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用十億數據點「重建」巴黎聖母院

用十億數據點「重建」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

中國航空報訊: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19時左右,巴黎聖母院尖塔腳手架部位開始起火。火焰吞噬了頂部長100多米的木製框架。19點50分,巴黎地標之一,93米高的大教堂尖塔倒塌。午夜23點,大火被撲滅,400多名消防員最終保住了聖母院雙塔和教堂主體結構。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要重建巴黎聖母院,並強調他將尋求國際幫助。1163年起建造,1345年完工,巴黎聖母院建成後,便是法國地理坐標的原點。聖母院入口處的原點基石,是法國丈量各地里程的起測點。

重建巴黎聖母院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與一個世紀前被火燒的圓明園相比,巴黎聖母院依然是幸運的。

據《國家地理》的報道,早在2015年,藝術歷史學家安德魯·塔隆就曾利用激光掃描,非常精確地記錄下了這一哥特式大教堂的全貌。

這一次精準的激光掃描耗時數年,掃描點囊括了大教堂內外的50多個地點,對聖母院內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多次掃描、數據反傳,最終收集了超過10億個數據點。

目前,儘管現實中的大教堂已經無法恢復,但被數字化的「巴黎聖母院」仍然精確地留存在人類世界。而通過這一數據留存,重建巴黎聖母院成為可能,後人也仍然可以一覽它曾經的雄偉。

激光掃描具有精確的精度,不會遺漏任何東西。每次進行掃描時,先捕獲相同三維空間的相同位置拍攝球形全景照片,再將那張照片映射到激光產生的掃描點上,每個點成為照片中該位置的像素的顏色,累計創建大教堂三維圖像,可精確到5毫米。因此,最後得出的全景照片非常準確。

安裝在三腳架上的激光掃描儀通過掃描巴黎聖母院內外的50多個位置來收集數據。

數據被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包含10億個點的「point cloud(點雲)」,最後加上光影效果,建立出非常逼真準確的三維模型。這個三維模型不僅可以清楚的展示大教堂的全貌,也能夠輔助對大教堂進行內部結構的可視化研究。

在採訪中,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約翰·奧科申多夫說:「你不能只用直升機飛過建築,就算完成掃描了。」的確,哥特式大教堂的精妙絕倫在於內部的每一處細節,而塔隆使用的掃描技術足以給一個小規模的布爾日大教堂做出3D列印,從屋頂的頂部、拱頂的頂部、樓梯間的內部,以及人們通常看不到的所有隱藏空間來重塑教堂。

除了藝術家們,也有外媒援引此前採訪遊戲設計師卡洛琳·摩絲時的介紹稱,《刺客信條:大革命》在製作時,工作人員曾花費超兩年時間學習研究聖母院的構造,並同歷史學家一道對巴黎聖母院的外觀進行了精確的數字復原,這或將成為重要的修復參考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航空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海軍將接收兩架AW-159反潛直升機
土耳其加快Anka-Aksungur無人機測試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