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未見過如此有趣的藝術啟蒙,拆解名著讓小白都能領悟

從未見過如此有趣的藝術啟蒙,拆解名著讓小白都能領悟

憨憨前段時間畫了一幅畫:

看到小傢伙的作品,我還是很驚喜的。我特別喜歡他的線條和配色,線條很流暢,配色很簡潔,有點小清新,還有一些冷艷的味道。

陪著兒子這幾年的藝術啟蒙中,我發現在孩子眼裡,無論多複雜的藝術,都是很簡單的,無非是線條和顏色。那些藝術天賦好的孩子,他們的線條勾勒和配色搭配會很好看。尤其是顏色搭配,這個很有講究,比如有的大紅大綠的搭配,感覺很鄉氣;而有的藍色和金色搭配,就感覺很高雅。

如何訓練孩子的藝術天賦呢?我最近看到一套很高雅的藝術書《給孩子的藝術課》,可以推薦給你們。

這套藝術書很有意思,它基於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克拉多·里奇所創立的獨特意式藝術教育理論,將主動研究、試驗的精神與兒童的認知過程結合到一起,讓孩子們與藝術進行接觸。

Part.1 拆解世界名作

這套理論最核心的地方在於——拆解世界名作。

每一件世界名作都值得細細品味,可是很多名作都過於複雜,對於孩子的理解難度太大,往往孩子無法體驗其精髓,因此這套書會幫助孩子把藝術作品進行拆解,用孩子能夠理解的圖畫、語言來展現出來。

那麼怎麼拆解呢?它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原作賞析

這套書有一本64頁的導圖手冊,手冊里列出了書中涉及到絕大部分的世界名作,並且展示了作品、作者、年代,以及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和精髓。

第二部分,圖文拆解

套裝配了16本書,每本書里都有一個專門的主題。書中羅列了所屬主題下的經典藝術名作,最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名作並不是用的原圖,而是由繪者採用手繪插畫的形式重新創作的作品。

拆解分兩方面:文字上重新針對畫作說明,繪畫上重新針對畫作還原。

並且這兩點都是充分在抓住原著精髓的基礎上進行的,但卻是從孩子的角度去詮釋。

你看下圖的文字就是對提香的《聖母升天》這幅作品所做的畫作說明。

而繪畫上重新針對畫作還原:只畫出聖母,且只給聖母的衣服上色,而將她身邊的侍從等人物去掉、頭髮等的顏色等不上色,這樣就突出了紅、藍兩色,擯除了多餘信息,結合書中的說明,方便孩子們快速理解這兩種顏色的在這幅畫中的意義。

第三部分,二次創作

書中還會以世界名作為引子,引導孩子基於世界名作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

Part.2 顏色的拆解

拆解作品分為很多方面,我們首先看看對於顏色的拆解。

我們看下面這幅畫,這是收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的名畫《威爾頓雙聯畫》。

首先在導圖手冊中可以看到原畫的樣子:

書里通過3個步驟完成這幅名作的拆解:

【第1步】原作賞析

導圖手冊里是會寫出這篇名作的賞析介紹,文字不多,但是卻將作品的精髓都一一闡述。

先是告訴孩子,這幅畫的名字,創作年代,以及目前收藏的地址。

然後告訴講了作品的內容,描繪了天使們簇擁著聖母瑪利亞和小耶穌。

接著講了作品的特色,人物優雅高貴,線條流暢準確,尤其是藍色錦袍與金色背景形成華美對比。而且細微的紋飾也有複雜的寓意。

【第2步】圖文拆解

看完了對於作品的介紹,孩子腦海里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作品講了啥?用的什麼顏色?有什麼細節可以注意的?

然後書中就抓住這幅畫最重要的一個特點——藍色的運用,來細細拆解這幅作品。

這種藍色的運用很有講究,它叫做群青,又被稱為「藍色之王」,是從青金石中提取出來的一種珍貴顏料,所以,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很少用這種藍。這也是為什麼這幅作品如此珍貴的原因之一。

然後更有創意的是,繪者竟然重新創作了這幅世界名畫。雖然主體跟原著差不多,但細細品味就能發現,它呈現的狀態卻完全是從兒童的角度創作出來的。

筆觸特別簡潔,不論是塗色呈現的筆跡還是線條的勾勒,很像小朋友的塗鴉,孩子看到這種接近自己繪製的圖畫就非常有親切感。因為這才是他們世界裡藝術所有的樣子,這也是他們所能理解的藝術作品。

你別看這插畫很簡潔,但是插畫卻高度還原了原作的精髓:

