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道論、武道論、站樁論

丹道論、武道論、站樁論

編者按:本文是個人中派修鍊心得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意外,如有類似經歷便是同道。此文日後會完善,繼續刊發武道、站樁的修鍊心得,因為我的武道、站樁修鍊都未離開丹道,所以先刊發丹道修鍊心得。還請同道中人斧正圈閱。

自古道之傳承多借假修真,以一技之實感悟道體之虛無,論技莫非文武醫三者,即所謂文以載道,武以衛道,醫以傳道,凡修文武醫者皆可入道,然不論文武醫,若要得道皆不能離丹道,不修內丹者所修文武醫皆為術,為法,難以為道。

以醫入道者謂之道醫,道醫之醫大醫之上,可醫天醫地醫人,且只以人論,外可醫腫脹疽癰血脈筋骨,內可醫五臟六腑魂魄精神,近可治疾病恙患,遠可療受生怨孽,或能添油續命或可瞞天借命。道醫圓滿不動針石藥草而愈其病,去其患,平其恙,撫其精神。道醫之根基於內丹,內丹之功一曰治病,加持祝由針灸藥石皆需以丹功精氣神相輔。二曰溝通天醫,天醫授藝皆在高維度空間,即所謂太初太虛太始太素太極空間,內丹功不成無法進入不得天醫傳醫,終究小道耳。三曰五眼六通不問而知病之內外本三因。

以武入道者謂之武道,武道之大涵蓋萬象,武道大成者可搬山天海上天入地,以此修道,修人為神為仙,外練筋骨皮氣血,內煉精氣神魂魄,和自身小天地成宇宙之大天地,非以唯心非以唯物,心物兩忘超脫萬物睨視眾生,衛道除魔。

以文入道者謂之文道,修圖畫文字象數之學,傳道萬載之不覆千年之不斷,歷天劫而不失,以圖形之神,以畫像之韻,以文在記之經,以字載之粹,以象預之勢,以數言之理,包羅萬象,說一漏萬不能儘儘然。

一、丹道

丹道而言,是為煉丹之道,丹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形象於體內再現之景象也。人練功到極致,忽然精與神混成一團,寂寂然不知其形,恍若一團。湛湛然不知其謂,名無可名,謂之丹,其色紅黃藍白黑各有不同。

文武醫三家入手各不相同,但又不離動動靜功夫。動功者拳路、八段錦、五禽戲、十二段錦、易經洗髓功等不一而足,皆為修命功夫又叫武功夫,鍛煉筋骨強健體魄浩大血氣。靜功者,打坐站樁入靜引導等,皆為修性功夫,亦叫文功夫,修養心意泯欲克念,強化精神魂魄,參悟天理而言。

煉丹上座散盤單盤雙盤皆可,並無功夫高低之分,散盤者有助練功之人洗心滌慮快速進入無思無慮勿忘勿助的坐忘狀態,但不易打開腿部經絡,尤其是丹道後期打通陰陽繞維脈但階段進展十分緩慢,對於疏通奇經八脈不利,須改變盤坐方式以解決。單盤者,益固精不漏,點火生爐快,但身姿容易歪斜不正,日後難尋中脈,故任督打通後須改換盤坐方式,以求身姿端正法相莊嚴,斂氣入骨,此時須防漏精。雙盤者固精開胯容易打通地戶關竅,易煉精化氣,烹鉛鍊汞,但若不注意收功跑壇,年長後會導致雙腿氣血衰敗,直至癱瘓。且前期不容易入靜,會心魔叢生。坐姿如何轉換何時轉換,轉換後需注意什麼各家丹道門派皆有成法不必摸索,只需按照師父指點即可。改變坐姿其實正是丹家門內不傳之秘之一,不入師門難窺其徑。

上座之後正身晃海,尋得一端正身姿,不前不後不左不右,頭項胸背腰,胯股腳膝踝處處著力大小一致,本應是無一處著力才對,但沒有三五年的功夫是做不到處處不著力的,所以退而求其次,應保持處處著力大小一致。身姿坐端正與否要有如下證驗方可說端正:呼吸順暢至腳踝、百匯肛門一線穿、雙肩抱攏脊背抜、命門後撐下頜收。此證驗法並非修鍊法,即做到後有此感覺而非為了感覺照著去做,否則緣木求魚事半功倍,甚至因此處基礎不牢,人後功夫深了發生退轉也是有可能的。切記先做後驗,切莫驗而後做。

