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豆瓣9.0!這群萌物曾經的悲情,你永遠都想不到

豆瓣9.0!這群萌物曾經的悲情,你永遠都想不到

胖達或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賣萌為生,並受到全人類瘋狂追捧的肉食動物。

前幾年,荷蘭為了迎接天朝出借的熊貓狠下血本,為其造了一座華麗麗的宮殿。

這讓人不禁懷疑——

咱們國寶這是要出國做皇帝嗎?

更別提霓虹人民對於熊貓的痴漢勁兒了。

日本上野動物園的熊貓寶寶「香香」,如今已然是名副其實的網紅了。

甚至有日本大爺興沖沖地表示,想要和香香結婚。

對此,我只想說:

大爺你清醒一點!

而且,要想一睹香香芳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要抽籤。抽中的比例據說在45.8 : 1左右,為此你或許得用光你苦苦攢了一年的人品。

更扎心的是,就算真的是抽中了,遊客能夠看到香香的時間,其實也就只有1-2分鐘……

而在美帝,每當有熊貓租借到期要歸還中國的時候,就有美國網友表示:

「要不我們把特朗普送給你們,換給我們一隻熊貓好嗎?」

然而,誰能想到,如今養尊處優的熊貓,曾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情歷史,而這場災難的始作俑者,也正是這些如今肯為熊貓向中國上交巨額租金的國家。

對於這段歷史,有一部動畫片很難被繞過去。

它就是於1981年首映的動畫電影——

《熊貓的故事》

而且,《熊貓的故事》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

它是第一部中日合拍的動畫片,由日本シュンマオ製作委員會(日本國熊貓動畫製作委員會)和天津工藝美術設計院合作拍攝,可以說是上世紀80年代中日蜜月期的產物。

動畫由山田洋次編劇,原名為《シュンマオ物語 タオタオ》(即《熊貓物語 淘淘》,或《熊貓物語 濤濤》)。

儘管片長只有短短的88分鐘,整部動畫從畫面到配音也都散發著濃濃的古舊的味道,但它在豆瓣上卻被打出了9.0的高分。

事實上,十幾二十年前,這部《熊貓的故事》曾一度在國內電視上播放過,雖然播放次數不多,卻成功地給一代人留下了「童年陰影」。

故事的緣起於上世紀30年代,四川北部的一片森林。

某一天,這片森林裡一隻熊貓寶寶——淘淘出生了。

沐浴著金燦燦的陽光,淘淘在熊貓媽媽毛絨絨的懷裡打著滾兒。

在森林裡,淘淘有很多動物小夥伴,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活。

然而,好景不長,一群外國偷獵者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他們的目標,就是森林裡的這些熊貓們,淘淘的媽媽成了第一個犧牲者。

回家後的淘淘,怎麼找都找不到媽媽。

面對周圍小動物們悲傷的神情,淘淘逐漸意識到了一個殘忍的事實:

「媽媽再也回不來了。」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淘淘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小夥子,並和另外一隻可愛的熊貓墜入了愛河。

這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外國來的偷獵者死死地盯著。

偷獵者們終於出手,放狗包圍了淘淘。

為了保護心愛的小女友,淘淘勇敢地和偷獵者搏鬥,最後卻還是被抓住了。

落入網中的淘淘不禁發出了悲憫:

「繩子勒在身上,我一點也不感到痛。

我只覺得懊喪,覺得悲傷。」

之後,迎接它的是漫長的漂洋過海的旅行,和終身被囚禁於動物園的命運。

淘淘被運到歐洲後,引起了一陣轟動。

媒體對其大肆渲染報道,人們都紛紛前來圍觀。

遊客們在看淘淘的同時,淘淘也在看這些遊客們。

面對眾人交織的目光,淘淘有著發自靈魂的困惑:

「他們為什麼要那樣看著我呢?」

實際上,人類所做出的令淘淘不解的事情一抓一大把,有的簡直讓他啼笑皆非。

有一回,動物園為淘淘安排了一次隆重的相親,並聲稱要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進行的熊貓婚禮」。

懷著忐忑的心情,淘淘見到了新來的熊貓「妹子」林林。

接下來,他們確認過眼神,卻發現……這根本不是對的熊啊,因為,

新來的熊貓林林和淘淘一樣,也是公的。(捂臉)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淘淘像被戳中了笑點,一下子變得樂不可支。

