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台 灣 全 島 均 有 原 生 樟樹林,以台灣中部濁水溪上游的阿里山北段、中央山脈中段、雪山南麓一帶最多。1921 年在台中州新高郡和庄的阿里山北側發現一棵巨大的古樟樹,直徑 18 尺(約 6米),樹高 168 尺(50 多米),測 算 樹 齡 1400 年, 是 台 灣發現的最大的古樟樹,被命名為「樟樹神木」。圖為日警與這株「樟樹神木」合影。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殖民當局在砍伐大樟樹後,也種植樟樹幼苗,以便長期保持樟腦的專賣收入。早在 1900 年就開始官辦造林;1907 年 2 月又公布了《樟樹造林獎勵規則》,鼓勵民間造林。圖為 1930 年左右人造樟樹林的景觀。中間的路是防火隔離道。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腦丁從伐倒的大樟樹上鑿切樟木片,以便加工樟腦。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腦丁在樟樹林附近搭蓋的草房,被稱作「腦寮」,它不僅是腦丁的居所,也是就地初步加工樟腦的簡易工棚。圖為台南廳甲仙埔支廳蕃薯寮(今高雄縣旗山鎮)的 腦 寮 和 腦 丁 們。 該 地 有1200 個腦灶、2730 名腦丁,年產樟腦油 100 萬斤以上,由總督府專賣局支持的日本三井商會組建的「台灣采腦拓殖株式會社」管轄。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總督府樟腦局設在山區的山地試驗所,使用帶動力的木片削取機,提高了鑿切樟木片的工效,加快了在腦寮生產樟腦初級產品的速度。圖為山地試驗所的腦灶青煙繚繞,一派興旺景象。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圖為樟腦冷卻器。樟腦蒸汽由連接左側腦寮內蒸餾樟木片的蒸籠上方的兩根鐵管導出,再經過下方的冷卻水槽,結晶形成樟腦膏落下。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裝入袋中的樟腦膏擱到刳板的橫樑上,靠自重使油水分離,樟腦油溢出,經刳板收集流入鐵桶,袋內剩的是析出樟腦油之後的粗製樟腦。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圖為離台北總督府專賣局不遠的樟腦工廠遠景。樟腦工廠以制粗樟腦和樟腦油為原料,加工成精製樟腦油、樟腦丸,以及白油、赤油、藍油等副產品。

樟腦油、樟腦丸等是怎樣加工的?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3卷《侵佔台灣五十年》, 洪小夏、殷占堂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日據時期台灣食鹽專賣
在積雪中緩緩進軍的日本侵略兵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