得其正姿之後開關展竅,初次先展九竅,前後成對三,上下成對有一,單獨一竅共曰九竅。展竅展的是前後一對成門戶打開如穿堂門一樣,印堂玉枕為一對要打開對穿,膻中夾脊為一對,肚臍命門為一對,百匯會陰為一對(女子會陰與男子會陰竅相隔約有一寸不是一處)單獨一竅為總竅(松果體的位置),百匯總竅會陰三竅應當三點一線越直越好。印堂玉枕之間中點為上丹田,多與總竅重合,但並非一處,很多把上丹田當成總竅的,練出各樣的問題。膻中夾脊之間中點為中丹,肚臍命門之間中點為中丹,上中下三丹田謂之知識大約位置,每人體質不同,練功得法不同,最後位置會有所偏差,這是正常的,順其自然,不要非守著中點,丹田處現在哪,就是哪,但大體上不會超脫那個位置很遠,此處文字只是標點出來,並非精確坐標,一粒粟米落黃庭,一粟粒米落在哪,哪就是丹田。九竅展開各自連線成對,就是開關展竅完成了。

開關展竅這一步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在靜坐中得以實現,若是純以靜坐,很難完全開竅,但若不能開竅,日後隨著丹道功夫的精進,到了後來的次第功夫,就會形成阻礙,導致寸步難進,印後越是後期越需要在無為法中展開關竅與高等級的空間置換能量,而每一竅都對應一個高等級空間,一處不開處處受制,到了那時再翻過頭來開關展竅,就會浪費很多時間,甚至功夫會引發倒退,等於要把開關展竅之後的所有步驟重新修鍊一編,貪圖前期的快速冒進是得不償失的。各家丹道都有對開關展竅是否達到要求的驗證之法,一般都不明說,總是師父說可以練下一步了,那是師父用驗證法衡量過弟子的開展程度之後決定的。

雖說驗證之法各家丹道都不盡相同,但總體而言不外三橫一縱定三丹,一粟粒米落黃庭。

順便透露一下,開關展竅的階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配合相應地動功一起修鍊,或五禽戲或八段錦、十二段錦、或太極拳形意拳、或站樁,總之要有肢體的極限拉伸筋骨的充分舒展下才能將關竅拉開展開,尤其是有幾個關竅是需要外力強行打開的,骨拉筋拽脈抻之下,松揉舒緩的運動撐筋拔骨,剛猛冷脆的運動震穴通脈。在動功配合下七個竅都會在三五天至月旬間打開,然後通過靜功維持其開展不閉,只有兩個竅效果不明顯,這兩個竅打開需要很長時間,三到五個月的時間。這兩個竅是總竅和會陰竅。

開關展竅之後就是安爐生熱,這是有為法中最為關鍵的,也是法癥候最多的,丹道名詞十之八九都出自這個階段,什麼風、火、葯、丹……各派丹經也多重注講述此階段功法證悟。所謂安爐生熱就是呼吸與誠意相容相合,誠意就是一粒粟米,是火,呼吸時風,風大火就大就是武火,風小火就小就是文火,沒風火就不見火苗就是止火,這個過程就和燒水一樣,一開始用武火使勁燒,燒的涼水冒熱氣,然後快要沸騰的時候,改用文火,不能讓水沸騰,要保持似開不開的樣子,就像砂鍋煲湯,微微冒泡,最後,水少了,就止火。就像晚上把爐子封上,不讓火滅了,也不讓火冒出火苗,悶著,就讓鍋里的水冒熱氣,不讓水溫降下來,這樣全身都會被鍋里冒出來的熱氣熏得暖洋洋的,就像坐在一個古人洗澡的木桶里,這就叫沐浴,把全身都加熱到一個溫度,從頭到腳從內到外沒有一處是涼的冷的,也沒有一處是燥的烤的,都是暖洋洋懶洋洋的感覺。這樣保持一會不要睡著,然後就可以煉精化氣了,煉精化氣之後有一個移爐換鼎的過程,換鼎是為了鍊氣化神,這是一個烹鉛鍊汞的過程,也叫抽坎填離,就是自身陰陽相交,會產生無以言述的快感,比房事要更愉悅。然後突然腦子裡一聲驚雷劈過,陽氣上升到總竅百匯,陰氣下降到會陰海底,此時天地悠分上天下地,前火後水,火脫脫一副先天太極圖畫景象,此時便是後天(人生之於世,上為心為火,下為腎為水,前為吸為風后意的後天八卦圖形象)返先天之始。

