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勃林格殷格翰去年中國業務實現兩位數增長 激發創新將分子「開源」

勃林格殷格翰去年中國業務實現兩位數增長 激發創新將分子「開源」

德國家族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當地時間4月17日發布2018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凈銷售額175億歐元,增長4%,營收35億歐元,利潤21億歐元。中國銷售首次突破8.8億歐元(10億美元)大關,增速23%。

勃林格殷格翰2018年的研發支出創下新高,達到32億歐元,占年銷售額的比例超過18%,有形資產投資也接近10億歐元規模。

勃林格殷格翰三大業務包括人用藥品、動物保健和生物製藥合同生產,2018年分別取得了3.3%、5.6%和8.3%的增長。其中人用藥品業務的收入達到126億歐元,佔到集團全部收入比重的72%。財報稱:「儘管創新藥物專利到期帶來可預見的凈銷售額下降,但人用藥品整體業務增長依然強勁。」

目前,勃林格殷格翰處於各個階段研發的人用藥品項目總數達90個,產品關注腫瘤、纖維化疾病和免疫及代謝疾病等,公司還在展開對包括阿爾茨海默和精神分裂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發。

過去兩年中,勃林格殷格翰在新葯研發方面,2017年至2018年間,公司一共在中國上市了6款創新化學葯和2款生物創新葯,位列跨國企業新葯研發上市數量之首。

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馮保和(Hubertus von Baumbach)在財報發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幾年我們仍會非常聚焦中國市場,並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對藥物的需求也很大。2018年勃林格殷格翰僅中國市場人用藥銷售就超過了6.58億歐元,我們還將更多重心放在了中國的偏遠地區,那裡的收入佔比接近30%。」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生物製藥需求的崛起也帶動了勃林格殷格翰這樣的擁有生物葯生產能力的企業業務的增長。目前生物製藥合同生產在勃林格殷格翰的收入佔比並不大,去年收入7億歐元,但增速最快。

馮保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尤其是在去年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正式推出後,勃林格殷格翰位於上海的生產基地也開始擴容。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公司將為中國本土的生物醫藥初創公司百濟神州的首款PD-1藥物替雷利珠單抗進行生產,雙方已經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了上市申請,目前尚未批複。

勃林格殷格翰在財報中多次強調研發投入和創新的重要性。公司財務負責人、執行董事會成員Michael Schmelm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勃林格殷格翰的風投基金BI Venture Fund已經向26家公司投資了2.5億歐元進行新療法的布局。

此外,勃林格殷格翰還成立了一個名為OpnMe的開源項目,向第三方合作夥伴提供其自己研發的分子。從2017年11月至今,分子的發貨量已經達到1700批次,合作夥伴只需要從網站上進行訂購,幾天之內勃林格殷格翰就能向其發貨。

「這與我們最初謹慎把分子提供給第三方的保守的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馮保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認為技術發展到今天,只有開放,讓更多的科學家用到我們的分子,才會有更多新的想法湧現,為更好地治療疾病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任務明確,哪些城市最受益?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