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哈啰致滴滴公開信:你能做的我都能做,你不能做的我能做更好

哈啰致滴滴公開信:你能做的我都能做,你不能做的我能做更好

沉寂接近8個月後,「滴滴順風車」微博首次開腔,帶來一封署名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經理張瑞的公開信。

這封公開信發於4月15日下午6時許,包括署名、日期在內全文共計1641個字。全文用了80%篇幅列出了對順風車業務的五大整改,並以張瑞個人角度,嘗試以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向外界傳遞出感同身受的責任感與愧疚感。

公開信發出後,媒體們將滴滴的潛台詞一股腦的寫在了標題上:滴滴將重啟順風車。

趕走優步之後,滴滴大概過了兩年沒有對手的幸福生活,隨後共享單車就殘忍的剝奪了這一幸福。共享單車雖然一地雞毛,ofo敗走、摩拜被賣,但有背景的哈啰單車活了下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一路高歌,如今在北京街頭已改名哈啰出行的藍白單車已經陸續取代小黃車,成為市民出行的又一選擇。

滴滴可能沒想到,集齊BAT底牌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

4月17日下午5時許,哈啰出行順風車事業部負責人江濤也發出了一封公開信。這封只有859個字的公開信是寫給張瑞的,核心是傳遞一個信息:你能做的我都能做,你不能做的我能做更好。

今年2月22日,哈啰出行宣布在全國上線順風車業務。這是滴滴下線順風車之後,唯一一家衝進來的創業公司,有了滴滴陰影在前,那一時間媒體們關於哈啰順風車的文章標題都是這樣的:滴滴做不了的順風車生意,哈啰出行能做成嗎?

對於這個疑問,江濤在公開信里是這樣回答的:

一、限制車主的接單次數是讓順風車回歸本質的有效做法

哈啰堅持順風車要回歸合乘出行的本質,車主分享空座,與合乘人分攤合理的出行成本。堅決抵制利用平台變相從事非法營運的行為,所以哈啰順風車自上線以來嚴格遵守各地關於順風車接單次數的相關規定,未明確規定的城市,哈啰堅持接單次數不高於4次的原則。

二、從源頭上切除順風車的社交屬性

哈啰順風車自立項的第一天,我們就定下了堅決不做社交功能的原則,打造一個純粹的合乘出行平台。我們堅持不做自定義頭像功能,禁止司乘雙方社交評價,用虛擬號保護個人隱私等。

三、用嚴苛的車主准入門檻為安全設下防火牆

我一直相信嚴苛的准入門檻是防範風險的關鍵,哈啰一直在盡全力把可能帶來安全問題的人擋在門外。車主要經過實名認證、駕駛證和行駛證驗真、公安背景動態篩查、人臉識別等環節才能在哈啰順風車接單。

四、7*24小時客服服務,警企聯動快速響應

為用戶設置7*24小時的安全專線,並與多地警方建立了綠色通道,對安全相關的數據進行實時對接,保障遇到緊急問題時的響應速度。

這四項措施同時也對應了滴滴的五大整改,100%表達了哈啰的意圖:你能做的我都能做,你不能做的我能做更好。

滴滴投石

滴滴非常想重啟順風車業務,這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AI財經社曾在一篇文章里披露,順風車業務在2017年為滴滴帶去8億利潤。要知道,這8億利潤是純粹的easy money。帶有半公益性質的順風車,准入門檻、運營資質這些網約車的「緊箍咒」不會套在它頭上,所以對滴滴來說,撮合車主和乘客選擇順風車,平台從中輕鬆抽成20%-30%,而且不受監管限制進行快速擴張,這太重要了。

哈啰出行選擇在滴滴順風車「啞火」之時彎道超車,也是同樣的道理。

順風車之於滴滴,重要性不亞於共享單車。順風車這種典型的平台型生意,符合滴滴的核心運營邏輯,自營的共享單車才是苦生意。平台和自營似乎已站在天然的對立面,看看阿里和京東的不同境遇,多麼明顯。

但正如張瑞在公開信中所言,滴滴在追求規模增長的過程中丟掉了敬畏之心。如今提出的五大整改,無一不是針對去年兩起事故中滴滴在運營中產生的致命疏漏。

非法營運、社交隱私信息暴露、人車不符、客服機制不健全,可以說,這些疏漏是導致滴滴出現危機的始作俑者。

程維曾在公開信中進行反思,稱「好勝心蓋過了初心,狂奔的發展模式早已種下隱患。內部體系提升跟不上規模擴張,就像靈魂跟不上腳步」。

但是,從商業化的角度來說,順風車又是滴滴不能放棄的一塊業務。

所以,張瑞的這一封公開信,就是滴滴投石問路的第一子。但對於是否上線,滴滴官方還在謹慎的試探:目前順風車仍然在全力投入安全整改中,暫無具體上線時間表,「後續我們會逐步公布更多產品改進方案和安全策略,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坦白說,這封公開信帶來了滴滴想要的積極信號。在滴滴順風車的微博下面,獲得高贊的評論大多都是希望順風車回歸的正面聲音,同樣在微信平台的留言也是如此。但是,這屆網友顯然不是鍵盤俠,回歸可以,請正視安全問題。

對於滴滴順風車,已經很難用對或者錯去判定。習慣順風車出行的用戶迫切希望回歸,對安全問題、司機素質擔憂的乘客建議繼續整改,所有聲音疊加到一起組成了一個難解之局:滴滴到底該不該上線順風車?