再往後便是心息相依,這裡最關鍵的是找到玄關一竅並且能夠凝神入炁穴,這是結丹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所謂心息相依,就是呼吸與神合二為一,一呼一吸視為一息,此處有很多法門,諸如數息法、聽息法、悉心求靜法、一靈獨覺法等等,但此步宗旨是靜定生慧,鎖心猿栓意馬。此步最難便在於此,最具風景處也在於此,不得此步風景,不入丹道之門,不窺丹道之精。此處多講一句:心生意,意重為念,念念不忘則為欲,欲執則為望,望之後則生行動,顯諸於世,故道家儒家在練到此時著重強調泯欲克念,直至一念不生,然後天生人未脫紅塵,一念不生談何容易,一旦入座求靜,必然雜念叢生,欲從心來,久而久之漸漸成魔,或有甚者一座乳苦禪死境,不能在靜中生出妙有,枯坐幾年一無所獲。此步功法端是最難最難,師不能言傳只能身教,然心魔難伏只能練者自伏。據我所親身經歷,若做到泯欲克念勿忘勿助,悉心入靜,靜定生慧,唯有把握呼吸而字。如上所言,心生意……若心不生意,那意之後種種皆不得生機沒有成勢又有何慮哉?然如何做到心不生意?有呼吸便有意念,此乃風火相伴,呼吸為風誠意為火,呼吸越強則火愈旺,即意念越重,此處要防糊丹。故只要停住呼吸便可,凡人肉身停住呼吸便會被憋死,此時當延長一呼一吸的間隔,吸進停住呼出再停住,停住的時間隨著日日練功而延長,最終一呼一吸之間可以停住很久,至此胎息不練自成,玄妙之處便在這停住的當口,此處稱為呼之尾吸之頭,亦或吸之尾呼之頭,以卦象論此處便是復卦,一陽來複之復,進一步則昇陽退一步則歸陰,而在此半陰半陽一步陰陽之所在便正是上之玄關所在之地。玄關者不在身內求不在身外找所寓意即如此,此乃眾多丹家不言之秘。

此步證驗:呼吸勻長微不可查深至腳踝、坐忘。

證驗呼吸在踝及坐忘之後,便可進入下一階段一陽來複。

此階段各自門派理解都不相同,描述差異也較大。此步驟屬於無為法有為法兼而有之,交替使用的階段,時而無為法時而有為法,具體何時使用何法全憑當時心意決定或師父經驗決定,一切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但證驗之法有二,有其一便可,一是外腎無欲而舉,一是靜坐間渾身一震。此處要防漏丹。此時久坐會覺兩腎酸脹,有津液自兩腎中流出,向下一瞬之間就到了會陰穴,往前便是射精,射精之後就是漏丹,此時要搭上下鵲橋,行返精補腦之法,吊頂提檔,會陰向百匯提起,有多大力是多大力,提到會陰穴有抽筋的感覺,這便堵住了三江口向前的出口,精液向前出不去便向肛門的方向涌去,此時,會陰穴和肛門之間會有灼熱燒燙的感覺,要忍住這種灼燙的感受,不使提起來的會陰穴落下,堅持片刻,會陰竅(男子在肛門前沿)猛然打開,尾閭會產生有節奏的跳動,如同山羊快步跑過一般咚咚咚咚的一路向命門跳去,此處叫做羊車。出現這種功態,千萬不可停,不能止,一停一止則功不可成,前功俱廢,而要一氣呵成駕三車通關尾閭、夾脊、玉枕,即羊車、鹿車、牛車,三觀打通,督脈便通了,就進入下一階段河車運轉小周天。

仔細說一下三車通關,羊車說過了,羊車之後是鹿車,跳動從咚咚咚咚的輕、快、間隔小的節奏變成較重、較快、間隔大的跳動節奏,就像麋鹿跳躍奔跑的樣子,一步隔得很遠,騰空、落下,所以叫鹿車。鹿車出現的位置在夾脊關上下,這時不要猶豫更不要停,催著這個節奏的跳躍感一路越過夾脊關。可以說尾閭與夾脊是一氣呵成的不要做中途的修整。過了夾脊,一路向後射出的精壓力和熱度都降了下來,前進的速度就會慢了,此時要提肛提會陰最後的餘力發出,催動就要停滯的內精繼續向上,一直到腦後枕骨位置,在枕骨上左右各有一個小眼兒,意識控制著內精穿過兩個小眼,這段過程動力減小,通過的空間也變小,所以穿過的速度很慢,也需要很強的意念控制,就像黃牛梗著脖子拉車一樣緩慢但不能有絲毫退縮迴轉之意,砥礪前行,直到全部穿過玉枕竅。

