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的右腦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你的右腦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每個人都擁有即時照相記憶能力,右腦具有照相記憶能力,即以圖像的形式記憶並重現信息的能力。掌握了這種能力,看書時一眼就能看到一頁內容,看一本書只需要兩三分鐘而已。我們人類天生具備這種能力。

很早以前,我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節目的內容是將不同的小石頭分為三層,每層放5個,然後將其打亂,讓非洲和日本的小朋友把小石頭恢復原樣。

非洲的小朋友很順利地就將石頭恢復了原樣,而日本的小朋友卻只能記住兩三個石頭的位置。

這是因為非洲的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照相記憶能力,他們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大草原上奔跑的馬或羊的數量。

在古代,掌握了照相記憶能力的人有許多。比如日本江戶時代,在大分縣有一個人叫帆足萬里,他被譽為大分縣出身的「三賢人」之一,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凡的記憶力。

傳說有一天,帆足萬里在外出時遇到了陣雨,就到路邊的染坊去躲雨。當時,染坊的主人正在結賬,因為萬里也很喜歡算賬,就站在主人旁邊看主人結賬。之後沒幾天,那家染坊發生了火災,賬本也被燒了。很多沒有收回的賬款可能無從追回了,染坊的主人非常著急。萬里聽說後來到染坊,將賬本里記載的人名、地址、交易內容都背給染坊主人聽,他甚至還描繪出了那些人的家徽。染坊的主人在大喜之餘,更對帆足萬里超群的記憶力驚嘆不已。

一流的音樂家也大多具有照相記憶能力。他們在演奏時,只要瞥上一眼樂譜就能讀取幾個小節、十幾個音符。圍棋和象棋的名家們在下完一盤棋後也大多可以將剛才的棋局重現出來。

這種照相記憶能力是人生來具備的。這一點可以從大腦生理學的角度進行說明。我們知道,左腦是靠語言來記憶,遵循邏輯的順序,是一種直線式處理信息的方式,很花時間。而右腦是將記憶內容轉化成圖像來記憶,不花時間,是一種並列處理信息的方式。

利用並列處理信息的方式,記住信息的速度將大大提高,只需要以往時間和精力的1%就夠了。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善加利用右腦的照相記憶能力,用進廢退,這種能力就漸漸退化了。不過正因為這種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只要通過訓練,每個人都可以重新擁有。

讀過兩三遍後,能夠把20頁內容複述出來。

右腦中有一個與左腦完全不同的信息處理迴路,使用這個迴路,我們把20頁的內容讀過兩三遍後,就能全部複述出來。

打開右腦記憶迴路的根本方法是培養照相記憶能力。利用右腦記憶迴路,就可以把只看過一眼的內容像拍照一樣記下來,並通過圖像再現出來。這樣一來,只用5分鐘就可以把一本書從頭到尾全部記下。

日本近代傑出的生物學家南方熊楠就擁有這樣卓越的記憶力。關於南方熊楠,很多著作以及雜誌已經作過大量介紹。據說熊楠在剛上小學時就表現出了超常的記憶力。有一天,他去鄰居家玩,把鄰居家書箱里收藏的《和漢三才圖會》(105卷)一本一本地記下來,回到家後,部默寫了出來。

熊楠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在鄰居家的客廳里有個書箱,裡面收著《和漢三才圖會》,我從裡面抽出一兩本來閱讀並記了下來,回家後,將記住的內容默寫在用駿河半紙做成的冊子上,圖也全部記了下來。」

除《和漢三才圖會》外,52卷《本草綱目》也是南方熊楠先記下再回家默寫下來的。一個不到10歲的少年竟然擁有這樣非凡的記憶力。

南方熊楠這種超常的記憶能力其實就是右腦的照相記憶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只有天才才擁有的,普通人通過特定的訓練也可以達到這種水平。

人們在日常也可以進行簡單的照相記憶訓練。首先需要準備7張印有圖畫、數字、文字的卡片,以1秒鐘1張的速度讓受訓者看其中的5張,讓他把看到的內容寫出來。然後把卡片放回去,打亂順序,重新再抽5張。反覆進行訓練。開始時準備7張,然後是8張、9張、10張……逐漸遞增。經過訓練,受訓者可以在5秒鐘內把20張卡片的內容全都寫出來。

