉30克,先用一點溫水,將山藥粉調成糊糊,然後用剛剛燒開的開水,猛地衝下去,然後用調羹不斷攪拌,這樣山藥粉就變成了像藕粉一樣的糊糊,放溫,喝下去,多披件衣服,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02

外感熱證——烏梅白糖湯

病因:春天天氣突然熱了,人們出汗過多,當體內津液不足時,外邪會立刻進來,而且是以熱證的形式開始入侵的,按照中醫理論,這是溫病的一種。

特點:舌質發紅,舌苔很薄甚至沒有舌苔,發燒,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小便量少,顏色黃,甚至發紅。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治法:滋陰、扶助正氣。

方法:去藥店買烏梅,每天用五個大烏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個),白糖兩調羹,熬水,大火燒開以後小火熬大概十來分鐘,把烏梅熬爛,製作成烏梅湯。放溫,服用烏梅湯,當做飲料來喝。

服用後,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後體溫下降,則為對症。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

因此,春季養生以養肝護肝為先。

由於此時人體肝氣旺盛、脾胃陽氣虛弱,所以,春季養肝葯膳選擇的主要原則是「減酸增甘,以養脾氣」。

岐黃小廣告

適合情志抑鬱、經少不暢、肝氣鬱結、口乾口苦、肝血不足、易生氣、食慾差等

春季,可以多喝下面三款湯,養肝護脾,增強免疫力。

1

銀耳淮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銀耳15克、淮山藥20克。

做法:

1、把排骨、淮山洗凈,銀耳用水泡開。

2、將排骨、銀耳、淮山藥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用高火煮10分鐘。

3、改中火再煮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胃益氣,適宜慢性胃炎納差、乏力者食用。

2

淮山薏米生魚湯

材料:生魚1條、淮山15克、薏米15克、陳皮一小塊、瘦肉100克、姜3片。

做法:

1、洗凈宰好的生魚,斬成幾段;淮山和薏米洗凈。

2、陳皮用清水泡軟,颳去白瓤;拍裂一小塊姜,熱鍋,用姜塊在鍋上擦一遍,放兩湯匙油,待油六成熱下魚,煎至微黃。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煎好的生魚和其它材料,武火煮沸,轉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品嘗。

功效:健脾去濕,養陰補虛,解春困。

3

薺菜豆腐湯

材料:薺菜150克、豆腐150克、干香菇20克等。

做法:

1、豆腐切方塊,香菇用溫水泡發切條、薺菜洗凈切段備用。

2、加入適量水,燒開後放入豆腐、香菇,調入鹽,攪拌均勻,蓋上鍋蓋。

3、加入水、澱粉勾芡,待湯汁變濃後淋入芝麻油即可。

功效:常吃薺菜可利肝氣,能夠明目。豆腐與薺菜搭配,不僅十分美味,還很適合春日養生防病。

岐黃小廣告

論調理脾胃、祛濕的效果,八珍粉當仁不讓。八珍粉這個方子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配伍、這個當年慈禧太后的養生用品發展至今、側重也各不相同。在這款八珍糕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補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濕;芡實收澀養身,山楂消食健胃,麥芽舒肝健脾和胃。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春天裡都有這些好吃又健康的野菜!

01

水芹菜:這種芹菜與大家常吃的長在陸地上的旱芹菜不同,水芹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口感更為清香,富含膳食纖維,有一定的通便、降壓、降脂功效。但是,水芹菜膳食纖維較多,胃潰瘍、腸炎患者不宜食用。

02

薺菜:民間有句俗語「三月三,薺菜做靈丹。」中醫認為,薺菜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軟堅散結、益胃等功效,對於有胃部疾患和因為上火導致的眼部疾患的人尤其合適。我國許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需要提醒的是,薺菜性稍涼,體質虛寒的人以及胃寒的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03

馬齒莧:中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醫學研究發現,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但是馬齒莧可能含有致敏物質,過敏體質人群食用後易引起過敏。此外,因為馬齒莧還有滑利的藥性,大量食用可能會導致滑胎,孕婦不宜吃。因為馬齒莧與鱉甲相剋,如果正在服用的中藥藥方里有鱉甲,注意不要食用馬齒莧。

04

香椿有澀腸止血、健胃理氣、殺蟲固精等功效。但是注意,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多吃。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複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最好用開水燙香椿吃。

05

蘿蔔苗:有化痰清熱、下氣寬中功效。由於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有利於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需要提醒的是,氣虛者少吃,蘿蔔苗不宜與高酸性食物同食,否則營養不易吸收。

06

蕨菜:中醫認為,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有報道說吃蕨菜會使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提高,而蕨菜里的「原蕨苷」是導致上述癥狀的罪魁禍首。一般家庭食用的多為蕨菜乾,蕨菜乾在加工過程中會經過熱燙及多次過水的工藝,原蕨苷遇熱易揮發且具有水溶性,因此蕨菜乾中的原蕨苷含量偏低,對人體影響不大。對於新鮮的蕨菜,只要在炒制前將其焯水,再進行後續的烹飪,也可以除去蕨菜中的大部分原蕨苷。原蕨苷在蕨菜的嫩芽部分含量最高,烹飪時先切去嫩芽部分再進行烹制,可去除其中大部分原蕨苷。少量食用蕨菜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07

枸杞頭:有補肝腎、益精氣、清熱除渴、明目的功效。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多吃。

08

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抗菌的作用。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多吃。腎功能不全患者慎食,過敏體質者不宜食用。

09

馬蘭頭 :含豐富的維生素,其維生素A的含量超過番茄,維生素C含量超過柑橘類水果。有清熱解毒、止血、散結消腫作用。對於燥熱原因出現流鼻血、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癥狀的人是不錯的食療佳品。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多吃。

10

豌豆苗 :含鈣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利尿、止瀉、消腫、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腎衰、胃出血、胃潰瘍、腸炎患者少吃。

當然吃野菜也有很多注意事項

岐黃小廣告

純天然艾草冷皂,舒緩止癢、鎮靜肌膚、改善皮膚濕疹等問題,洗的時候感覺非常乾淨不油膩,洗好之後不覺得皮膚乾澀反而越來越滋潤、甚至不用再塗UR嫩膚露,孕婦和小寶寶也可安心使用,請在低溫陰涼處下保存。

路邊的野菜不要采

公路上揚塵多、車輛廢氣重,生長在路邊的野菜往往汞、鉛等重金屬超標。這些被污染的野菜無論長得多麼茁壯都不建議食用。

食用要趁新鮮

採摘後的野菜要儘快食用,因為久放的野菜不僅營養成分會減少,口感也會變差。

注意烹飪方法

野菜不宜久燒久煮,要避免造成維生素及無機鹽的損失。此外,野菜可食用的部分各有不同,採摘時需嚴格區分,勿把不可食用的部分一同烹煮。

過敏體質食用要慎重

野芹菜、野蔥、蒓菜、灰菜等含有可能導致過敏的物質,容易引起過敏體質的人發生過敏反應,可能出現咽喉乾燥、眼目赤腫等不適癥狀。

不可多吃

食用野菜要講究適度,不可過量進食。因為多數野菜性涼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虛等病。另外野菜中含草酸等物質,過多食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一些有小毒的野菜,如灰菜、魚腥草等,多食對身體有害。

溫馨提示

春季,有多種野菜生長,但吃前要注意鑒別野菜,最好有認識的人幫助採摘。食用野菜前可用開水焯一下,不可過量食用。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寫給被我們割掉的子宮、扁桃體、膽囊、脾、卵巢、闌尾的祭文
中醫:腫瘤是固化的能量團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