這裡要說的一點就是:到了此處,就以為通了小周天,其實還差得很遠,只是通了督脈而已,通了之後就要緊接著打通任脈,任督都通了,還不是小周天,只是後天精氣在皮下經絡里流行起來了而已,離小周天還差很遠。如此經絡流行360周之後,行斂氣入骨法,將後天精氣斂入骨髓,上面所說路線全部進入脊柱中的骨髓里運行,這樣才叫小周天。氣不入骨髓,是不會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的,也沒有任何保健作用,僅僅是節能減排的消耗,比普通人消耗的精氣少很多而已,但少的再多也是消耗,不使添油,只有斂氣入骨,後天精氣轉換成先天一炁,在骨髓里上下流動,攪動骨髓,帶起沉渣排到血液里,再通過新陳代謝排出體外,這個過程叫洗髓,把骨髓洗乾淨沒雜質了,人才可能百病不生,或者疾病不葯自愈。這才是小周天能延年益壽的原理,不能洗髓,添油續命就是無稽之談。

斂氣入骨炁行脊髓有驗證之法:能斂氣入骨者,力大無比,這裡說的力大無比不使能舉起多少噸重物,也不是能拉動多少重物,而是在旁人推他的時候,感覺此人四肢如磐石,身形如山嶽,自己如同蚍蜉撼樹般,而他本人卻感覺自己一點勁都沒用,依然能談笑風生,談笑間,將人摔出而氣息不亂。不得此驗證,根本談不上小周天。

下面再講一下河車運轉小周天。先說小周天的大致路線,腎精從命門流出進入丹田,然後匯聚在會陰竅,在此處點火加熱後會陰穴繼續上提然後放鬆再上提,如此周而復始象脈搏一樣翕動(如此脈動便是河車,就像河車提水一樣一股一股的,將水提升至高處),把加熱汽化的精從尾閭進入脊柱穿過夾脊、玉枕然後直插入腦,進入總竅即崑崙,在此處停歇盤桓,漸漸冷卻,這個等待他冷卻的過程也叫沐浴,是拓寬總竅的手段,也是出大智慧的地方。這塊地方叫松果體,開發出來會有很多特異功能出來,隨之也會產生異於常人的智慧。隨著尾閭過來的炁不斷進入,裡面壓力越來越大,原先進來的已經冷卻下來的炁變成泥夜向印堂方向噴涌而去,然後順著印堂向鼻腔裡面流淌而下,在舌頭(鵲橋)兩側從喉嚨(十二重樓)向下流去,這流下去的東西叫小葯,是甜的,就像白糖水,這時候不要吞咽,一吞咽就到腸胃裡面去了,要讓它順著喉嚨自己流下去,首先接住的是心,心,一滴小葯在下落的過程中變成了牛毛細雨,逐次洗刷心、肺、肝脾、腎,最後在肚臍匯聚成河,連帶洗刷下來臟污在肚臍處分離,歸入丹田,臟污從肚臍排出。進入丹田匯入氣海,氣海的精不斷流向會陰的爐火處加熱,汽化後上升,流出去精,氣海里的精就減少了,水位就下降,需要十二重樓下來的液來補充,如此循環形成一個平衡,如果流入氣海的也多了,水位就會上漲,這就要武火加熱都流出一些保持液面平穩,如果回來的液少了,哪液面就會下降,這就需要武火便文化,減少汽化的量,反覆調節直到液面不動了,穩定了,進出都穩定住了,那就封爐止火。

到了這裡,爐、火、水、風、葯都準備好了,就可以煉丹結丹了,這裡有一個移爐換鼎的過程,煉丹其實就是烹鉛鍊汞、抽坎填離,後天轉先天的過程,是有為法向無為法轉換的過程。這裡都是各家丹法核心,無法外傳,且無法普傳,均是法不傳六耳。

練到此處有為法階段就已經結束,只要日日練功不輟,就會保證功夫不會退轉,等到小周天自動運行起來以後,就會保持人的機能不損耗,如果此時實十六歲之前,那就保持此時的容顏不會老去,如果此時實八十歲,也會保持八十歲的人體機能不再繼續衰老下去。小周天有這樣一個特性,必須要認清楚,即練一刻就通一刻,練一天就通一天,連一個月就通一個月,若練一時便通一時,若一日不練就一日不通,所以有諺語說一日功一日通一日不練十日空。

