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南宗五祖白玉蟾-性命日月論

南宗五祖白玉蟾-性命日月論

性命之在人,如日月之在天也。日與月合則常明,性與命合則長生。命者因形而有,性則寓乎有形之後。五臟之神為命,七情之所系也,莫不有害吾之公道。稟受於天為性,公道之所系焉。故性與天同道,命與人同欲。命合於性,則交感而成丹,丹化為神則不死。日者,擅乾德之光以著乎外;月體坤而用乾,承乎陽爾。晦朔相合,日就月魄,月承日魂,陰陽交育而神明生。

故老子謂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每月月三,日出而明生,生至於十五日也;每月月十六,日入而明死,死至於二十八日也。日月於卦為坎離。坎卦外陰而內陽,乾之用九歸乎中;離卦外陽而內陰,坤之用六歸乎中。乾坤之二用,既歸於坎離,故坎離二卦,得以代行乾坤之道。一月之內,變見六卦,垂象於天。三日一陽生於下而震卦出,八日二陽生於下而兌卦出,十五日三陽全而乾始出,此蓋乾索於坤而陽道進也;十六日一陰生於下而巽卦出,二十三日二陰生於下而艮卦出,三十日三陰全而坤始出,此蓋坤索於乾而陰道進也。

天地以坎離運行陰陽之道,周而復易,故魏伯陽謂日月為易,陸德明亦取此義,訓詁「周易」之字。余竊謂在天為明,明者日月之橫合;在世為易,易者日月之縱合;在人為丹,丹者日月之重合。人之日月系乎心腎,心腎氣交,水火升降,運轉無窮,始見吾身與天地等,同司造化,而不入於造化矣。

穀神不死論

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人與天地同所稟也,亦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官,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名崑崙,又名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謂之穀神。神存則生,神去則死。日則接於物,夜則接於夢,神不能安其居也。黃梁未熟,南柯未寤,一生之榮辱富貴,百歲之悲憂悅樂,備嘗於一夢之間,使其去而不還,游而不遠,則生死路隔,幽明之途絕矣。

由是觀之,人不能自生而神生之,人不能自死而神死之。若神居其谷而不死,人安得而死乎?然穀神所以不死者,由玄牝也。玄者,陽也,天也;牝者,陰也,地也。然則玄牝二氣,各有深旨,非遇至人,授以口訣,不可得而知也。《黃帝內經》云:天谷元神,守之自真。言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應谷絳官,藏氣之府也;下有靈谷關元,藏精之府也。天谷,玄宮也,乃元神之室,靈性之所存,是神之要也。

聖人則天地之要,知變化之源,神守於玄宮,氣騰於牝府,神氣交感,自然成其,與道為一,而人於不死不生,故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也。聖人運用於玄牝之內,造化於恍惚之中,當其玄牝之氣,入乎其根,閉極則失於急,任之則失於盪,欲其綿綿續續,勿令間斷耳。若存者,順其自然而存之,神久自寧,息久自定,性入自然,無為妙用,未嘗至於勤勞迫切,故曰用之不勤。即此而現,則玄牝為上下二源,氣母升降之正道明矣。世人不窮其根,不究其源,便以鼻為玄,以口為牝。若以鼻口為玄牝,則玄牝之門又將何以名之?此皆不能造其妙,非大聖人安能究是理哉!

陰陽升降論

夫以乾道輕清而在上,地以坤道重濁而在下,元氣則運行乎中而不息。在上者以陽為用,故冬至後一陽之氣自地而升,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天,陽極而陰生;在下者以陰為用,積一百八十日而至地,陰極而陽生。一升一降,往來無窮。人受沖和之氣,以生於天地之間,與天地初無二體,天地之氣,一年一周,人身之氣,一日一周。自子至巳,陽升之時,故以子時為日中之冬至,在易為復;自午至亥,陰降之時,故以午時為日中之夏至,在易為姤。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晝夜往來,亦猶天地之升降。

人能效天地橐籥之用,沖虛湛寂,一氣周流於百骸,開則氣出,闔則氣入,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自可與天地齊其長久。若也奔驟乎紛華之域,馳騁乎是非之場,則真氣耗散,而不為吾之有矣,不若虛靜守中以養也。中者,天地玄牝之氣會聚之處也。人能一意守之而不散,則真精自朝,元氣自聚,穀神自棲,三屍自去,九蟲自滅,此乃長生久視之道也。以是知真息元氣,乃人身性命之根。深根固蒂,乃長生久視之道。人之有生,稟大道一元之氣,在母胞胎,與母同呼吸,及乎降誕之後,剪去臍蒂,一點元陽,棲于丹田之中,其息出入,通於天門,與天相接,上入泥九,長於元神,下入丹田,通於元氣。莊子云:眾人之氣為喉,聖人之息為踵。踵也者,深根固蒂之道。人能屏去諸念,真息自定,身入無形,與道為一,在世長年。由是觀之,道之在身,豈不尊乎?豈不貴乎?

丹房法語與胡胎仙

呂先生鶴頸龜腮,適有鍾離之會;石居士鹿鼻鼠耳,偶逢平叔之來。嘆夤緣時節之難,豈名利是非之比。

金丹大葯,古人以萬劫一傳;玉笥靈篇,學者之十迷九昧。

月里烏,日里兔,顛倒坎離;水中虎,火中龍,運用復垢。

采先天一氣,作鉛中之髓;奪星象萬化,為汞里之精。

惟弦前弦後之時,乃望缺望圓之際。知之者,癸生須急采;昧之音,望遠不堪嘗。精半斤,氣半斤,總在西南之位;火一兩,葯一兩,實居東北之鄉。收金精木液,歸於黃庭;煉白雪黃芽,結成紫扮。

《悟真篇》所謂華池神水,《知命論》又言地魄天魂。采之煉之,結矣成矣。如夫婦最初一點,十月成胎;似君臣共會萬機,百官列職。遇日中冬至,則野戰;退時中夏至,則守城。都來片餉工夫,要在一日證驗。九三二八,算來只在奼女金翁;七六十三,窮得無過黃婆丁老。更不用看丹經萬卷,也只消得口訣一言。子之來意甚勤,知汝積年求慕。非夙生有此豐骨,豈一旦用是身心!自來葯以至結胎,從行火而及脫體。包括抽添之妙,形容沐浴之機。無金木間隔之憂,有水土同鄉之慶。但須溫養,都沒艱辛。

十二時中只一時,三百日內在半日。丹田有物,行住坐卧以無憂;紫府書名,生死輪迴而不累。瞭然快樂,自此消閑。這工夫,向鬧里也堪行;論玄妙,只頃中都交結。聚而不散,煉之尤堅。硃砂鼎、偃月爐,何難尋之有?守一壇、中央釜,惟自己而求,宜識陰陽,要知玄牝。龍精滿鼎,遣金童下十二重樓;鳳髓盈壺,令玉女報三千世界。此時丹熟,更須慈母借嬰兒;不日雲飛,方見真人朝上帝。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十四種退熱法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