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六事箴言》十精華名句,給後人的一份人生教科書

《六事箴言》十精華名句,給後人的一份人生教科書

《六事箴言》是一部語錄體著作,由清代葉玉屏編撰,收錄了自秦漢到明清150多人的言論383條,分為持身、持家、居官、居鄉、處事、處人六篇(六事)。《六事箴言》彙集古人言論精華,既是前人立身處世的經驗總結,也是前人給後人的一份彌足珍貴的人生教科書。

1、膽欲大則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譯文:做人要氣魄宏大,思慮精細,智慧圓融而行為端方。

感悟:一個人沒有道德境界,知識越多可能危害越大。

2、誠無悔,恕無怨,和無傷,忍無辱。

譯文:真誠待人可以無悔,寬恕別人可以消除仇怨,謙和待人可以免除彼此傷害,善於忍耐則不會招致羞辱。

感悟:誠、恕、和、忍,看似老生常談,卻是人生必須的品德。

3、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譯文:畏懼戒慎能防止災禍,知足常樂能遏止貪婪。

感悟:倘若不相信人世間有任何神聖價值,百無禁忌,為所欲為,這樣的人就與禽獸無異。人當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4、富貴驕人,固不善,學問驕人,害亦不細。

譯文:因為富貴而驕恣無禮,固然很不好;因學識淵博而驕橫無禮所帶來的禍害也不容忽視。

感悟: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一傲字。」

5、欲當大任,須是篤實。

譯文:想要擔當重任,必須誠實淳厚。

感悟:志大才疏,德不配位,言過其實,皆不能大用。

6、克勤小物最難。

譯文:能勤勤懇懇地做一些小事最難能可貴。

感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7、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譯文:看到的期望不可不遠大,然而要實現它也必須衡量自己的力量循序漸進。若期望太高而實力不足,恐怕終究會帶來失敗。

感悟:見識須遠大,行事要低調。

8、朱晦庵曰:莫說要待頓段工夫方做得,如此便磋過了,只今便要做去,斷以不疑鬼神避之。需者,事之賊之。

譯文:朱晦庵(朱熹)說:不要說等一段時間才能夠去做,這樣就把時間白白地荒廢過去了,應當現在就去做,決不要以各種借口躲避要做的事情。等待,往往是敗事的根由。

感悟:今日事,今日畢。生命經不起等待。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9、薜文清曰:英氣最害事,渾含不露圭角,最妙。

譯文:薜文清說:英氣逼人往往最容易壞事,深沉含蓄,不露鋒芒,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感悟:沉潛以蓄勢,積累一鳴驚人的力量,看似笨拙,卻富有成效。

10、聖人常自視不如人,故天下無有如聖人者。

譯文:聖人常常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正是由於這種虛懷若谷的精神,才使得天下無人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感悟: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十首詩詞告訴你:春天到底有多美?
服章之美謂之華,讓中國華服盡展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