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會生氣是一種智慧

會生氣是一種智慧

殊/勝/歡/喜/

最近兩天,因為一些不如意事,心中總是氣憤難平,可又無處消解,抑鬱中來到寺廟,希望在梵音繚繞中得到些智慧,化解心中的煩悶。

走近寶剎,遠觀殿宇巍峨,近看草地滴翠,細嗅香氣撲鼻,再看那金剛怒目、佛祖慈祥,善男信女虔誠地穿行其中,心情頓時有些釋然。

信步來到大雄寶殿前,有信徒正在燒香朝拜,只見他手握一大把香,在火上點燃,插入碩大的香爐中,跪倒在拜墊之上,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我想,他肯定也如我一樣有了什麼煩惱,才來到這兒以求佛祖的加持。

信徒禮佛結束,站起身來剛要走,猛然斷喝聲傳來:「給你說過,別燒大把香,你就是不聽,再這樣燒只能是污染空氣,於功德無益!」

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披袈裟的法師,邊快步走來邊說這位信徒:「燒香要麼燒一炷香,代表著一心皈依佛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染污;要麼燒三炷香,代表著皈依佛、法、僧。你這樣一燒一大把,代表著你心思散亂,這樣子怎能改過?」

看著法師生氣的樣子,我十分不解,不是都說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這位法師怎麼還會像我這個凡夫一樣生氣呢?

信徒在法師的批評聲中唯唯而退。目送信徒走遠,回過頭來再看法師,只見他慈眉善目、滿臉喜色站在那兒,與剛才那凶神惡煞的樣子判若兩人。難道剛才法師只是逢場作戲,沒有真生氣嗎?不然他怎麼能這麼快就從生氣的氛圍中走出來呢?我決定探個究竟。

法師聽完我的問題,雙手合十笑著說道:「你說剛才呀!剛才我真的生氣了,我是他的皈依師,他不聽教誨,不知道佛就是覺悟,以為多燒香佛祖就會保佑他,我怎能不生氣,怎能不批評他?不過,發怒生氣是為他好,現在他走了,再生氣他也看不見了,那我也用不著再生氣了,就還高高興興的呀!」

聽法師講完,我不由佩服地說:「師父是真修行,我什麼時候才能像師父一樣不著於相,也能這麼快就從生氣中走出來呀!」

法師聽罷笑著說:「這其實很簡單,人不可能不生氣,生氣也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要時刻明白為什麼生氣,才能把生氣運用得恰到好處,生氣才能成為一種智慧。」

聽著法師如此深奧的言論,我一臉茫然。法師看看我說:「生氣的目的是什麼?無外乎別人有了過錯,通過猙獰的面容、嚴厲的語氣,讓別人停止犯錯,繼而改正錯誤。別人改不改錯,那是別人的事,我們左右不了。如果我們再時時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時時去生氣,那就真的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這種生氣的方法不是智慧,而是愚痴,這樣子生氣就成為一種自我傷害。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誰還會一直沉湎在生氣的氛圍中不主動走出來,去傷害自己呢?」

聽法師這麼一講,我終於明白了法師剛才表情的變化為何如此之快,也知道自己這兩天一直生氣真的是沒有必要。我不由躬身感謝法師。法師轉身離開,步履輕緩從容,給人一種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瀟洒,可他留下的「讓生氣成為一種智慧」的教誨,卻如同空中的梵音一樣深深地迴響在我的腦海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林寺禪露雜誌 的精彩文章:

德光法師:禪宗里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梨,香蕉不能用來供佛嗎?

TAG:少林寺禪露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