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老師是孩子的引路人?錯,這個人才是寶寶教育的先行者

老師是孩子的引路人?錯,這個人才是寶寶教育的先行者

常常聽到很多寶媽抱怨到說每當孩子犯錯,自己想懲罰一下時,婆婆總會站出來維護,這讓自己很尷尬,也容易讓孩子鑽空子,結果他下次就愈加肆無忌憚了!這到底該怎麼辦呀?

當然是堅持自己的教育態度呀!毋庸置疑,母親才最應該是孩子教育先行者,其次才是父親,而爺爺奶奶只能是輔助,切記不能取而代之!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當我們品嘗到一道美味之後往往會稱讚廚師的技藝高超,相反,我們則會批評廚師技藝不佳

然而這裡的"廚師"就是母親,"菜品"則是孩子。孩子優秀,周圍人都會來誇讚是母親教育有方,孩子壞習慣很多,則會來指責是母親教育無方。從來都沒有人去指責那些在你教育之路的"攔路虎",就像也許做壞的那道菜是哪個學徒無意多加一味導致的,但反映出來的卻是廚師水平不高一樣。所以,作為"廚師"的我們有著絕對的權利來抉擇"菜品"的口感。因此,媽媽們,我們才是那個決策者,即使因為這一點成了這個家庭的"公敵"我們也要堅持,因為你的放棄就意味著放棄了你孩子的未來!

那麼,到底為什麼母親必須是孩子教育的先行者呢?原因有三:

1、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一生的 之所以這樣講只因為媽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遠勝於爸爸。無數個日日夜夜,是媽媽起來喂的奶,是媽媽換的尿布,是媽媽喂的第一口飯,是媽媽教的第一句話,等等所有寶寶的第一次媽媽都參與過。那麼,同樣的道理,在教育上媽媽也應該是第一個,先入為主這個道理寶媽們都要懂得。因為你一句對他說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假如媽媽第一次對孩子說了"謝謝",那麼他回應你的也會是"謝謝",倘若媽媽第一句說的是"你好煩呀",那麼他回應你的也將是這句。所以,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小孩懂事,抱怨自己家的難管,這一切還不都是源於你的"第一句"。

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處於"語言力量"時期,在這個時期,尤其是和他最為親近的人在言行上一定要多加註意。但我們千萬不能因為我們的孩子爆粗口而去責備,那麼以後他可能還會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這句話可以點燃你,這就是他們所想體驗的"語言力量"。所以,我們只要做到漠視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忘記了。

2、 缺少母愛的童年是不幸運的 之所以會這樣講是因為現在留守兒童的問題任然存在。我深刻理解那些父母沒能陪在孩子身邊的原因,但我們的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特別是母愛。也許有的父母覺得沒什麼,孩子就可以給爺爺奶奶帶,有人幫你看孩子還不好呀。可這樣做真的就好了嗎?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說過:"0-3歲是情感撫養,3-6歲是性格撫養"這是孩子一生來說最重要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我們的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那麼他往後的生活一定是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的,那麼他的人生一定不是順利的。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再苦再累我們都要自己撫養,如果你為了忙於工作而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養的話,那註定他是和你不親的,久而久之你也就喪失對他心理上的控制力,那麼你以後對他講的話,他可能也不會去聽了,這樣的孩子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一個良好的行為規範。

所以,一旦我們在孩子6歲以前對他是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的話,那麼他從心底里缺失的這份情感是怎樣也彌補不過來的!

3、 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孩子就像是璞玉,而媽媽則是雕刻匠。然而雕刻璞玉的過程是漫長而又複雜的,因為它要經過反覆磨合,再構圖,再打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想省去那個步驟,或者交由他人去完成的話,那麼最後的作品一定是有瑕疵的,甚至是半成品,孩子亦是如此。

作為他們的母親,我們無不想"盼子成龍,望女成鳳"。既然如此,就不要因為帶孩子的繁瑣和枯燥而去放棄,要知道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

何況那是我們的孩子,是我們必須要去認真對待的一個鮮活的生命。我們不能為了完美自己的人生而去犧牲另一個人生,那樣是自私的。所以,請認真對待你的孩子,認真對待一個還沒開始的人生!

講了這麼多,不免會有媽媽問道那到底怎樣做才能教好孩子?總的來說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 身體力行,言傳身教.這個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一件事情,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沒有必要的一件事情。但家長們知不知道小孩子也是很聰明的,因為他們從一出生就具備"延時模仿"這個能力,這就是很多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會學你說話的一個原因。

也許你經常性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他不可能立馬模仿出來,但或許過上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在某一天,他就會學著你的動作、語氣說出來。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子"是很寫實的一句話。

因此,想要你的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家教,言傳身教一定是不可少的!

· 言出必行,承諾很重要。這也是很多家長都無法做到的一點,我能體會到父母在面對孩子做出的承諾,而無法實現時的無力感,並不是父母不守信用,可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到。

但既然我們答應了孩子那就要儘力去辦到,即使最後沒有兌現承諾,起碼也要向孩子證明我們行動過了,而不是一味地嘴上功夫,那我想孩子是會理解的。倘若我們承諾了卻沒有行動,那無異於給他也灌輸了這種思想,那麼孩子以後也是會這樣。

所以,在我們責怪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時,也請多反省反省自己,看看我們身上有沒有那些壞習慣。

各位媽媽們,教育孩子是一件不易的事,我們除了要有耐心之外,還應該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同時也希望家人能夠少些質疑,多謝理解,因為我們都有同一個出發點,那就是為孩子好。所以,好好珍惜這段屬於你們的親密時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說事 的精彩文章:

寶寶兩歲還不會自己上廁所?爸媽你別急,輕鬆兩步讓娃擺脫紙尿褲
生女兒和生兒子的家庭,多年後這些差距,誰也逃不脫

TAG:母嬰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