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愛因斯坦預言的黑洞已發現,他預言的蟲洞呢?若被發現意義更重大

愛因斯坦預言的黑洞已發現,他預言的蟲洞呢?若被發現意義更重大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黑洞已經被證實確實存在了,首張黑洞照片也已經被公示於眾。而蟲洞也是他預言的一種天文現象,不過蟲洞至今還未被發現。

蟲洞又常被叫做時空洞,實際上時空洞是更恰當的名字,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於1916年首次提出蟲洞的概念,到了1930年的時候,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於是愛因斯坦在引力場方程中系統的完善了該理論,天文學上又因此將蟲洞稱之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雖然蟲洞還沒有被科學家們發現,但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它早就出現了,比如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庫伯和其他幾位宇航員就是發現了存在於土星附近的一個蟲洞,並進入裡面才實現了時空穿越的。

那麼蟲洞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一般的理解就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或者說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它是由黑洞等星體引力場對時空的扭曲作用達到了極點產生的,就好像將一張紙紮個窟窿,那麼這個窟窿就可以連接紙的兩面。

蟲洞被認為是有時空的扭曲作用形成的,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不斷攪動水缸里的水,就會在水面中間產生一個漩渦,本來水缸中下部的水很難接觸到水面,但是由於漩渦的存在,那裡的事物也可以接觸到漩渦中水的表面。而我們如果往水缸中投一個石子的話,本來石子需要透過水麵漸漸沉入缸底,但是如果把石子投入漩渦中的話,它就可以直接到達缸底了。因此,蟲洞也被認為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時空捷徑」,物體通過這條捷徑可以在瞬間進行時空轉移。

不過,愛因斯坦本人並不認為「蟲洞」是客觀存在的,就像他當初也不認為黑洞會在宇宙中存在一樣,他認為蟲洞只是在引力場方程中成立,只是一種數學小把戲,但是到了1963年的時候,紐西蘭數學家羅伊·克爾又使得「蟲洞」的存在重新獲得了理論支持,他認為大質量恆星若在接近死亡時能夠保持一定速度的旋轉,或者發生超新星爆發時能量釋放角度產生強大的旋轉推動力,就會形成動態黑洞,那麼如果沿著黑洞的旋轉軸心進入裡面,如果能夠突破黑洞中心的重力場極限,或會進入所謂的「鏡像宇宙」,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時空穿越。

也有科學家將黑洞、蟲洞與暗物質聯繫起來,認為暗物質可能是另一個維度的存在,而蟲洞則可能讓我們從我們所在的物質世界通往暗物質的世界,這其實也是黑洞所吸收的物質去向的另一種假設。這樣的思路還有蟲洞連接黑洞與白洞的說法,白洞也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預言的天體,它和黑洞恰好相反,是「只吐不吃」的天體,只會向外源源不斷的噴發物質,但是迄今為止宇宙中沒有發現這樣的天體。

可以說,「蟲洞說」目前仍是一種假說,如果它被發現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天文物理學將得以實現一個很大的進步,關於黑洞與時空,可見物質與暗物質,乃至宇宙的時空結構,都會因此上升一個台階,更重要的是,時空穿越也將成為可能。因此,它被發現的意義將更為重大。

不過,要想發現蟲洞的存在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它不像黑洞的發現那樣可以依靠射電望遠鏡去觀測,就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而言,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去尋找蟲洞的任何蹤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最大恆星裝45億太陽,最重恆星成紅巨星能超過它嗎?根本沒機會
銀河系中心黑洞被拍到,但它並非孤獨的,銀河系中黑洞多達上億顆

TAG:科普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