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後傳此人堪比包青天,曾對決奸臣蔡京?背後或藏宋江一個秘密

水滸後傳此人堪比包青天,曾對決奸臣蔡京?背後或藏宋江一個秘密

文:都頭鄆哥(作者原創授權)

之前解讀中,筆者與大家品讀了《蕩寇志》(《水滸傳》續書清代余萬春著)第八十回,楊騰蛟反殺劉世讓後逃入深山,蓋天錫經過一番審理終於查清了「刺楊案」的真相。今天我們繼續品讀《蕩寇志》第八十一回「張觷智穩蔡太師,宋江議取沂州府」,看看被稱作「蓋青天」的蓋天錫會如何處理蔡京策劃的這起刺殺案。

情節簡介:當日張觷勸蓋天錫不要照直辦理案件,因為當時蔡京勢力龐大,如果照直辦理,不但扳不倒蔡京,反而自己可能受害。蓋天錫同意了,於是將案件文書改成了劉世讓兄弟偷楊騰蛟銀兩不成相爭,楊騰蛟激情殺人。因為張觷和蔡京是親戚,所以他又寫信,準備嚇唬一下蔡京,讓其不要再糾纏此事。正巧蔡京之子蔡攸前來拜訪,於是將書信帶給蔡京。蔡京看了信,有所顧慮,只得先將十萬金珠給梁山,但梁山因為雲天彪、楊騰蛟未死(二人曾斬殺梁山戰將),於是未歸還梁中書夫婦,宋江反而讓二人認自己為父。蔡京退兵後,梁山與附屬山頭頭領共聚,說起招陳希真入伙一事,吳用與戴宗、武松等下山去沂州尋找。在此期間,呼延灼的堂兄弟呼延綽前來入伙,呼延灼領兵收復了嘉祥縣和南旺營並屠城。吳用並未找到陳希真,但回來後建議攻打沂州,獲取錢糧。因為沂州附近景陽鎮有雲天彪鎮守,梁山於是決定聯合沂州附近的青雲山狄雷兵馬,一路攻打沂州,一路阻擋雲天彪。沂州太守高封重修了城池,雲天彪巡閱後到安樂村拜訪劉廣和陳希真,雲、陳二人一見如故,自此陳希真往返景陽鎮和安樂村,不覺已到了七月。

都頭曰:此一回故事可分兩部分,前面是了結完「刺楊案」,作者雖然竭力欲為蓋天錫保住形象,但是其所作所為還是自打自臉。被稱為「蓋青天」、「還魂包孝肅」的蓋天錫,最終還是聽從了張觷的話,沒有敢照直辦理案件,和蔡京硬碰硬。雖然張觷說了一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大道理,企圖為蓋天錫不照直辦案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但是讀者可以自己思考,如果真是包拯遇上了這起案子他會怎麼做?而此回後半部分則以梁山為主,梁山在此書開篇以來終於準備主動出擊,攻打沂州,奪取糧草,但是沂州城防加固,雲天彪、陳希真等相會,似乎都隱隱埋下了不確定的種子,梁山的行動還存在很多變數此回故事情節大體如此。

我們再來看看創作方面:

在用典上,此回的用典比較多,筆者大致歸納了五個典故。前兩個是張觷在勸蓋天錫靈活辦案時所說「孔子未做魯司寇,不敢去動搖三家;鄭子產不到時候,不敢討公孫皙。後來畢竟孔子墮了三都,子產殺了公孫皙。」所謂「孔子墮三都」,指的是魯定公時,孔子為魯國大司寇,因為按照周禮規定,大臣的私邑城牆不能超過百雉,但當時魯國的三位權臣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私邑都違反了這個規定,孔子為了維護君權,於是提出將三家私邑違制的部分拆除,剛開始行動比較順利,但是後來因為遭到了抵制,孟孫氏的郕城沒有能夠拆毀,孔子的計劃最終失敗了。所以俞萬春在書中舉的這個例子其實是不恰當。

