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枹樹」,講的是什麼道理?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枹樹」,講的是什麼道理?

在我國,有著一種獨特的文化,那就是俗語,或者說老話。可以說這些俗語都是充滿著百姓的智慧在裡面,有著他們通過實踐得來的真理。其中,有一句俗語比較有意思,叫「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枹樹」。這一看這句話,讓人感覺很費解,這句話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為何就不能做這些事呢?這裡面又有著哪些道理在裡面?

首先說一下「一人不進廟」。在我們的文化里,廟一般都是屬於一種宗教有關的,是佛家的清修參禪之地,而且所處的位置也都是深山之中,遠離世俗的所在。所以很多時候,一些信徒活著路人進大山裡面會迷路,這樣的話是很危險的。而且對於一些處於深山的荒涼的廟宇來說,早已經沒有人住了,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得一些野生動物進去藏身,或者是當做棲息地,這樣的話,如果一個人擅自的闖進去,會驚動那些動物,一旦是比較兇狠的動物,那一個人是很危險的。

另外,在荒廟野寺的區域,時常是一些墳地,這就為其氛圍增添了一種恐懼感。另外在廟裡,那些荒廢多年的佛像在長時間無人打理下,看上去會顯得異常的猙獰,比較嚇人。在加深由於一些《聊齋》之類的故事的影響,會加劇一個人的恐慌,甚至一次出現錯覺、昏厥、幻想的狀況。所以一個人去廟裡是最不明智的,盡量不要一個人去。

接著是「二人不看井」。對於井來說,可以說是我們生活里最常見的一個存在,無論是我們的飲用水,還是生活里的洗衣服、灌溉莊稼,還有牲畜的飲用等等,都需要水井,它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之所以有這就話的存在,就是體現了一種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狀態,要知道兩個人站在水井邊,一旦其中一個人心生歹意,趁另一個人不注意將其推到水裡,然後直接走開,這件事可以說死無對證,幾乎很難被發現。而且即便是被發現,可能已經過去幾十年,那時候不要說證據,即便是是誰都分不清了。

最後說說「三人不枹樹」。其實這裡面的「抱」並不是擁抱的意思,而是抬的意思。這句話體現的是一種狀況,那就是如果三個人一起抬樹,如果中間的人趁機偷懶,不使力的話,兩邊的人是很難發現的,所以這種情況下只能是兩邊的人出力,結果到時候三個人掙到的錢是一樣的,這對於兩邊的人來說就是不公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當年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為何用五支筆簽字?
在對戰匈奴的戰役上,衛青能夠做到七次全部勝利,憑的是什麼?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