首先是藍色的運用,整幅畫用了大量的群青去塗抹,並且搭配和金色的對比,非常鮮明,跟原畫中的顏色對比一致。

其次是人物還原,整幅畫還原了聖母瑪利亞、小耶穌以及眾多天使,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出所有的人物。

接著就是細節修飾,你看聖母腳下的花朵,插畫里也都保留了。在原作中黃色的花朵是用來突出王室高貴的,這些都是原著里的細節。

這就是這套書對藝術的拆解,寥寥幾筆就將一幅世界名作通過孩子的視角重新詮釋。用孩子能看懂的語言去拆解分析畫作。他們一下子就能掌握作品的精髓、藍色的運用、人物的刻畫、細節的修飾。這比看原著要容易理解的多。

【第3步】二次創作

前面的步驟讓孩子理解了作品的精髓,但這還不夠,這套書還會讓孩子基於這幅世界名著進行二次創作。

書里會給出一幅半成品。在這幅半成品里,主人公已經畫好了,但是顏色沒有塗,等著孩子去發揮。

這裡的創作,孩子就需要運用到之前講過的精髓——藍色的運用,因此他們要用藍色去自己創作這幅世界名作,並且再配上金色的塗抹,以加強這種對比效果。

Part.3 元素的拆解

上面說的是色彩主題的名作拆解,我們再舉個例子。這回是元素技法主題的名作拆解,在這個主題下有一本書,叫《名畫中的動物》,裡面有一幅名作《白馬與碼頭》。拆解這幅畫也是3個步驟。

【第1步】原作賞析

在《導圖手冊》里有這幅畫的名字,作者,創作年代,以及目前收藏的地址。

接著講了作者的背景,作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作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重新定義了壁畫。所以你看,他的作品呈現的效果都很立體,栩栩如生。

然後再仔細看作品,這幅畫中的核心元素在於那匹白馬,昂首挺胸往前邁步。

【第2步】圖文拆解

既然這幅作品的核心元素是那匹馬,那麼接下來就圍繞「馬」這個動物元素展開說。

畫家喜歡用豪放大膽的顏色與筆觸去繪畫騎馬的男人,因為一般這樣的人都是英雄。而《白馬與碼頭》的創作者馬尼奧·西洛羅尼非常喜歡動物。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剛才原作中,有那樣一匹醒目的白馬了。

文字講完了就針對馬的圖案開始拆解了,怎樣可以畫一匹馬呢?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畫法:

它可以很形象,比如紅色線條的高頭大馬。

它可以很粗獷,比如下面這兩匹馬。一個細線條,一個粗線條。線條很簡單,但勾勒得卻栩栩如生。

它甚至可以用圖形來組合,比如下面圖中用簡簡單單的幾個長方形就能組成馬,還刻畫得惟妙惟肖。

【第3步】二次創作

最後也是給出了一幅半成品,讓孩子對這幅作品進行塗色,在塗色過程中理解作者這幅名作的精髓。

Part.4 二次創作很有特色

前面我們提過這套書里,都會讓孩子針對世界名作進行二次創作。這裡的的二次創作是書中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它將很多創作元素都融入進去,讓孩子盡情發揮想像去還原藝術大師的作品。

比如學畫動物:

比如摺紙,靈感來自梵谷的《黃色房子》:

比如牛頓色環實驗,這個製作步驟簡單:

Step1:畫一個「牛頓色環」;

Step2:用鉛筆固定色環的中心,快速轉動色環。顏色漸漸融合,白色出現了!

這個創作的核心是理解白色是「顏色中的顏色」。

比如像培根一樣畫自畫像:

比如製作土豆印章:

這些作品的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是核心就是讓孩子領悟到世界名作的精華,然後用孩子的理解展現出來。

Part.5 循序漸進的三個階段

《給孩子的藝術課》的16本分冊分屬於四大藝術主題:顏色、元素、技法和流派。這四大主題是按照小朋友對藝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安排的。

1. 第一階段,基礎色彩。

這套叢書以顏色為主題的分冊共有《紅》《白》《藍》《黃》4本。

這些顏色不僅是藝術作品,更是日常生活中最基礎的顏色。以它們為切入點,講述顏色背後的故事,回顧顏色的歷史,解析相關藝術名作,可以幫助小朋友更輕鬆地理解顏色在藝術史上發揮的作用,邁進藝術的大門。

比如,《藍》為大家詳細梳理了10多種藍,其中就包括以下8種對藝術史有重要意義的藍:

(這8種顏色是藍色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

同時,還講解了不同的藍色可以運用在哪些不同畫面中:

