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年輕小伙,暈倒入院,腦梗離世,醫生惋惜:都是一張嘴害的啊

年輕小伙,暈倒入院,腦梗離世,醫生惋惜:都是一張嘴害的啊

一提到腦梗,很多人都認為這種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近幾年,腦梗患者發病年齡呈逐漸年輕化趨勢,20-40歲的人是患腦梗明顯增多。

腦梗,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腦中風的一種,且致命率比較高。

據統計,我國每年死於腦梗塞患者近200萬人,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

24歲的小伙處於深度昏迷中,被120送往醫院後,醫生經初步診斷為腦部出了問題,經綠色通道進行了腦部CT檢查,結果顯示腦內血管多處發生堵塞,且情況很嚴重,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小伙年齡太小,醫生採取保守治療措施,先對其進行溶栓治療。當小伙的家屬趕到後,與醫生了解情況,得知一件事,小伙偏愛吃漢堡、薯條、香腸等食物。

隨後,醫生進行了血液檢查,結果發現,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都超標,患有高血脂。

醫生與家屬正在溝通接下來的治療方案,可沒想到這時,連接小伙的心電監護儀發出了刺耳的警報聲,醫生觀察他的瞳孔後,安排立即進行開顱手術。

這時,「時間就是生命」,醫生多爭取一分鐘,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神身邊搶回來。然而,不幸的是,還沒進行手術,人就離開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小伙家屬跪地痛哭,誰能想到,這麼年輕人就走了?而小伙的母親哭暈了過去……

小伙為何會突然腦梗?醫生了解情況後,惋惜道:都是一張嘴害的啊,這類食物吃得太多了!

就是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吃得太多了。生活中,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較多,如蛋糕、餅乾、麵包、沙拉醬、炸薯片、爆米花、冰淇淋、蛋黃派等。

反式脂肪酸,被稱為「餐桌上的炸彈」,不容易被人體消化,易積累在腹部,引發肥胖,同時還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反式脂肪主要是植物油經過部分氫化處理產生的,而生活中,食物在煎、炒、烹、炸等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長,也會產生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記住,購買食品時,尤其是帶包裝的食物,標註反式脂肪為0的食物,實際上,不一定就不含有反式脂肪。

據《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規定,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

也就是說,要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重點要觀察配料表,如植脂末、氫化油、人造奶油等,說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最好少吃。


預防腦梗,防止血管堵塞,這3種食物也要少吃!

1,雪碧

雪碧是一款讓人爽口的飲料,但其成分含有大量的糖分,攝入一瓶會使血糖升高。

哈佛大學的專家分析發現:若每天飲用含糖飲料1-2杯,將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風險,增加16%中風風險。

糖分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但攝入過多,身體無法代謝,會轉化為脂肪,誘發肥胖,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

2,香腸

香腸是一種加工肉類食物,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防腐劑及其他食品添加劑,還會加入較多的鹽分,這樣一來口感好,還可延長保質期。

鹽分攝入過多,會誘發血壓升高,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還可能引發高血壓。

據調查顯示,50歲人群,若每天每多吃50克加工肉類食物,冠心病風險會增加47%。

3,薯條

薯條是一種馬鈴薯切成條狀後經油炸而成的,是最常見的快餐食品之一。

高溫加熱食用油後,會使其成分發生改變,部分脂肪酸會變為反式脂肪酸,而薯條在油炸過程中,還容易產生致癌物,增加身體癌變的發生。

反覆加熱的食用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若攝入過多,會增加血管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導致血液粘稠,促使斑塊形成,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堵塞血管的發生,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腦血管疾病,保護好血管,做好「4個字」:


一:吃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的不對、不健康會誘發慢性疾病及血管疾病。日常生活中,懂得健康飲食,利於身體健康,還可延緩衰老。

1,食用油巧搭配,減少血栓形成

食用油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位於最頂端,雖然佔比少,但對血管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專家建議,最好不單吃一品種的油,食用油搭配吃,利於脂肪酸補全,利於血管健康。

將富含亞麻酸的生蘇油、富含亞油酸的大豆油、富含油酸的橄欖油按1:2:2:搭配,每人每天攝入為25-30克為宜。

生蘇油,是一種富含α-亞麻酸的天然植物油,其含量可達67%左右,α亞麻酸是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研究表明,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需要從食物中獲取。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相關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被分解為EPA,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達到調血脂、降血壓,減少血栓的形成。

此外,α-亞麻酸還軟化血管,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澱及改善纖溶功能,利於清除血液垃圾,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利於保護血管健康。

2,多菜少肉,均衡補充營養

人們飲食結構出了嚴重的不均衡,平時攝入蛋白質較多,如各種大魚大肉,導致各類蔬菜攝入不足,使得營養素攝入失衡,影響身體健康。

調整下飲食結構,平時多吃些青菜 ,適量吃肉類食物,均衡補充營養,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二:喝

人體大約60-60%都由水組成,平時多喝些水,利於稀釋血液,促進毒素排出,改善體內環境。

1,多喝茶,利於控制血脂

將黃花郎、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做成黃花郎荷葉茶,每天泡水喝即可。

黃花郎,有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荷葉有不錯的降脂作用,利於降低全血比粘度,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低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的作用。

小葉苦丁對食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2,少喝酒

喝酒傷肝,不喝傷心,但為了身體健康,最好少喝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進入體內主要經肝臟代謝,有促進血液循環、血壓升高的作用,還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輸出量增加,易使血管收縮,增加血管疾病的突發。


三:動

生命在於運動!

平時多運動運動,利於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還可提高新陳代謝,促進廢物排出,提高身體免疫力。

運動還可促進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還可增強血管彈性,利於控制體重。

選擇的運動最好是一項自己能堅持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游泳、太極拳、舞劍等。每周至少3到5次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

四:睡

保證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最好每天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不僅可預防慢性疾病,還利於延緩衰老。

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與吸煙相當。

長期熬夜還會使睡眠不足,導致心腦血管的生物鐘紊亂,促使體內過度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猝死的可能。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嘚啵嘚 的精彩文章:

39歲男子,喝酒吐血,查出肝癌,醫生:這5類人盡量「滴酒不沾」
33男子胃癌晚期,醫生感嘆:2樣東西吃的太多,胃都傷「透」了!

TAG:小馬嘚啵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