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3變形計:如何從像F16的三代機,變成像IDF的艦載機?

殲13變形計:如何從像F16的三代機,變成像IDF的艦載機?

溫馨提示:在本文中,您將看到史上最多的殲13模型圖片

當年這張「穿越」的照片,讓多少人百思不解

我國的三代機除了殲10、殲11之外,還有一個叫殲13的項目,它是沈飛和成飛殲10競標失敗的方案。從目前透露出來的資料來看,殲13最終確定的外形,和美軍F16戰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腹部進氣道,邊條翼正常布局,突出中低空和中速的機動格鬥能力,同時還要兼顧高速性能,最大速度要求達到馬赫數1.8到2.0。

從外形上看,殲13簡直就是中國版的F16

和F16一樣,殲13也採用了腹部進氣道

不過,除了機動性紙面數據不錯、外形比較類似之外,殲13與F16真的是毫無共同點。其功能設計非常簡陋,在三代機百花齊放的七八十年代,殲13竟然被定位為一種低功能的白晝近距格鬥飛機,不具備超視距和全天候作戰能力,設計理念基本還停留在二代機時代,怪不得在短短十分鐘之內,就被新殲9,也就是後來的殲10打得落花流水。

殲13的性能設計實在有點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味道

注意殲13的整體式風檔還不錯

不過,殲13除了類似F16的腹部進氣方案之外,還有一個兩側進氣設計。它採用邊條翼、上單翼、前緣機動襟翼設計,主翼下反,增加了飛機的軸向不穩定性,第一眼看上去,有點類似單發版的「飛豹」。而這個方案,在殲13下馬之後,卻經歷了一段傳奇,差點成為我國第一種真正上艦的艦載機。

網友繪製的殲13兩側進氣方案

上世紀80年代末,繼707航母之後,我國計劃再次研製一種中型彈射航母,代號891。當時中央決定為航母配備一種全新的第三代艦載機,不再在二代機上改進。成飛雖然提出了一種鴨式布局、兩側進氣、帶有部分隱身性能的艦載三代機,並製作出了全尺寸木製模型,但是由於主要精力放在殲10的研製上,所以沈飛的三代艦載機佔有更大的優勢。

成飛的三代艦載機竟然考慮了隱身,理念真的非常超前

沈飛三代艦載機以殲13兩側進氣方案為基礎,對其進行了推倒重來式的設計,除了保留單發單座兩側進氣布局之外,其他方面的變化非常大。比如原先的殲13兩側進氣方案邊條翼很小,而且在進氣道後方,而新殲13艦載機不但將邊條翼加大到「超級大黃蜂」的程度,並且進一步延伸到進氣道前方,差不多到了座艙下方一半的位置。

新殲13艦載機

新殲13艦載機的設計師

邊條翼非常靠前

另外,飛機還設計有彈射掛鉤、著艦尾鉤和摺疊機翼。今天看來,新殲13艦載機的外形竟然與某島的IDF戰機非常類似,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合了。

新殲13艦載機的跪式主起落架和著艦鉤

這兩架飛機竟然長得如此之像

說到巧合,當年諾斯羅普的YF-17也是和通用動力的YF-16競標失敗之後,轉投海軍的懷抱,才有了今天F/A-18「大黃蜂」艦載機的傳奇,而沈飛的新殲13顯然也想拷貝這一發展路線,就像後來的「雪鴞」競標失敗之後,其中一個方案發展成FC-31「鶻鷹」一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過,後來隨著烏克蘭航母和T-10K原型機的引進,我國艦載機最終選擇了俄式路線,如果新殲13艦載機堅持發展下來,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彈射起飛的新殲13艦載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翼蒼穹 的精彩文章:

直10為何掛載航母近防導彈?原來已變身無人機殺手
珍貴老照片,那些年那些我們差點引進的西方戰機,如今只剩下合影

TAG:鐵翼蒼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