關於「子產殺公孫皙」。子產是春秋時鄭國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公孫皙其實叫公孫黑,字子皙,是鄭國大夫,鄭國「七穆」集團中勢力最大的駟氏家族的第二代,曾引發了震蕩鄭國朝野的「伯有之亂」,並與兄弟爭奪妻子,甚至強行參加鄭簡公主導的薰隧盟會,專橫跋扈。後來公孫黑蓄謀作亂,但因舊傷複發而未果,最後被擒。當時子產正在鄭國的邊境,聽聞此事,擔心自己沒有趕到現場公孫黑就被殺了,乘坐驛站傳車急速回到國都。公孫黑請求子產讓其兒子印段出任褚師之職。子產告訴他如果其子有才,國君一定會用之;如果無才,將會早晚跟其去。當晚公孫黑自縊而死。鄭人將其暴屍周氏之衢,書罪於木,放於屍上,以儆效尤。在公孫黑死之前的歷次事件上,子產為了大局著想,都沒有與其直接針鋒相對,韜光養晦,最終成功剷除了公孫黑,但其實最後公孫黑的死並不是子產直接謀劃的,而是其自己咎由自取。

第三個典故是文中說到的「那張觷本貫福州人,日後蔡京敗露,他仍復起用為劍南太守,破巨寇范汝為,救了無數生靈,眾百姓無不感激。這是書外之事,不必題他。」張觷此人其實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此書中關於其舉薦楊時,勸告蔡京、蔡攸等事迹的描寫基本上是按照《宋史》其本傳的記載來寫的,而關於其破巨寇范汝為之事,據《宋史》記載:張觷,字柔直,福州人。……觷後守南劍州,遷福建路轉運判官。未行,會范汝為陷建州,遣葉徹擁眾寇南劍。時統制官任士安駐軍城西,不肯力戰,觷獨率州兵與之戰,分為數隊,令城中殺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飯。將戰,則食第一隊人,既飽,遣之入陣,便食第二隊人,度所遣兵力將困,即遣第三隊人往代,第四至五六隊亦如之。更迭交戰,士卒飽而力不乏。徹中流矢死,眾敗走。觷知士安懼無功,即函徹首與之,州兵皆憤,觷曰:「賊必再至,非與大軍合力不能破也。」士安得之大喜,遂馳報諸司,謂已斬徹。未幾,徹二子果引眾聲言復父仇,縞素來攻。於是士安與州兵夾攻,大敗之,城賴以全。范汝為起義是兩宋之交福建地區私鹽販范汝為領導的一次農民起義,時間從建炎四年至紹興二年(1130-1132),前後長達兩年半之久,全盛時隊伍達到十餘萬人,曾接受招安,但不久即復叛。范汝為曾派部下大將葉徹帶兵攻打南劍州,具體過程就是張觷傳中的記載。可見在歷史上張觷是一個正直、胸襟寬廣、有大局觀的一位官員。但這次起義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范汝為的謀士之一陸棠竟是楊時的二女婿,楊時當初曾三次寫信勸陸棠回來,但其均置之不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而此書中說張觷破巨寇范汝為其實是誇大的描寫,張觷打敗的只是范汝為部下的將領,並沒有和范汝為正面交戰過。

第四個典故就是文中寫盧俊義、公孫勝勸宋江時曾說:「哥哥容稟:昔日漢光武不因伏隆之仇殺張步,天下豪傑歸心。今陳希真雖殺了鄺沙二位頭領,也是出於不得已。倘能尋著了他,還是勸他來聚義好。願兄長思之。」 所謂「漢光武不因伏隆之仇殺張步」是東漢開國時發生的事件。伏隆字伯文,琅琊東武人,是大司徒伏湛的長子,年少時就以節操成名,後來跟隨光武帝劉秀。劉秀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曾派伏隆出使青徐二州,招降各郡國。但當時割據齊地的張步投靠了另一位稱帝的劉永,將伏隆殺害。後來劉永兵敗被殺,劉秀派大將耿弇討伐張步,為了迅速消滅當時割據的張步、蘇茂兩股勢力,劉秀派遣使者告訴二人,誰能斬對方來投降,就封誰為侯。後來張步斬蘇茂投降,劉秀兌現了諾言,沒有殺他,但僅僅兩三年後,張步就想乘劉秀西征隗囂之機,重新叛亂,但最終沒能成功,後被捕殺。如果從守信這點來看,劉秀無疑是對的,但從張步後來複叛來看,還是印證了「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那句話,孰是孰非,只能由大家評論了。

