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俗語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何意?農家人講究多

俗語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何意?農家人講究多

俗語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何意?農家人講究多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規矩禮儀的國家,站要有站的樣子,坐也要有坐的樣子,吃飯要有吃飯的樣子,走路也有要走路的樣子,就包括很多外國人都感嘆中國人的確很講規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古時候人們餐桌上的規矩。

事實上,我們的祖先都是比較講究體面的人,凡事都要論個排場,那麼當時的人們在餐桌上,又有哪些禮儀文化呢?有句古話說的好:「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話直白點翻譯的話,就是在同一場酒席當中,父親和兒子是不可以坐在一起的,叔叔和侄子也不可以在一起喝酒。

如今的人們看到這裡,心裡不禁的畫了個問號,為什麼父親和兒子不能坐在一個酒桌上呢?叔叔和侄子為什麼不能敬酒呢?古人們這樣講的用意又是什麼呢?

這其實就要追溯到我國的歷史文化了,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規矩,父子之間就要有尊卑之分,叔侄之間也要有一定的距離感。畢竟輩分就擺在這裡,誰都沒有辦法去逾越這高低輩分,晚輩尊敬長輩這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不會有失體面。

因此,父親和兒子坐在一個席上吃飯,就會讓外人覺得這個家庭里缺少教養。當然了看到這裡,有些人也會覺得這句話有些過時,如今都是新時代了,為什麼還要講究曾經的老一套?

但是小編覺得老祖宗講的是有道理的,首先,父子之間的確有輩分之差,如果是在日常家中用餐的情景中,這並沒有什麼大礙。但是假如是在比較正式的酒桌上,父親和兒子就盡量不要坐在一起了,因為這樣會顛倒了輩分。

除此之外,對於酒席,通常都是同輩人坐在一起的,而且,大人們也有自己的圈子,他們也會交談自己圈子之類的事情,如果這時候有一個晚輩坐在他們其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說,關鍵是摻和在大人的圈子裡,多多少少都會顯得有些礙事。

叔叔和侄子之間不要互相對飲,指的其實是叔叔不要給侄子敬酒,這其實與俗語的上半句反映出來的道理是一樣的。兩句話同樣都是在講究輩分的問題,當侄子給叔叔敬酒的時候,這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那麼假如叔叔去給侄子敬酒,這樣就太有失體統了。

記得小編曾經就聽家人說過,對於喝酒這件事,一定是要晚輩去敬長輩的,而且在敬酒的時候,晚輩的杯子要略低於長輩的杯子,這樣一是代表了尊敬,二是體現了酒桌上的禮儀文化。

怎麼樣?古人們所講究的餐桌禮儀文化,你是否認同呢?你覺得現如今輩分的問題,還有必要繼續深究嗎?歡迎各位分享自己的見解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若歷史 的精彩文章:

怎樣當好媳婦的角色?老祖宗留下一句俗語,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古人云:「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老祖宗的處世原則

TAG:融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