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潘仁美一心要害呼延贊,卻對高懷德無可奈何!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潘仁美一心要害呼延贊,卻對高懷德無可奈何!

文學漫談第三百六十六期,點評的是熊大木的小說《楊家將演義》。不是歷史人物,不是影視劇人物,不是其他文學小說,請大家予以區別!歡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請先看下熊大木(也有說是佚名的)的原著好嗎?如果你喜歡,就請關注本號「企鵝號蟲子天下」吧!

上期咱們說到,一心想要給兒子報仇的潘仁美,終於第二次逮到了呼延贊的失誤,打算用皇帝的名義,殺死呼延贊。好在,最終八王趙德昭及時出現,救下了呼延贊。以此而論,趙德昭也算是呼延贊命中的貴人之一了。

那麼,兩次都沒殺死呼延贊,潘仁美的心裡,並沒有死心,還在想著如何殺死呼延贊。就算殺不死他,也要陷害他。不知道是不是命運的故意安排,很快,潘仁美就再次找到了可以陷害或者殺死呼延贊的機會。

其實,和前兩次一樣,聰明的潘仁美,很會藉助時機,借用他人之手,來陷害呼延贊。比如,第一次是藉助宋太祖趙匡胤的名義,第二次是藉助宋太宗趙光義的名義,那麼,這第三次,又是想藉助誰的名義呢?

由於前兩次沒能得逞,在潘仁美的心裡,似乎早就在謀劃這次的事情了。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潘仁美一心要害呼延贊,只是,如果這第三次的機會,能讓潘仁美把握住的話,不僅能成功殺死呼延贊,給兒子報仇,還能讓天下人知道,並不是潘仁美殺死呼延贊的,呼延贊是在戰場上被殺死的。

對此,在書中第七回《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贊力擒敵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旨命既下,潘仁美等退朝,於教場中分撥軍馬。呼延贊所部,皆以老弱者與之。高懷德進曰:「先鋒之職不輕,逢山開路,遇水安橋。今以老弱之兵付贊統領,倘誤朝廷大事,則招討罪將誰任其咎?」仁美默然良久乃曰:「老弱之兵,將付誰部下耶?」懷德曰:「所言老弱,非盡不堪用者,比斬堅入陣,則有不及。當以此軍,分統隨駕之將。前軍皆選精勇,均分與小將、呼延贊統之。」仁美無奈,只得如此。

看到沒,潘仁美的新計策,是想藉助攻打北漢的時機,給呼延贊老弱之旅。就算呼延贊個人,武藝高強,但是架不住戰場之上的千軍萬馬吧!雖然古有趙子龍單槍匹馬勇闖曹營,但是從古至今,好像只有趙子龍一位吧!

所以,潘仁美的算盤,打算的是很精的。只是,忠臣自有貴人助,潘仁美三番兩次陷害呼延贊,卻都有驚無險!呼延贊在宋朝,那是不可多得的忠臣和良將,所以,前有八王挺身而出,現在,就有高懷德再次現身,都在力保呼延贊。

潘仁美可以殺死呼延贊,但是卻不敢得罪八王,甚至連高懷德這樣的有功大將也不敢得罪。所以,當高懷德表示,老弱之旅不能充當前鋒,只能作為隨駕人員的時候,潘仁美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仁美無奈,只得如此。」於是,即將發生在呼延贊身上的驚險,被高懷德的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說的煙消雲散,呼延贊最終有驚無險!

其實,雖然說,從表面上看,高懷德是呼延贊的另一個貴人,實際上,則顯示出,在當時的宋朝,武將和文臣之間,已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以高懷德為首的武將,所想的,就是如何在戰場上殺敵立功,而以潘仁美為代表的文臣,想到的最多的,還是個人的恩怨情仇。

好在,楊家將所發生的故事,是在宋朝的初期,文臣潘仁美就算私心再重,也不敢胡作非為,所以,面對高懷德的指責,潘仁美也只能無可奈何。那麼,這一次陷害呼延贊不成,潘仁美就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機會了,只要呼延贊還繼續在朝為將,潘仁美總能找到陷害呼延贊的機會。

所以,正應了那句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潘仁美三番兩次的陷害呼延贊,都沒能得逞,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後來的楊家將的經歷,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那麼接下來,在《楊家將演義》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依據事實,說出真實的感想!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如果你同意蟲子天下的點評,希望能得到你的點贊、分享和轉發!如果你不同意蟲子天下的點評,蟲子天下恭候您的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蟲子天下 的精彩文章:

楊業放了趙匡胤,趙匡胤為何卻不放過楊業?楊業的貪,從何說起?
《嚮往的生活》:為了讓大家看燈和小H打架,節目組也是夠了!

TAG:蟲子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