最後一個典故是雲天彪向陳希真介紹其寫的《春秋大論》時曾說:「昔年泰山居士孫復曾著《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便是我的粉本。我看那孫復之論雖好,卻嫌他有貶無褒,殊失聖人忠厚待人之意。今我此編,頗與他微有不同。」雲天彪所說的這個孫復,字明復,號富春,歷經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是「宋初三先生」之一,以治《春秋》學名顯當世,《宋史》也有關於他的傳記,有意思的是孫復卒於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看到這個年份是不是很熟悉?因為《水滸傳》開篇發生瘟疫繼而引發洪太尉誤走妖魔的年份就是嘉佑三年,不得不說,有時候歷史上的巧合確實很有意思。

在評點上,客觀地講,《蕩寇志》的批語中確實存在無聊吹噓的缺點,但是並非全部是肯定,也有一部分批語指出了俞萬春創作上的瑕疵和缺點。如本回吳用從沂州回梁山後,對宋江道:「小弟看那忻州城內錢糧充足,各鄉村人民富庶,高封那廝貪婪不仁,人人怨嗟。若攻取了來,山寨中卻有一二年用度。」範金門在句中批道。因為在第七十六回

中雲威曾對陳希真說道:「賢侄直如此見外。不來欺你,前去十餘里,本有個大市鎮,被那畜生們攪得散了。如今只幾間破的空房子,雞犬也無,你趕去做甚?你不信,騎了頭口去看了回來。多少收青苗手實的公人,到那裡沒處尋人。」前文說百姓貧困,流離失所,此回又說百姓富庶,前後矛盾,範金門發現了這個漏洞,所以指了出來。

此外,之前我們說《蕩寇志》為範金門、邵循伯批評本,但其實並不是說全書僅有這兩個人的評語,而是這兩人的評語占絕大多數。書中其實還有俞萬春其他好友的批語,如本回回末就有薛荔裳的評語:梁山一百八人,列星聚義,固久已自謂同生同死者矣,今驟焉殺其二,其叫囂號怒也亦宜。然王定六、郁保四其最下者也,叫囂號怒直至此回王、郁二字方不見面,迨其後林沖、秦明、董平、武松輩之死,皆數語而了,於此可悟習見不怪之理。這個薛荔裳既是俞萬春等的好友,也在此書創作過程中參與評點工作,範金門就在批語中透漏過自己在評點此書時吳荔裳登門拜訪,一起探討此書情節之事。

最後再來說說此回中出現的一個人物呼延綽,在此書中作者將呼延綽設定為呼延灼的堂兄弟,其實這個呼延綽在早期水滸故事中即是呼延灼的原型,《水滸傳》的早期話本素材《大宋宣和遺事》一書記載:吳加亮說罷,宋江道:『今會中只少了三人。』那三人是:花和尚魯智深,一丈青張橫,鐵鞭呼延綽。……朝廷命呼延綽為將統兵,投降海賊李橫等出師收捕宋江等,屢戰屢敗;朝廷督責嚴切。其呼延綽卻帶領得李橫,反叛朝廷,亦來投宋江為寇。可見在早期水滸話本中,呼延綽綽號鐵鞭,是朝廷派去征討宋江等的將領,後來戰敗投降,也成了宋江的手下,這個故事已經具備了今本水滸中呼延灼故事的雛形。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也有鐵鞭呼延綽,其贊語是:「尉遲彥章,去來一身。長鞭鐵鑄,汝豈其人?」將呼延綽比作唐代名將尉遲恭和五代名將王彥章,可見這個呼延綽是宋江手下一名武藝高強的大將。除此之外,呼延綽還在元明水滸雜劇中出現過,據何心先生在《水滸研究》一書中的統計,鐵鞭呼延綽這個人物在《王矮虎大鬧東平府》和《豹子和尚自還俗》中都有出現,只不過不是主角,事迹也很少,但是這至少說明呼延綽這個形象始終在水滸故事中佔有一席之地,今本水滸中的雙鞭呼延灼正是以鐵鞭呼延綽為原型改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水滸此人爭議最大?他光棍一條,卻慫恿兄弟殺妻,李逵都沒他狠毒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