堅持進行這種訓練,大腦的照相記憶能力就會被激活。

右腦通過共振共鳴能力,將事物所包含的信息全都作為波動信息來接受,然後再運用照相記憶能力把它們轉變為圖像來記憶與傳遞。

右腦還具有一次性大量接受並記憶信息的能力,還可以自動理解信息間的法則和原理,然後超高速地自動處理接受到的這些信息。

右腦是潛意識運轉的大腦,因此,這4大能力可以理解為「潛意識的能力」。相比之下,左腦完全是通過意識來發揮功能的。

離開了左腦的運轉,我們無法使用語言來進行交談或計算,所以必須先求得理解,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來記憶。

但使用左腦的話只能向左腦輸入信息,當然也只能通過左腦來輸出。這種輸入和輸出都十分緩慢,而且效率很低。

與之相反,右腦的輸入是高速的、大量的,只有不追求理解和記憶,超高速、大量地向右腦輸入信息,才可能由右腦輸出,才能激活右腦的照相記憶能力,讓右腦發揮出卓越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記憶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人的記憶力沒有天生好壞的區別,只有右腦與左腦的區別。左腦記憶是語言性記憶,不僅記憶容量小,而且記憶速度慢。同時左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老。

但是右腦卻不同,它屬於圖像性記憶,記憶容量大,記憶速度快,並且可以隨時再現。

更令人興奮的是,右腦的能力可以在後天開發出來,即使是成人,也可以通過鍛煉,開發出自己右腦的潛力。因此,右腦記憶是一種人人都可擁有的優秀的記憶能力。

另外,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記憶可以分為很多種。既可以根據保存時間的長短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也可以分為把事物作為知識來記憶的「語義記憶」和用身體來記憶事物順序的「程序性記憶」。不過在這兒,請大家牢牢記住「顳葉記憶」和「海馬記憶」這樣的區分方式。

縱向切開大腦,我們可以發現大腦有3層。最外面的是新皮層,其次是舊皮層,中心為腦幹。

人類的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部分是顳葉、海馬體和間腦。顳葉屬於大腦新皮層,顳葉記憶位於記憶階層的淺層,比較容易遺忘;而海馬體屬於大腦舊皮層,海馬記憶位於記憶階層的深層,記得比較牢固;間腦屬於腦幹,間腦記憶是更深層的間記。

海馬體是大腦中掌管記憶的核心部分。老年人的常見病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由海馬體的衰弱及萎縮引起的。另外,通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發現,切除了病灶海馬體以後,患者的精神分裂癥狀會有所減輕,但卻會喪失部分記憶。

我們在記憶時,大腦會首先把接收到的信息記憶並保存在顳葉。當需要時,會重現這些記憶的內容,形成語言、行動,或與其他的記憶內容相結合形成推理、思考判斷和創造。

當大腦對某類信息非常感興趣,或者由於不斷重複某信息,使大腦認為這個信息非常重要時,這些信息不僅會被保存在顳葉中,還會經由神經系統被傳送到海馬體。

我們很難通過意志力駕馭或改變海馬體中的深層記憶迴路。海馬體中的記憶內容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造成影響。如果一個人擁有的記憶大部分是負面的,就很難通過正常的意識將其消除。

我們之所以能記住五六歲時的事情,是因為它們是進入了海馬體的深層記憶。而最近的事情我們反而大概都忘了吧?昨天的這個時候在做什麼?昨天的晚飯吃的是什麼?有的人雖然記不清楚這些,但是去年的今天在做什麼,他卻能夠一下子回憶起來。

如果用顳葉記憶迴路來學習,我們的學習成績並不會提高很多,但是如果我們運用海馬記憶迴路,學習起來就會相當輕鬆。一旦開啟了海馬記憶,記憶什麼事情都會變得輕而易舉。

另外,位於大腦更深層的間腦也有著強大的記憶功能,後面我會詳細解說。

培養海馬記憶,改變記憶質量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海馬記憶呢?根據大腦生理學的研究,從外部攝入的信息會先在顳葉中進行分類、保存,而一些重要的信息則會被傳送到海馬體,在海馬體內進行整理和保存,1個月左右後被返還到顳葉。在這期間,如果反覆不停傳送這一信息,該信息就會被海馬體深刻銘記,這種反覆傳送的速度越快,海馬體內建立的信息迴路就越鞏固。

