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秀清文化不高,也沒什麼經驗,為什麼他具有高超的軍事才幹

楊秀清文化不高,也沒什麼經驗,為什麼他具有高超的軍事才幹

楊秀清確實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在指揮打仗的時候,可以說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概括起來,楊秀清的戰績可以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在當地鄉紳地主極力阻撓的情況下,楊秀清成功把拜上帝教信徒組織起來,發動金田起義。二是在永安被圍,內部又出現姦細的情況下,楊秀清處置得當,凝聚民心,成功突圍。三是在攻打長沙受挫的情況下,楊秀清制定了正確的進軍策略,最終成功定都天京。四是及時派出西征和北伐兩支隊伍,向北邊和西邊開拓根據地。西征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極好地擴大了太平天國的地盤。北伐雖失敗了,卻也對清軍進行了沉重的打擊。五是挑破清軍組織的江南與江北兩座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太平天國的強力圍困。

說起來,楊秀清其實只是一個燒炭工,也沒有什麼文化,沒有讀過什麼書,打仗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很陌生的行當。為何楊秀珠無論在戰略選擇,還是戰術安排上,都有非常獨到的地方呢?他怎麼會有這麼高的軍事才幹呢?

楊秀清文化不高,也沒什麼經驗,為什麼他具有高超的軍事才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楊秀清劇照)

我認為,楊秀清之所以有這麼高超的打仗能力,是因為他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品質。

其一,楊秀清具有敏銳的把握機會的能力。

在戰爭上,捕捉戰爭機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軍事家,在打仗之前,其實都只是一種預判。預判按照某種方式,己方戰勝敵方的可能性有多大。就算古代有那麼多兵書,但所有的兵書都只是一些提示性的文字,從來不會告訴你,具體的仗該怎麼打。比如說「陷之死地而後生」,但同時也有可能「陷之死地而先死」。究竟如何把「死」轉化為「生」,只能打仗的人在戰場上去體驗,去預判,去找進攻或者防守的機會。

楊秀清正是具有著敏銳的把握機會的能力。最有力的證明,是在馮雲山被捕,洪秀全前往營救(有一種說法是洪秀全逃跑),而造成拜上帝教即將解散的時候,楊秀清藉助「天父下凡」,重新把教眾凝聚起來。這就集中體現了楊秀清把握機會的能力。

把握機會的能力,還要與膽識結合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下判斷的時候,要敢於冒一些險。而冒險就是膽識的體現。如果打仗全都是考慮周全,四平八穩了,那除非你的力量絕對超過對方,否則很難有取勝的機會。諸葛亮打仗就是太追求四平八穩,萬無一失。結果他北伐了五次,都沒有成功。

楊秀清冒充「天父下凡」,就是一種冒險。萬一被人識破了怎麼辦?就算沒被人識破,萬一洪秀全回來,說他「妖言惑眾」怎麼辦?最終,楊秀清敢於冒那個險,而且成功了。

楊秀清文化不高,也沒什麼經驗,為什麼他具有高超的軍事才幹

(馮雲山劇照)

其二,楊秀清具有讓士兵們盲從的能力。

「盲從」在戰場上是非常重要的。什麼叫「盲從」?就是不講理由的跟從,無條件的跟從。要知道,打仗是以性命相搏的。因此,上戰場的士兵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股勁,絕對不能多想。一多想,瞻前顧後,這仗就沒辦法打了。要不多想,就要對指揮官絕對信任。指揮官說怎麼打,就怎麼打。

怎樣才能對指揮官絕對信任?一是指揮官曾經打過很多仗,取得過不少勝利。好,跟著「戰神」,打贏的希望是很大的,所以就相信。二是指揮官絕對正確,他不只是「戰神」,他還是「天神下凡」,是「天神」指揮大家與作為「凡人」的敵人打仗,這還有打不贏的嗎?

而楊秀清恰好就是這樣的「天神」。因為他是「天父」,他說的都是對的,相信他的話,准沒錯。

而且,楊秀清在指揮作戰的時候,還曾經很好地進一步「神化」自己。在永安的時候,外有清軍重重圍困,內有姦細周錫能準備當姦細開門呼應。楊秀清在得知情報以後,並沒有說這個周錫能是查出來的,而說是他作為「天父」,把他給「看」出來的。這樣一來,楊秀清神性的光芒就更加濃了,大家就更相信他了。

楊秀清文化不高,也沒什麼經驗,為什麼他具有高超的軍事才幹

(洪秀全劇照)

其三,楊秀清具有堅決的執行能力。

堅決的執行能力,在戰場上也是尤為重要的。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講的就是執行力。

楊秀清打仗,是非常講究執行力的。比如當清軍組建江北、江南兩座大營,對太平天國進行夾攻的時候,秦日綱挑破了江北大營。由於連日作戰,本來準備休息。但是楊秀清責令他必須趕去江南大營支援。雖然秦日綱很不高興,甚至給楊秀清記了仇。但正是楊秀清堅決維護執行力,因此,才最終打敗清軍,贏得了天京保衛戰的勝利。

楊秀清具有了以上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打仗的時候,他就能無師自通了。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中,被中國軍民打死的日本最高將領有哪些,都是怎麼死的
賀蘭敏之是武則天著力培養的武家接班人,為何卻又處死了他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