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BBC再出高分神作,滿屏「禽獸」,野性十足!

BBC再出高分神作,滿屏「禽獸」,野性十足!

文:點點

BBC特別擅長拍紀錄片。

任何題材、任何主題、任何情緒。只要是BBC所出品,都能給觀眾截然不同的感覺。

《地球脈動》中,每一個生命存在的形式都非常浪漫。《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莊嚴又有趣,為觀眾呈現出歷史名人的鮮活人生。

今天,點點為大家帶來BBC出品的最新動物紀錄片,名字叫做《野性都市》

畫面一如既往、乾淨明亮,鏡頭語言活潑有趣,故事內核也特別深刻。

泰國,華富里。

宗教因素使然,長尾獼猴成為泰國重量級保護動物:肆意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沒有人追捕,沒有人捉弄。

渴了,有包裝精美的養樂多飲料。餓了,可以跳到菜農裝青菜的食物筐中,盡情挑選自己想要的那一顆。所享受待遇級別堪稱巨星,生活得滋潤。

無獨有偶,新加坡的海獺的生活環境也非常優渥:過馬路時,車輛會自發為它們讓出走道。城市裡沒有能夠威脅海獺生存的事物。最好笑的是,海獺們還特彆強勢,經常把寵物狗們欺負得汪汪直叫。

如果海獺們也會寫日記的話,它們絕對會在日記本上記錄: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開開心心出門,開開心心回家…

豆瓣上,《野性都市》評分高達8.7。

觀眾表示:從未見過角度這麼刁鑽的紀錄片,看似調侃動物在城市中的有趣生活,實則內核深厚,暗暗詢問觀眾。

「為什麼野外動物會生活在城市?」

「城市車水馬龍,那麼危險。它們要怎樣做,才能真正保證自身的安危?」

導演還蠻了解觀眾口味的。

不是一開始就把這些沉重的思想展露給觀眾看,而是在有趣的畫面中隱喻這些事情。

如開篇時提到的長尾獼猴和海獺。

長尾獼猴吃喝不愁,被城市所尊敬。但,現代化食物也給它們的身體造成了傷害,經常患上棘手的疾病。

海獺居住在城市的理由,是因為:原來的家被人們所破壞。迫於無奈,它們只能不停搬家,不停尋找新的生活地點。

剛開始,觀眾會被對比強烈的畫面逗得哈哈大笑:城市建設現代化,小動物們卻什麼都不懂,因此出現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狀況,實在是太可愛了!

慢慢的,隨著動物們遷移至城市的緣由展開,觀眾心情越來越沉重,得以看見《野性都市》所承載的深刻內核。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30年里,城市規模增大了整整3倍,越來越多動物失去屬於它們的家園。

為生存,它們遷移至城市。盡最大能力適應城市生活。

長耳鴞就是這樣:嘗試改變白天休息晚上活動的習慣,學著適應喧鬧的城市。

偷偷潛入居民家中的大黑熊讓人哭笑不得:它太餓了,沒辦法在野外找到想吃的食物。

生活環境和人類矛盾的大象最為慘烈,經常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被傷害。

射擊大象的人群振振有詞:它們身體龐大,太危險了。怎麼可能放任它們到農田裡來?

殊不知,如果不是因為人類過度開墾,大部分叢林變成農田,大象們也不會鋌而走險,去未知的地方尋找食物…

《野性都市》承載BBC所有優點:畫面乾淨,鏡頭語言幽默,切入點也非常有趣,從屬於動物「社會生活」的群像鏡頭出發,把動物擬人化,非常有意思。

在這裡,觀眾可以看見屬於動物們的親情、友情、愛情,勾勒出一個充滿純真的世界。

與此同時,這個故事也非常很沉重。鏡頭中,很多動物都是等待良久,在夜晚時間段進入城市。

它們一直都知道:城市不屬於自己,如果非要去城市中尋找生存資源的話,最好還是在城市居民們都入睡以後。

小心翼翼,害怕被城市居民所驅逐,更害怕被車水馬龍奪走生命。這份無助,應該由誰去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野性都市》中所呈現的動物生活現狀只是冰山一角。在攝像機未曾到達的地方,有更多屬於動物生存的無奈。

深海塑料污染嚴重,鯨魚因吞食太多塑料而死亡。森林採伐速度太快,大熊貓棲息地每年以大約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墾和破壞實在是太任性、太嚴重了。這一現狀,必須得到重視,必須找到挽救的方法。

與其說是《野性都市》,倒不如說是《反思都市》。

動物在城市生活的畫面再有趣,也無法掩飾其生活方式的無奈。在拯救動物和環境的這條道路上,人類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韓國又出爆款韓劇,開播直接飆到8.8分,這次題材更大膽!
劉詩詩新劇開播,劇情不夠狗血來湊,這樣的國產愛情片還有救嗎?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