人類大腦皮層中有140億個腦細胞,包含小腦在內的整個大腦共有 1500億個腦細胞。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腦細胞會逐漸減少。人從出生到70歲的時候,腦的重量會減輕50%左右。但是,英國的心理學者埃莉諾經過實驗發現,人腦某個部位的神經細胞會增加,這個部位就是海馬體。

海馬體的神經細胞受到外界的刺激後會長出突觸,突觸通過神經纖維與其他腦細胞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神經網路,並隨著網路的擴展打開信息迴路。這就是海馬體神經細胞生長的方式。

對大腦中的海馬體施以高頻率電流刺激時,海馬體中的突觸會變得十分活躍,加工信息的時間就會變長,儲存信息的時間也會變長,人就更容易記住信息。這種現象被稱為「長時程增強」,即LTP(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1973年瑞典神經生理學家波利斯和勒蒙發現的。

簡單來說,所謂LTP就是海馬體的突觸進行記憶的現象。具體地講就是,當某種強烈刺激到來的時候,之前幾乎沒有活動的突觸會突然變得活躍起來。在此之後,這些活躍起來的突觸會一直保持這種活躍的狀態。我們可以把緩慢的、少量的輸入信息看做一般的刺激,這種刺激無法提高突觸的傳送效率,也就說無法讓海馬體產生LTP。但是,當我們高速、大量地輸入信息時,就相當於對海馬進行了高頻率刺激,這樣突觸的傳送效率就會提高。

所以,培養海馬記憶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高速、大量地輸入信息。歷史上許多天才的例子就證明了這一點。

發現了特洛伊遺址的德國考古學家舍里曼是一位語言天才,他從24 歲時開始,就邊工作邊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學習外語,他的學習方法是「大量輸入」和背誦。利用這種方法,舍里曼先掌握了英語,接著是法語、荷蘭語,之後他又用半年的時間掌握了俄語,還掌握了瑞典語、波蘭語、拉丁語、阿拉伯語等。他的事例充分說明,大量、高速地輸入信息是一種卓越的學習方法。

大量重複簡短的語句可以打開間腦記憶迴路在我們的大腦中,還存在著比海馬記憶更深層的間腦記憶,也稱做超級記憶。一旦掌握了間腦記憶,就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普通的語言無法作為記憶進入間腦,只有那些簡短的暗示性的語言才有可能進入間腦,形成間腦記憶。暗示語必須非常簡潔,如果過於複雜,大腦新皮層就會活躍起來,而通向舊皮層或更深層的間腦的迴路會被一直封閉起來。

日本佛教,尤其是真言密教有一種可以使記憶力變得無比優秀的秘密方法,叫做「虛空藏求聞持法」。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反覆誦唱簡短的真言來培養記憶力。

反覆誦唱可以集中作用於大腦的間腦,這時,大腦的視覺、聽覺、觸覺、時間感、空間感等判斷性感覺將停止工作,進入休眠狀態。同時,顳葉的活動停止,其抑制功能被解除,暗示語進入間腦的迴路被打通。重複的次數越多,這種神經迴路就越暢通,最終形成間腦記憶迴路。

據說掌握了這種方法後,可以將看到或聽到的內容長久地銘記於心,這是普通記憶方法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本書中為大家提供的速讀訓練資料《般若心經》,就是由多個簡短的、具有暗示性的語句組成的文章,每天誦讀100遍《般若心經》這類的簡短語句,大腦的性質就會改變,記憶力也會得到飛躍性的提高。

當然,不一定要拘泥於《般若心經》,任何簡短而有暗示性的語句都可以,只要高速、大量地反覆輸入,不斷強化,都可以形成暗示語,使顳葉停止活動,從而形成間腦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腦魔法師 的精彩文章:

只有有效的學習方式,才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的知識?

TAG:全腦魔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