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蔣大陸戰敗思考退路,為何說黃金古董皆可拋,唯獨此三人不能留

老蔣大陸戰敗思考退路,為何說黃金古董皆可拋,唯獨此三人不能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以後,中華大地之上迎來短暫的「和平期」。但蔣介石此人似乎有點見不得和平的存在,隨後不久單方面撕毀國共協定,開始派大軍挺進中原腹地。但蔣介石此舉畢竟是違背民意,故而隨著戰事的推移,蔣介石的敗局之勢逐漸顯現。尤其是在淮海戰役以後,蔣介石在大陸上的敗局已經是無法挽回。

基於此,蔣介石開始琢磨自己的未來,思考國民黨的退路。在眾多智囊團的獻策之下,蔣介石毅然決定將寶島台灣視為最後的歸宿。隨後不久,蔣介石將陳誠派往台灣發展,旨在將台灣打造成一座堅不可攻的壁壘。在促成站穩腳跟以後,蔣介石開始將大路上大量的古玩字畫等物件,秘密運往台灣。但由於蔣介石所要運往台灣的物件實在過於龐大,故而在解放軍渡江戰役打響以後,蔣介石的黃金依舊沒有運完。

在如此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蔣介石竟然對毛人鳳說到:「黃金古董皆可拋,但此三人不能留在大陸,必須帶走!」那麼,在蔣介石眼中比古董黃金,還有重要的三位人物,又是何方神聖呢?為何會值得蔣介石如此器重呢?其一,孔德成。孔德成之所以被蔣介石所器重,更多地是因為孔德成的身份,畢竟孔德成是中國儒家思想創造者孔子的嫡系後代。孔家祖祖輩輩深受帝王將相的重視。此時的孔德成,便順勢進入蔣介石的法眼。孔德成被蔣介石擄去台灣以後,在台灣中文大學任職,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己任。

其二,天師張恩溥。天師道第六十三代天師,生於1904年。自幼熟讀四書五經,道教經典。1924年,執掌天師法印。隨後在上海、蘇州等地從事道教文化傳播活動。抗戰期間,張恩溥隱居龍虎山。蔣介石曾為了拉攏張天師,曾授予中將軍銜。後在愛敗退台灣之際,蔣介石命毛人鳳將張恩溥擄去台灣,美其名曰傳播道義,但事實上,究竟是為了什麼,只有蔣介石清楚。

其三,便是章嘉呼圖克圖。他是當時藏傳佛教中最高活佛,一直享有很高的聲望。章嘉活佛,曾在康乾時期,擔任護國法師。章嘉呼圖克圖是章嘉七世活佛,曾在辛亥革命以及民國時期,被袁世凱加封為「大國師」。當然蔣介石對章嘉呼圖克圖也是尊敬有加,在敗退台灣之際也曾將其弄往太旺。其實說到,蔣介石不拋棄這「神聖佛」仨人的最主要原因,是想拉攏民心東山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古代史也是現代史,凡歷史上戲子當道,亡國、動亂、墮落接踵而來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