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每天都有人關閉自己的社交平台

每天都有人關閉自己的社交平台

首先解釋一下840721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呢,是我編的。它僅作為一個形容詞,表數目龐大,且不是我的手機屏鎖密碼。

最近兩年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陸續關閉了自己的一些社交平台,比如微博,朋友圈,豆瓣等發表個人狀態的地方。多數為冷不丁就停更了的,讓人特別想打開對話框問一句,您好,請問您還活著嗎?

通過近半年的觀察,我身邊第一位停更微博的朋友,是為了防止被前任偷窺。

你知道發微博故事可以看到訪客記錄吧,互相取關了之後他還一直在刷我首頁,我就是不想再讓他知道我的消息了。有次發了幾句比較喪的話,是工作方面遇到點煩心事兒,沒過兩分鐘他就私信我,以為我在失戀,以為所有難過還是因為他。

剛開始想那就以後只發高興的微博,但當你意識到自己被偷窺時,意識層面上的東西就會發生質變,記錄或宣洩都成了『表演』。

絕大多數人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生活狀態都是有表演成分的,只是有人比重大一點,有人比重小一點。跟「觀眾」群體也有關係,比方說一個人在家待著,你可能會打打遊戲,看看劇,穿著半個月沒洗過的睡衣,用剛扣過鼻屎的手自慰。

現在假設房間里裝了個監控攝像頭,當你知道是你爸媽在看時,你會趴在桌子上做題,會打掃房間,脫下來的臟襪子不敢隨便扔在地上,書包里藏的那盒萬寶路也不敢拿出來抽。

再假設監控攝像頭是你的心動男孩在看,那就更不自然了,你會做早餐,會練瑜伽,會看法國電影,會給來家裡打掃的保潔阿姨接一杯水。這些都是你平時不常做的,下意識在迎合他的喜好。

每個平台都像一個監控攝像頭的入口,每一種呈現都摻雜著表演成分,除非你對那些Followers毫不在乎。這個可能性就有點扯淡了,當真不care的話,文字可以寫在備忘錄里,照片和視頻可以存在相冊里,何必還費那勁發出來。

我身邊第二位關閉了社交平台的朋友,是一個患有重度抑鬱的男生。朋友圈設置成了顯示近半年,沒有任何內容。我們不熟,很久以前在豆瓣上認識的,沒見過面,偶然得知他生病時,已經是他抑鬱的第二年。

每天只能躺在家裡,出不了門,四肢是麻的,嚴重時走路都會摔倒。生病這個事我不想被認識的人知道,不想對那些無辜的朋友宣洩負面情緒,我不知道發什麼,我的生活只剩下負面了。有會有非常想要傾訴的時候,但關心也會成為負擔。當我想聊天的時候沒有人在和我聊天,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挫敗感,當我不想聊天的時候收到了別人的消息,就不回復,哪怕心裡感激著那份善意。很累,我處理不好這些事情。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抑鬱症患者都同樣抵制社交且生活不能自理,但社交壓力確實是存在的。當所有人都在分享體面的生活時,不體面就成了原罪,分享出來只會增大販賣喪文化博取同情的嫌疑。

還有一位朋友也不常在網路平台上髮狀態,我們每次都可以聊很久。她關閉社交平台的理由挺有意思,為了跟真正關心自己的人有話聊。

以前用諾基亞的那個年代,你告訴姐妹剪了個新髮型,正常流程是立馬約時間見面給她瞅瞅,現在的流程直接簡化到自拍發朋友圈,感情的維繫越來越屏幕化了。

我還是注重更真實的交流吧,把信息量捂住了,見面時可以跟對方聊聊前陣子看的演出,入職的新公司,最近聽的音樂,和男朋友的趣事,新買的鞋子,常去的餐廳。這些事全都發在朋友圈上了,見面還有啥可聊的,放棄一對一的實感接觸把自己放到上百人的信息流里?怪不得有趣人設炙手可熱,不就是為了在信息流里脫穎而出么?

社交平台像一面屏障,讓更多人覺得不用接觸我的「活體」,也可以對我有所認識。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淺薄的人會把「情商高」和「人品好」劃等號。

那些正在關閉社交平台的人,與其說是不想被了解,不如說是不想被誤解。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不敢相信!「屁屁霜」竟然用在臉上的才最有效!
「有錢不一定快樂」,說得好像窮就一定快樂似的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