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民出身的皇帝,用糙話擬一道聖旨,堪稱對倭寇最霸氣聖旨

農民出身的皇帝,用糙話擬一道聖旨,堪稱對倭寇最霸氣聖旨

都知道朱元璋是農民出身的皇帝,而且還是那種最窮的農民,父母兄弟都是餓死的,只有他命大沒死,小時候窮自然也就沒錢讀書了,所以朱元璋不僅窮,還沒文化。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很顯然這句話在朱元璋身上不適用,改變他命運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大刀片子,不過靠玩刀改變命運難度非常大,弄不好命運沒改變,小命給弄沒了。

朱元璋是幸運的,也許是否極泰來,朱家已經落魄的不能再落魄了,朱元璋也落魄地當了和尚,後來機緣巧合參加了義軍,得到了老闆郭子興的賞識,還把養女嫁給了他。

對當時的朱元璋來說,他是事業愛情雙豐收,朱元璋如同打怪升級一般,一關關地闖過去了,逐漸建立起了一個大明王朝,他也從一個放牛娃變成了開國皇帝,有吃不完的大米。

朱元璋當皇帝,他有自身的優勢,謀略、領導才能和戰略眼光都很不錯,可是有一個硬核缺點,那就是沒有什麼文化,儘管認識一些字,可是在劉伯溫、李善長這些人眼裡就是個文盲差不多。

有沒有文化是裝不出來的,從說話就能看出來,儘管朱元璋成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可是說出去的話卻不像一個皇帝,如他自己親筆的《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 原文如下。

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你西番每(們)怕也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們)快活著,不著軍馬往你地面里來,你眾西番每(們)知道者!

詔書里用「俺」不用「朕」,關鍵是說的內容幾乎是白話差不多,這在古代行書中是斷然不會出現的,更別說是詔書了,一定要之乎者也才顯得有文化,可見朱元璋是沒文化的。

雖然他沒文化,但這並不妨礙他當一個好皇帝,比如在對待倭寇這個問題上,他就給後人立了一個標杆,後人只要照他的學,就根本不用擔心什麼倭寇什麼小鬼子。

在朱元璋的時候東南沿海一帶就有倭寇,許多日本浪人成為海盜搶奪商船,這些倭寇背後的支持者就是日本的大名,利用這些浪人對中國船隻進行搶奪,擾亂中國沿海商貿。

朱元璋對倭寇很強勢,根本談不上怕,這種強勢的態度之下,朱元璋擬了一道最霸氣的聖旨,內容是這樣的,「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這就等於是告訴明朝的每個人,看見倭寇隨便殺,出了問題算朱元璋的,在這種態度之下,倭寇自然橫不起來,不過朱元璋死後,明朝逐漸衰弱,倭寇也逐漸形成了大的禍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家故事 的精彩文章:

103歲抗日老兵,他拼刺刀砍死8個日軍,因一事晚年常落淚
平型關大捷全國慶賀,林彪卻悶悶不樂,他發現日軍一個秘密

TAG:獨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