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趙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卒,趙孝成王立。這時,秦國採取應侯范雎「遠交近攻」的謀略,一邊跟齊國、楚國交好,一邊攻打臨近的諸侯國。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國。在此基礎上,韓國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便將上黨地區獻給了趙國。於是,秦趙之間圍繞著爭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爭。在長平之戰中,趙國一開始派遣的是名將廉頗。不過,等到後期,趙孝成王卻用趙括替換了廉頗。最終,在趙括的指揮下,45萬趙軍遭到了秦軍的圍困。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名將白起運用奇兵巧計,假裝戰敗退走,卻由背後偷襲趙軍的輜重及補給路線,把趙國的軍隊截斷為兩部分。在此基礎上,趙括率領的趙軍軍心浮動,在身陷重圍後,趙括就出動精兵親自突圍,四次突圍均告失敗,趙括在突圍中被射死。由此,趙國的45萬精銳士卒,基本上都在長平之戰中被秦軍坑殺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趙括和45萬趙軍被圍困的時候,廉頗理論上是有機會去帶兵救援的。那麼,問題來了,趙孝成王為什麼沒有讓廉頗率軍去救援趙括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一方面,在長平之戰中,廉頗已經失去了趙孝成王的信任了。《史記》記載:「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對於和白起、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在被趙括取代後,其在趙國已經失勢了,這體現在廉頗的門客都基本上散去了。而這,無疑是趙孝成王不信任廉頗的間接體現了。那麼,問題來了,趙孝成王為何不信任廉頗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屢敗於秦軍,這讓趙孝成王非常失望。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六月,趙將廉頗兵敗,被秦軍攻破趙軍陣地,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秦軍還俘虜了四名趙國的尉官。也即在長平之戰中,廉頗一開始的戰績是比較差的,只能選擇堅守。但是,眾所周知,趙國的45萬大軍每在戰場上多待一天,趙國的糧食供給壓力就增加一點。因此,廉頗的多次戰敗,導致趙孝成王對他失去了信任,自然也不願意派遣廉頗去支援趙括了。另一方面,當時的趙國,也沒有多少兵力可以支援被圍困的趙軍了。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趙國名將廉頗為何不去救援呢?

最後,在長平之戰之後的邯鄲之戰,趙相平原君趙勝亦散家財於士卒,編妻妾入行伍,也即在45趙軍被坑殺後,趙國實在沒有多少兵力了。在長平之戰中,這些兵力還需要鎮守趙國都城邯鄲等重鎮,從而很難去支援趙括。因此,對於廉頗來說,即便想要去救援趙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從而只能看著這45萬趙軍被秦軍圍困下去。此外,對於趙孝成王來說,既然已經選擇了趙括,並且來和秦軍決戰,就已經沒有什麼後路了。在此基礎上,即便廉頗前去戰場,也無法改變長平之戰的歷史走向。換而言之,如果廉頗一開始可以戰勝秦軍,趙孝成王也不會選擇趙括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四個原因導致了關羽的敗亡,只要少一個,關羽都不會死!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