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看似半推半就,實際上是籌劃已久的陰謀

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看似半推半就,實際上是籌劃已久的陰謀

公元960年,後周宰相范質聽聞契丹來犯,急令趙匡胤率軍北上阻擊敵寇,周軍行軍到陳橋驛時,周軍將領將事先準備好的龍袍套在趙匡胤身上,擁立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不願辜負將士們一番好意,立馬班師回朝,周恭帝被迫禪讓。趙匡胤登基後,改國號為「宋」,定都開封,史稱陳橋兵變。

雖然正史一直強調陳橋兵變並非趙匡胤本意,而是三軍將領萬般逼迫下的無奈之舉,但實際上仔細翻閱史料,還是能看出一些端疑,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並非是半推半就,而是籌劃已久的陰謀。

一、讓趙匡胤出兵的契丹大軍哪去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趙匡胤是如何帶兵順利走出開封的,是宰相范質聽聞契丹來犯,為抵禦外敵故派遣大將趙匡胤出兵,但趙匡胤登基後,並沒有出兵去抵抗此次氣勢洶洶來犯的契丹大軍,難道契丹大軍為了恭賀趙匡胤登基,故意退兵作為賀禮?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在《遼史》中,我們也找不到關於契丹在這段時間出兵的記錄,顯然這條消息並不是真的,而是有人故意放出的煙霧彈。那麼為何會有人上報契丹南犯這條假消息呢?實際上就是為陳橋兵變作鋪墊。

二、點檢作天子

陳橋兵變的前一年,周世宗柴榮北征突然得病,卻在檢閱文書中發現一個「韋囊」,其中有一個小木片寫道:「點檢作天子」,這件事引起了柴榮的不安,當時留守開封當任殿前都點檢的正是柴榮的姐夫張永德。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多疑的,何況現在自己的身體每況日下,決不能讓柴家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放過一人,於是張永德被撤職,由趙匡胤擔任。

因為幾個字,堂堂皇帝姐夫就被撤職,這也許是巧合或者他人惡意策劃,但是我們反過來看張永德這個人,早年追隨周太祖,後又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是後周的頂樑柱之一。而趙匡胤想要發動兵變,張永德必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種種巧合之下,必然是精心策劃無疑了。

三、家室提前安排妥當

陳橋兵變前,趙匡胤將妻兒老母及家中老小一併偷偷安排到了開封城外的寺廟之中。《涑水記聞》、《清異錄》中皆有記載此事,但是理由卻是趙家此行只是為了禮佛,但哪有人禮佛會出動全家老幼的,而且又是在此關鍵節骨眼上,很明顯趙匡胤此舉就是為了免除自己兵變後的情感顧忌。歷史上不乏一些舉事之人,家中老小盡受當朝屠殺,周太祖郭威起義,家中老小卻盡遭屠戮,劉邦楚漢相爭,父親卻差點險遭項羽烹殺。

而且趙匡胤母親「禮佛」回來見到兒子已經登基為帝說道:「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倘若趙母完全不知情,回來看到天下變成兒子的,心情肯定是十分複雜的,會不會掐掐臉看是不是做夢都有可能,哪裡還能如此沉穩說出這番話。

四、陳橋兵變太順利

從陳橋兵變到趙匡胤登基,一切都太順利,如果只是將士們臨時的想法,那麼龍袍哪裡來的?龍袍又不是普通衣服,隨便就拿得出來的?而且趙匡胤登基受禪,沒有禪文,翰林學士陶谷說道:「我已經準備好了!」。「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翰林學士承旨陶谷在旁,出諸懷中而進之,曰:『已成矣』」。

這一切的種種巧合,恰恰也間接證明了陳橋兵變早就策劃已久,而主謀就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幸,趙匡胤是一位明主,建立宋朝後讓百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而杯酒釋兵權讓讓開國功臣得以全身而退備受後世好評。

參考文獻:《涑水記聞》、《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淺讀 的精彩文章:

考古意外發現秦始皇女兒墓,內容顛覆歷史,學者:胡亥比嬴政殘忍
王翦出兵滅楚之前,向皇帝索要良田豪宅,袁崇煥如果懂可能不會死

TAG:歷史新淺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