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心情:此生不必再尋求
我們從生下來開始,就不斷地在找好東西:好玩具、好吃的、好衣服;長大之後,好學校、好成績、好大學;後來又去找好工作、好事業、好伴侶;最後是找好醫院、好陵墓、好棺材……總之一直在找。我們一直在找好東西,一直往外去找,可是「好的」之外還有「更好的」,「更好的」之外還有「更更好的」。
當我們在娑婆世界,發現所有東西都不能讓我們的心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把眼光轉向了宗教;緣分比較好的,就找到了佛教;在佛教里,開始可能是在聖道門裡東撞西撞,「禪宗好!」過兩天「密宗更好!」再過兩天「修不來,還是凈土好!」但是努力了很多年,仍然達不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我們一直不能找到像摩尼寶珠一樣的東西,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讓我們所有的願立即滿足。直到遇到了善導大師開顯的真正的凈土宗,這才一下子讓我們安心,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因為極樂世界就是我的了。
有人說「我學凈土法門,也沒覺得快樂啊?」我就給他分析:其實念佛之後,天地都大翻轉了,完全是嶄新的生活、嶄新的心情、嶄新的狀態,從樂入樂,從明入明。但是他為什麼沒有感受呢?像我們這些老菩薩容易感到快樂,因為老菩薩年紀大了,該吃的苦都吃過了,對「娑婆世界是苦惱的世界」這句話理解非常深。不要說學佛的老菩薩們感觸很深,一些不學佛的人都經常說「活著真苦惱」,因為人生當中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告訴他:我們這個世界確實是苦惱的。最關鍵的是,生死這個大苦惱擺在我們面前,這是最讓我們不安、焦躁的,並且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痛苦。
而念佛往生這件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那怎麼會不快樂呢?就像一個人被關在牢房裡,他是被冤枉的,現在被判了死刑,他的心情能好嗎?但是突然有一天對他說:「你平反昭雪了,可以出去了。」就赦免了他的死罪。這跟沒有赦免他的死罪,心情能一樣嗎?如果心情是一樣的,就不合邏輯,只能說明他對死亡的意義,對輪迴意味著什麼,對極樂世界意味著什麼,對走上永恆意味著什麼,都認識不清晰,不痛切,不深入。所以,要多從生死、輪迴這方面去思維。
最後,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摩尼寶珠就是這句佛號,所謂「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雖然這兩句話是描述往生之後到了極樂世界的狀況的,但是在往生之前,我們也可以相似地感受到,因為我們對世間非分的想法自然會少很多。我們經常說「人到無求品自高」,人有求的時候,自然低人一等,最起碼你會朝你求的對象低頭。如果什麼都不求,這個人的品格、品位確實不一樣,就會有一種特別的氣質。如何才能做到不求呢?就是你最大的願求得到滿足了,你就不求小的了;當你有一天求到念佛往生的時候,就無處可求了。
但是,也不是說我們現在念佛了,就什麼都不能求了,而是說求的心情不一樣。以前求的心情是必須得到,不得到不行;現在是得到也行,得不到也行,「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之佛賜,不得佛命」,能這麼想,就會很自在。
我們的願望都是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都是很本分的想法,甚至是想要利益大眾的想法,想讓對方也念佛。這個願望是順法性的,是「得道」的,所謂「得道多助」,所以絕對有人幫助你,天地都會幫助你;如果沒有人幫你,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作者:宗道法師
錄讀:佛平居士
轉自:「i善導書屋」公眾號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