對方卻一本正經地補道:

「別取笑了,他們給我起了個女的名字。

我說過幾次,不對,不對。

可是語言不通,後來我也認命了。」

如果以最大的善意解釋這場烏龍的發生,我們可以說是因為在歐洲人那裡,對於熊貓這種新奇動物性別的鑒定,或許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即便如此,人類道貌岸然、自以為是的種種醜態,也在這次烏龍事件中,得到了最大化的揭露。

而官方爸爸對兩隻公熊貓親密互動的各種報道,如今看來簡直就是「官逼民腐」的典範。

林林的到來是淘淘動物園生涯為數不多的一抹亮色,這也讓他們的分別變得異常催淚。

動畫中令人最為印象深刻的人類角色,或許要數淘淘的飼養員——瑪麗小姐姐了。

一直以來,瑪麗都給予淘淘無微不至的照顧。

在對淘淘的養育過程中,她和動物園長據理力爭,甚至為了陪伴淘淘,將自己的青春都搭了進去。

對於淘淘來說,她就像是母親般的存在,和其他人類都不一樣。

可惜的是,人類為動物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永遠無法取代大自然。

聖誕節的時候,瑪麗問淘淘要什麼禮物,淘淘望著她說自己什麼也不要,只想要回去,回到四川的家鄉。

瑪麗卻黯然說道:

「真對不起,跟你一起生活了這麼久,連你說的話我都聽不懂。」

本片最大的諷刺正在於此。

因為即使人性的弧光再閃耀,依然有它無法照到的地方;即使人類發自真心地愛著動物,那也只能是立足於自身視角的愛。

人與其他動物共同生活在這個世上,卻難以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可悲又可嘆。

事實上,身為一隻熊貓,淘淘比很多的人類都要堅強。

動物園裡的日子非常難熬,他硬是撐下來了。

初到異國他鄉的時候,淘淘的身體很是虛弱,連吃東西都很困難,但他還是勉強自己去吃。

因為他知道,要回到故鄉太難了,死是最沒有用的,並下定決心,一定要活下去,直到回到故鄉。

回到故鄉,這個信念一直以來都是淘淘的精神支柱。

直到有一天,他趁管理員不備,真的逃出了動物園。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迎接他的竟是更深的絕望和悲傷。

遭到通緝的淘淘已經忘記了回家的路。

他歇斯底里般地狂奔於大街小巷,最終在大海邊停下了腳步。

他一下子癱軟了下來,喃喃說道:

「我忘了這裡有海,有非常非常遼闊的大海。

我的故鄉是在海的那邊呀!」

人類有「一夜白頭」之說,熊貓又何嘗不會如此?

淘淘被帶回了動物園。因為失去了回故鄉的希望,他彷彿一下子就變老了。

每一天,他麻木地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已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或許,對於華夏兒女來說,故鄉素來都代表著他們內心深處割捨不斷的情結。

今年年初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雖然腦洞開得夠大,大家卻表示喜聞樂見,究其原因,我們民族安土重遷的傳統思想,佔據了其中很大的比重。

因此有了電影中,一切的歷史、過往、祖宗、故土,我們都要扛著走,絕不捨棄。

而在這裡,這種鄉愁則藉助了一隻被擄去海外的熊貓的故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再來說說這部動畫的製作。

儘管《熊貓的故事》在畫面上給我們的感覺很「中國」,但是實際上以當年國產動畫的製作水平,離單獨製作該片還有不小的距離,其中很多新奇的表現手法也都是由日本動畫公司操刀。

然而,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在動畫中看出很多如果不是有中國人的加入,很難想像由他國完成的畫面和內容。

特別是淘淘在被運往歐洲的海上,透過籠子看到家鄉的景物和自己漸行漸遠,終於變得遙不可及的畫面,浸透了中國傳統的美學,且顯得悲情十足。

此外,《熊貓的故事》最後還有一個足以封神的結尾,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完整地看一下,這裡就不多劇透了。

友情提示:

小心臟傷不起的童鞋在看完本片後,請務必再去瞅兩眼如今熊貓小祖宗們的賣萌show,因為動畫它可是治(致)愈(郁)向的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說動漫 的精彩文章:

人類歷史上首次發現「黑洞」居然是奧特曼老家?

TAG:正說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