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若建成歷史是否會改寫?世界三大海上鋼鐵猛獸 個個都比航母大

如若建成歷史是否會改寫?世界三大海上鋼鐵猛獸 個個都比航母大

二戰時,軍工設計呈現了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各國都有許多"質量"較高的設計方案,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三艘沒有建造成功的超級戰列艦。

首先是H級戰列艦,它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末期計劃生產的一個最高級別的戰列艦。當時德國的最高統帥部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決定開展一個代號為Z的造艦計劃,以此來打擊英國的海權。在Z計劃中,最為核心的就是俾斯麥級戰列艦和H級戰列艦,但是比起俾斯麥級戰列艦,H級戰列艦在水平防護和水下防護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在H級戰艦的建造中,由最開始的H39型號不斷的演進,有了後面的H41,H42,H43和H44的建造方案。

H級戰列艦的建造進程一直都被德國軍方高層高度重視,尤其是H44的建造計劃,在當時還被希特勒本人親自過問。在H44的建造計劃中,它的標準排水量計劃在131000噸,滿載計劃達到了141500噸。艦艇全長345米,寬度達到51.5米,能夠吃水12.65米,在動力系統上採用的12×九缸蒸汽柴油發動機(H39~H43)(4軸、8軸)和2×S2動力裝置(8軸),最高速度達到了30節。H44裝備了:8門508毫米主炮、12門203毫米(8吋)副炮、16門105毫米(4.1吋)高炮、28挺37毫米(1.5吋)防空機炮、40挺20毫米(0.79吋)防空機炮、6門533毫米(21吋)魚雷發射管,還預計配備4-9架 阿拉度Ar 196水上偵察機。

但是由於德國作為一個陸地國家,建造主力艦的經驗不足,以及船體結構難以支撐這些要求,所以最後被迫中止。

第二個是蒙大拿級戰列艦,這是美國海軍在二戰時期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蒙大拿級戰列艦繼承了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優點,是高速戰列艦研究項目的重點之一。最開始,蒙大拿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為了在太平洋戰爭中能夠打擊日本而建造的。當時為了能夠讓船身過寬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能夠自由的航行,甚至還取消了之前對河面較窄的"巴拿馬"運河的限制,讓巴拿馬運河不再會有"艦體寬度不得超過33米"的限制。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設計建造方案的時候,就把設計的重點放在了"強化火力"上。在對蒙大拿級戰列艦的火炮安裝中,美國海軍將新研製的54倍口徑127毫米雙聯裝高平兩用艦炮作為蒙大拿級的副炮。而且還安裝了十九座四聯裝40mm高炮,以此提高蒙大拿級戰列艦的防空能力。不僅如此,為了提高蒙大拿級的命中率,蒙大拿級還安裝了了新型雷達火控系統,讓蒙大拿級戰列艦能夠在將實戰效能發揮到極致。

但是由於美國在之後,想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建造航空母艦上,所以最後這個建造計劃也泡湯了。

第三個是蘇聯級戰列艦,這是在蘇聯在斯大林時期設計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級別"的戰列艦。當時,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順利完成,國內的工業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由於英國、美國、日本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日本又在中國挑起"九一八"事變等事情,讓斯大林產生了恐慌。所以,斯大林就決定"重建海軍",開始對海事方面進行重點建設。蘇聯級戰列艦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產生的。但是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蘇聯船廠都在進行防空備戰和修補破損艦艇,根本就沒有時間建造蘇聯級戰列艦,所以最後蘇聯級戰列艦的工程就被取消了。(利刃/秋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正能量V 的精彩文章:

印專家:光輝潛能無限 改進可匹敵五代機 殲10:讓你一對鴨翼

TAG:武器正能量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