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南互保之後,慈禧太后是如何處理抗命督撫的?

東南互保之後,慈禧太后是如何處理抗命督撫的?

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掀起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愈發嚴重。此時的清廷,在鎮壓百日維新之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在清廷中央佔據了絕對優勢。與此同時,由於清朝對外戰爭的不斷慘敗,列強對於清廷的也愈發輕視。

慈禧太后

列強在不斷攫取在華特權的同時,也加大了對於清廷內政的干涉。尤其是諸國列強不斷的對被囚禁的光緒皇帝報以同情,並多次對慈禧太后立大阿哥為儲的計划進行反對和干涉。這讓對於自己手中權力極為重視的慈禧太后,十分反感。

最終,當全國義和團運動爆發,尤其當端王偽造列強要求慈禧太后下台的照會之後,將權力視為命根子的慈禧太后終於「炸毛」,慈禧太后一連召開了4次御前會議,並最終決定向十一國宣戰。

八國聯軍

隨即,慈禧太后的宣戰詔書發往了各省,要求各省督撫將義民「招集成團,借御外辱」,並明令要求各省督撫出兵。然而,兩廣總督李鴻章率先對於慈禧的詔書置之不理,聲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最後,在盛懷宣的牽針引線之下,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湖廣總督張之洞、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等多位清朝封疆大吏,私自與各參戰列強達成協議,避免了中國最精華的東南數省遭遇兵災,這就是著名的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

雖然東南互保避免了東南數省遭受八國聯軍侵華戰亂的波及,為中國保留了一分元氣。但是,無論如何,各地方督撫違背朝廷命令,私自與列強達成協議,都直接威脅到了清廷中央的權威和慈禧太后的權力。

這自然讓嗜權如命的慈禧太后勃然大怒,並深切感到了東南地區掌握大權的各省督撫的尾大不掉。手腕高超的慈禧太后自然不可能坐視這種情況出現。

1901年1月29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尚未結束,還在西安「西狩」的慈禧太后,就以光緒帝的名義頒布了預約變法的上諭,開始了自上而下的變法。不過,這個所謂的變法的核心目的,其實是為了加強以慈禧太后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削弱各地方督撫的權力。

光緒皇帝

這次變法,最核心的舉措,是為了解除地方督撫賴以自重的勇營制度,從清廷中央開始統一全國軍隊的編製、番號、指揮和裝備。也就是說,清廷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練兵,收取各地方督撫的兵權,同時也通過練兵,將地方督撫的財政大權收歸中央。

這些改革自然從根本上觸及了各地方督撫的利益,雙方的鬥爭也變得極為激烈,這其中尤其以兩江總督魏光燾和湖廣總督張之洞抵抗最力。然而,這場鬥爭依然以慈禧太后的勝利而告:

張之洞

1904年,清廷以江南製造總局遷移為契機,派遣八旗子弟鐵良南下,同時,又突然將魏光燾調任閩浙總督,而原閩浙總督李興銳澤調署兩江總督,從而徹底打破了地方督撫的抵抗。最終,鐵良南下圓滿的完成了清廷中央收繳地方督撫軍權和財權的目的。

不過,令清廷萬萬沒想到的是,鐵良南下的最大受益者卻不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中央,而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因為鐵良南下搜刮的大筆練兵經費,多數都歸了袁世凱,從而使袁世凱極大的擴充了北洋的實力和勢力範圍,並最終為清廷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知州、知府、知縣有什麼區別?能管多大地盤?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有多少個派系?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