小周天是有為法的最高階段,若要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要進入無為法的修鍊階段,這個階段沒有丹經典籍文字描述,致虛極守靜篤,僅此六字而已,需要大智慧不能理解,不能身悟,所以,在結丹階段將開智慧泥丸溫養的功夫跳過去,開不了大智慧,出不了五眼六通的功能,在無為法階段就會百年不進一步,終尋不到丹道門徑。

誤區一:三日通周天。若是意念集中,贏不了三天就有通周天的感覺,因為不管你練不練功,人身上的氣都是從心而發,聽心得指揮,而一年就是心想出來的,按照任督的路線想的多了,氣自然就會按照人想的路線運轉,就會產生氣流、熱流、電流的感覺,越找這些感覺,越覺得自己周天通了,其實是自欺欺人罷了。小周天通了是有驗證的,這種驗證不是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感覺,而是別人也能感知的。一是醉眠,躺下就睡,不做夢如同微醺之後的沉睡。二是丹火起,肌膚溫度略高36度,手心腳心四季常熱,不畏寒暑。三九天手心溫暖如春。三是身不漏。因為通三觀的時候就已經不漏身了,采小葯的階段就是煉精化氣,不漏之後精滿就會被化成炁,精就不會溢出來。自然就不漏了。而精化炁之後,炁不再在經脈中運轉,而是進入骨骼在骨髓里運行,只有進骨的才叫炁,在經絡里的叫氣,後天五穀所化,是支持人運動用的,不是養生的,而那些三日七日通周天的說法都是指的氣說的,跟養生長壽沒半毛錢關係,相反還有損害。

誤區二、感覺很重要。其實感覺越少越好,沒感覺最好,因為這個有為法階段很多都是想出來的感覺,古人說眾口鑠金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大家都這麼說,我也這麼想,想著想著連自己都當成真的了,意識上信以為真,氣自然成真感覺。道理很玄虛,做一個實驗就能明白,集中意念想著自己某處癢,用不了多久就覺得真癢,不饒兩下都不行。這就是假想成真,我們在有為法階段是借假修真,可不是假想成真。所謂的借假修真就是藉助一個曾經經歷過的事件、經歷時的感知、觸覺、心得來體悟自己尚未觸碰到的道理,一旦真的觸碰到道理了,所藉助的一定要拋棄,不要成為阻礙自己接觸真道理的屏障。例如我們沒了解何謂上善,就可以去體悟水,因為水性最接近上善,上善若水,這四個字里最重要的是那個若字。

誤區三、練性不練命,也就是只靜坐不注重動功的修鍊,這是萬萬不可取的,練靜功是為了在靜中體悟性,是對自己精氣神的修鍊,再往後說,進入無為法修鍊的是自己的魂魄,這些都是虛的,如果沒有實來承載,那都是空的,老子道德經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就是說無是大用,但要發揮無得大用功效一定要用有來承載,也就是說以後你想用魂魄、精神來改變世界、影響世人,一定要依託身體來實現,而動功就是煉體的,身體越強壯就越能承載強大精神魂魄。如果只練性只練靜功,當靈魂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身體就無法承載,這時就非常危險,神魂就會離體而去,直接導致軀體死亡,而神魂沒有了軀體的庇護變成了無家可歸的遊魂,功夫強大的的修鍊者會控制神魂穿越空間壁壘到高緯度空間去,這叫虹化。但大多數,如果不能短時間搶奪到一個心得軀體,神魂就會慢慢消散在這方天地之間。所以道家常說體為氣之宅,氣為神之宅。體就是氣的宅院,氣就是神魂的宅院,所以強搶軀體叫奪舍。人的神魂弱,魂魄不穩就會被他人奪舍,人的神魂強大超過軀體承受的極限就會離體。所以,動功靜功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在修鍊過程中,很多道理如果想身證,那就必須依靠動功來驗證。靜功練出來的感覺在動功里依舊存在,那就不是虛幻。很多人都糾結我練出來的東西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是不是自己臆想出來的,這裡告訴你,非常簡單,就是靜功練出來的能在動功里得到驗證,那別懷疑,一定是真的,如果動功里怎麼也得不到驗證,那就是假的。可以說靜功里的功夫百分百能在動功里體現出來,動功里練出來的功夫也百分百能在靜功里的得到體現。所以真正傳承一定是動功靜功兩種功法。