「群青可以創造出華麗壯觀的效果。有一天,義大利畫家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為什麼不能直接用群青塗滿畫板,只在必要的地方留出空白呢?於是,他創作出了一幅絕美的畫作——《注視歌利亞頭顱的大衛》。畫中,年輕的大衛正在觀察他剛剛割下的歌利亞的頭顱。畫家為天空和湖面留出了大量空白,使青金石營造出來的藍色顯得輝煌又富有變化。」

這樣一來,當別的孩子只能說出一兩種藍時,你的孩子卻早已明白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藍色其實是很豐富的,各種藍色之間也是不同的,而且知道怎樣去描繪這些深深淺淺的藍色,如何準確地為自己的畫面選擇合適的藍色,用顏色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第二階段,進階,元素與技法。

對色彩有一定的了解後,我們可以開始為孩子引入高一層級的藝術知識,比如元素、技法。

《給孩子的藝術課》里,與元素、技法相關的有《遊戲的藝術》《名畫中的動物》《人體》《戶外風景》《靜物畫》《桌邊的藝術》6本分冊。

它們涉及的遊戲、動物、人體、戶外風景、靜物、桌子元素,是藝術家熱衷描繪的對象,也是小讀者普遍熟悉或喜愛的事物。以此為基礎,分析藝術名作,可以幫助小讀者進一步理解大師們是如何用不同元素表現自己思想、情感的,並理解不同的藝術大師在表現同一元素時在技法和理念等方面有何不同。

比如,阿爾欽博托有一幅名畫《水》,畫面中卻沒有一滴水:

這種畫風是不是挺新奇?實際上,看過《導圖手冊》後,我們會發現,用動植物拼成肖像畫是阿爾欽博托的拿手絕活:

而他這樣畫,用《名畫中的動物》的原文來說,可以帶來至少2個好處:

一是,啟發小朋友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他畫的是誰呢?是一位海神,還是一位富有的魚販?」

二是,「以同樣的方式,阿爾欽博托還會用當季的蔬菜、水果和花卉圖案組成其他主題,所以他的畫看起來總是季節性很強,人們在欣賞這些畫時,彷彿還能聞到植物的氣息。」

再比如,我們經常在媒體報道中見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那你見過這種狀態下的她嗎:

《人體》中的插圖

藝術家原作

畫家為什麼把優雅的女王畫成這幅模樣?看看《導圖手冊》里是怎麼說的:

3. 第三階段,提高,專題和流派。

當孩子們對上述藝術主題的理解比較深了,我們又可以進一步引入專題性更強些的流派。

這套叢書中,流派包括《奇妙的雕塑》《喬托的設計筆記》《未來主義之家》《手工印刷與字體設計》《女爵與騎士》《偉大的馬賽克》6冊。它們的主題更聚焦,解析更詳細,開啟了更多的藝術門類之窗,針對孩子的興趣,提升專項鑒賞力和創造力。

其中,《女爵與騎士》是在「人體」這個主題基礎上,將分析的範圍進一步縮小,集中在女爵和騎士這兩類西方藝術史上常出現的人物上,並對每一幅名作的特色或技法進行講解。比如,為什麼畫家要把下面這幅《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特羅肖像畫》畫成側面的?

女爵與騎士》里的插圖

藝術家原作

原來,畫家有他自己的考慮,書中有描寫:

「側面肖像畫可以用來隱藏一些缺陷,烏爾比諾公爵的鼻子特別大,並且在戰鬥中受傷骨折過,另外他還失去了一隻眼睛。這樣一來,就沒有比畫側面肖像畫更好的選擇了。」

《導圖手冊》則從畫中人的身世背景等方面對這幅畫作了更詳細的說明:

另外,《女爵與騎士》一書里還提供了大量像下圖這樣的創作元素:

孩子既可以根據自己對服裝、髮飾等的喜好,按照書中插畫的形狀,將它們剪下來拼成具有自己審美特色的女爵和騎士;也可以讓它們保留在書中,成為書籍的一種獨特裝飾物。這裡就給孩子留下了很大的藝術創作空間,只等孩子來大開腦洞啦!

Part.6 團購情況

《給孩子的藝術課》適合年齡6~12歲。全套16本,每本32頁,書本大小220mm*315mm。定價396.8元,團購價258元

團購時間:北京時間4月18日上午8點~4月21日晚24點

西安發貨,申通或者韻達,全國包郵(港澳台不發貨)。下單後3日內發貨,周六日不發貨。

可以開電子發票,如需發票,下單時備註抬頭、稅號和郵箱。發票內容:印刷品,繪本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憨爸在美國 的精彩文章:

0元學美國最好的閱讀訓練:怎樣免費讀幾萬篇原版課文?這裡有詳細攻略

TAG:憨爸在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