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怎麼分清楚姥姥和奶奶?寶媽:我家娃就看誰給他買的玩零食多

孩子怎麼分清楚姥姥和奶奶?寶媽:我家娃就看誰給他買的玩零食多

文丨福林媽咪

要說世界上什麼最神奇?血緣關係,一定會位列其中。

朋友雅雅的兒子,在兩歲之前,一直都是由姥姥帶著,可自從小傢伙上了幼兒園,不經常見姥姥的面兒,小傢伙與姥姥的關係就變得生疏了,倒是偶爾回老家,見過幾次面的奶奶,一直讓孩子牽掛著。

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小傢伙也是先想著給奶奶帶點兒,直到雅雅提醒,他才知道也給姥姥留些。

套用雅雅調侃的話來說就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兒,帶孩子多長時間,也抵不過人家那個『奶奶』的稱呼,『血緣』就是如此的傷娘家人」。

還別說,這娘家媽媽和婆家媽媽,孩子媽媽自然是清楚的,可孩子又是怎麼分清楚姥姥和奶奶身份的不同呢?

姥姥嚴厲,奶奶寵溺

姥姥帶孩子的時候,會從雅雅的角度出發,對孩子的成長特別看重,基本上不會慣著孩子吃零食,總怕外孫吃多零食後不好好吃飯,身體長不高。

反觀孩子奶奶,覺得自己沒在孩子小的時候多關照,為了討孩子歡心,孩子的什麼要求都會答應,就差給孩子摘星星和月亮,雅雅雖知道奶奶這樣的做法不多,可因為是晚輩,不好直接反對,又想到奶奶也不經常見孩子,自然也就隨奶奶自己的意願了。

也就是因為這樣,小傢伙就因為零食才對奶奶印象深刻,什麼都想著奶奶。

媽媽與奶奶的相處模式,大概都處於「政見不合」的狀態,往往媽媽態度嚴苛,而奶奶並不了解媽媽的態度,就會以自己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隔輩兒親地寵溺著孩子,而姥姥卻非常了解媽媽的脾氣,自然會用和媽媽一樣的態度來要求孩子,這就形成姥姥嚴厲,奶奶寵溺的關愛方式。

在是非觀還不是很清晰的孩子看來,那就是誰對他好,他記得誰。

姥姥和媽媽親,奶奶和爸爸親

沒有不關心自己孩子的媽媽,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已經為人父母,作為媽媽,也會時常操心他們的生活。

姥姥擔心寶媽辛勞受苦,與孩子交談的內容,自然就會圍繞寶媽多些。而且,生活中有什麼問題,姥姥也是直接與媽媽溝通。

而寶爸是奶奶的兒子,出於對兒子的關心,所以奶奶在孩子面前就會聊寶爸的事情。如果奶奶有什麼需要,全都是找爸爸幫忙。

通過這麼直接的交流方式,孩子就能辨清楚姥姥和奶奶的身份,知道姥姥奶奶與爸爸媽媽的關係。

姥姥不常見面,奶奶時常見面

那些在外工作安家的爸爸媽媽,拋開老人帶孩子的那些年,在孩子真正「回歸」到自己的懷抱後,爸爸媽媽其實與老人的聯繫也就變得不那麼頻繁,甚至幾個月不見一次面的事情也是常有的,所以時常回家看望老人就是很有必要的。

可是,對於寶媽來說,尤其是遠嫁的寶媽,因為娘家遠,自然回去的次數就很少,孩子見姥姥的面兒就會很少。

而孩子與奶奶見面的次數卻是很多的,畢竟寶爸作為作為家裡的兒子,家裡親朋有什麼事情都是需要寶爸幫忙的,所以,一家人回家的次數也會多,見奶奶的機會就會多,這樣經常性的接觸,孩子當然也會變得和奶奶很親。

老人們其實並不介意孫輩們對自己的看法,他們更在意的,就是孫輩們能健健康康的成長,寶爸寶媽和孩子們能幸福的生活,將那份親情繼續傳遞給下一代。

當然,不管孩子們對老人有怎樣的認識,寶爸寶媽可一定要認識到那份親情的價值,不管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帶著孩子,讓孩子能與老人多親近親近,讓老人也能感受到孫輩的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三歲前誰帶寶寶多,寶寶性格就像誰!別不信,事實就擺在這
精緻的媽媽,才能教出更有氣質的孩子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