誤區四、知道的越多越好。老子說人有四障,都是修道的阻礙,需要破除,名利慾是常人所說的三個障礙,而第四個都被忽視了,就是知障,知道的越多,障礙就越大,必須破掉,我對前途一無所知,就不會人為的為自己規劃修鍊路線的方向,遮掩剛才是純任自然,而不會落入人心後天。就像看電影,總被人劇透,看起來就索然無味了,或者在推開一扇門之前,已經有人告訴你門後的擺設路徑樣子了,你進門之前就會先入為主的設定如何如何,一旦進去後出現和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就會懷疑自己……

丹道內景圖(皆是作者本人內觀自己所見,表以文字僅做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峻峻山間,悠悠之溪,溪畔草地,蔥蔥鬱鬱氣佳哉。天之湛藍,地之寂然,林間牧牛,童也悠然牛也悠然。青草之地名曰丹田,峻峻之山名曰督脈,悠悠之溪名曰底海,溪水靜流,無息無音,三岔之口立一銅爐,內填焦炭,風以鼓之,爐火生焉,初為彤紅,後轉金黃,最後赤白,熱氣環抱,溪水蒸騰,氤氳泛起,微醺之美惟恍惟惚。風力漸小,爐火漸若,至水微蒸,水汽聚集凝而不散。匯于山腳,神羊低首駕車前行,小步快跑迅疾如風,不做少時停留直穿山谷,轉而登上山脊,曰尾閭關。行至山腰,麋鹿接手,一躍三米,三起三落之間越過山脊斷崖,曰夾脊。越過此處,麋鹿消散,一團水汽悠悠徘徊,如雲如霧,似散不散,又出一頭白牛,駕車而至,載物而行,步履蹣跚,亦步亦趨。直奔山頂一處山洞,反覆若干,終以得進,曰玉枕。

水汽一過山洞,便直插雲霄盤踞崑崙之顛,結霧成雲,聚而不散,俯視天下清而至清,水汽越聚越多,雲層愈厚,終成霏霏細雨從九天灑下,過鵲橋經十二重樓如梅雨般洗刷五臟六腑,污垢沖走留下艷麗本色,其景象如初夏江南煙雨樓台,如煙似畫,像在仙境畫境終穿行。終而匯聚成流積於溪之源頭,污水分離後凈水注入溪終,污水乾涸成泥居於神闕。如此反覆周而復始,行天地間風生水起,翻山越嶺,結霧成雨,甘霖普降洗刷世間污垢,重又歸於水土之間之自然循環,此謂周行天地自然直規律,略言之周天,因其周行之規律中缺少雷電金木等,故法則並不完全,多稱為小周天。

周天運行360周後,自然行止,崑崙之頂,雲聚不散混若疑團,非水非霧,凝而有質,混而有形,不可稱量,名曰太素,終年聚而不散,忽而如隕石彗星,一道光亮無比耀眼,一聲巨響如春雷綻耳,一粒彈丸金光艷艷如箭似矢從崑崙頂直落而下穿越五臟六腑,落入溪畔林間蔥鬱之草地,頃刻之間,水中火發,雪裡開花,兩腎如燙煎,丹田似火燒,任督如車輪,久而不知何之為任何之為督,繼而虛室生白黑地引針。功到此處切不可停,一停一斷則丹不能結,前功盡棄。此處當調息綿綿含光默默注意玄關,粟米落入黃庭之中,溫養丹田,尋得粟米移入爐中,封爐止火息停脈住……(不敢再說不能再言)

結丹之後,溫養,溫養是一個移爐換鼎的過程,將金丹從爐移到鼎里,其實就是一個金丹上移的過程,從下丹田上提到中丹田,在中丹田裡溫養,提純,並且結胎後養胎十月都在此處,此處是鍊氣化神烹鉛鍊汞的法門。行無為之法,孕自然之理,返歸天地之胎,其名雖是鍊氣化神但實則練理不鍊氣,此處凡言練氣者,均未結丹。養胎並非化丹為胎兒,而是將自身化作胎兒狀藏在天地之母的腹中,全身浸泡在溫暖的羊水中,無思、無慮、無憂、無欲、無喜、無悲,無行氣路線無行氣心法,一切都在感悟胎兒在母體羊水中所得到的那種安詳安全安然的感受,故稱之為無為之法。無為之中接手天地靈氣滋養孕育,直至脫胎換骨破繭而出。

二、武道

待續

三、站樁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十四種退熱法
丹道、武道、站樁(一)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