民眾對於順風車這一剛需產品的迫切心理在升溫,行業對滴滴的態度也由聲討轉為曖昧的質疑。滴滴則彷彿是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在接受家長嚴苛的教育之後希望重返校園,而這封公開信就是寫給老師的又一篇悔過書。

但沒有人知道滴滴順風車能否順利回歸,何況八個月後順風車市場早已不是滴滴離開時的景象。

哈啰攔路

哈啰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

從安全層面出發,滴滴危機給哈啰敲響了警鐘,讓它具有提前預判危機的警戒心,避免了在追求規模化的進程中丟掉敬畏之心。

從業務層面出發,儘管滴滴仍在進行安全整改,但順風車業務必有上線之期,哈啰能否在這之前完成彎道超車,目前還不能下定論。

尤其是第二點,哈啰的體量與滴滴還有差距。在滴滴徹底恢復順風車之前,哈啰能建立多高的壁壘優勢,這對哈啰來說至關重要。

從哈啰發出的公開信來看,做順風車的初心源自車主分享空座的共享模式,當然也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順風車優勢。這封公開信的核心是展示哈啰在防止出現滴滴式錯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舉措。

但是,和顏悅色的措辭之間難免隱藏一些商業競爭本質。

例如限制車主的接單次數,無疑對滴滴順風車是一個沉重打擊。而對哈啰而言,剛起步的新業務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穩定運行,即便是嚴格限制接單次數,也算是增值業務。

再比如,對於用戶准入信息篩查,哈啰剛剛與遼寧省公安廳刑偵局、深圳市公安局、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長沙市公安局、合肥市公安局、唐山市公安局、無錫市公安局和台州市公安局等八省市公安部門簽署警企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實現戰略合作後,哈啰順風車會與各地公安系統對接,對司機背景進行動態篩查,不合規的司機將被禁止進入平台,進入平台後出現違規、違法、犯罪行為,也會被篩查出來,並從平台剔除,信息同步公安部門。

可以說哈啰吸取了滴滴的經驗教訓,也可以說這是哈啰在順風車業務上為後來者做了一個樣板。

哈啰輕滴滴重

哈啰與滴滴並不是在同一層面的公司,換句話說它們的定位不同。

哈啰雖然是一家創業公司,但它並沒有展示出如同其他創業公司的快節奏,這得益於它擁有穩定的推進戰略和良性的運營模式。

業務層面的橫向擴張屬於自然延展,畢竟哈啰已經為2億用戶提供覆蓋3公里出行半徑的共享單車服務,進入中長途出行服務可以理解。

這也就造成哈啰與滴滴之間出現了本質不同。哈啰的順風車業務是新市場,背後沒有太多營收上的壓力,所以在市場拓展上哈啰能夠有膽氣進行補貼。春節前夕哈啰開通了16個城市,還拿出3000萬補貼司機和乘客。

滴滴則不同。雖然滴滴也有補貼,並且數額巨大。數據顯示,滴滴2018全年虧損109億元,卻在司機補貼方面投入了113億元。

但是,巨額補貼背後滴滴期望的是近乎壟斷性的市場份額,以及未來能夠創造收入的巨大可能性。

不過,美團打車和種種限制的出現給滴滴放了一塊絆腳石,順風車業務也出現了危機。這導致滴滴在保證規模化擴張的同時必須自我造血,每一分補貼都要花在刀刃上。

總體而言,哈啰所追求的是合理補貼範圍內的高速業績,這對創業公司來說至關重要,是其撐起估值以及繼續融資的最大優勢。而滴滴面臨的情況較為複雜,失去了高速增長的優勢後,它所要面臨的是確保市場份額以及可持續的貨幣化能力,這關係到滴滴衝擊IPO時給資本市場展示什麼數據,以獲得投資人認可。

但有關順風車,這一線下場景的安全性,無論是哈啰還是滴滴,都應該持有敬畏之心。關閉社交信息展示、建立嚴格准入機制以及快速相應規範之外,對於車輛的定位、車內錄音、以及一鍵報警等功能的優化,考驗的不僅是運營平台對產品的打磨,還有平台與社會各界的協同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華為發布2018終端雲服務白皮書,提出對美好數字生活的十大發現
為何說三星Galaxy S10系列又一次革新手機行業攝影?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