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巴黎聖母院不算啥!白宮也著過大火:縱火者卻是加拿大軍隊

巴黎聖母院不算啥!白宮也著過大火:縱火者卻是加拿大軍隊

本月中旬,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燃起熊熊大火,整座木質屋頂以及尖塔被燒得一乾二淨,據悉,而想要重建她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屆時,這座哥特式建築或許將以一個全新的面貌示人,這話是什麼意思?就像我們如今看到的太和殿和600年前在原址上拔地而起的奉天殿兩者大相徑庭是一個道理。

一座著名的地標性建築往往會因為某個事件完全變個模樣。這其實是人類建築史的一個慣例,而這個慣例,也同樣適用於美國的白宮。要知道,白宮起初根本不叫白宮,而且它也壓根不是白色的!而讓它被迫改頭換面甚至更名的,竟然是如今的飛盤先鋒:加拿大放的一把大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1800年,一座頗具羅馬遺風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再次竣工,並成為了這個新興國度的中樞所在,就像我們並不知道大街上這個樓那個樓叫什麼名一樣。

那會的白宮也沒有什麼特別名稱,人們只是出於習慣性地以用途將其冠名為「總統大廈」,「總統之宮」之類的名字。直到1812年,剛剛打贏英國的美國可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於是便打起了當時還是英屬的加拿大的主意,秉持著解放全美洲,把英國人逐出新大陸,實現大北美共榮圈的遠大志向,他們發動了第二次英美獨立戰爭,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美國獨立之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

然而,戰爭開始後,美軍很快就嘗到了苦頭,屢戰不利,接連敗退,因為雖然不佔人數優勢,但英軍憑藉著更為有素的訓練,以及主場優勢,再配合當地原住民的協助,成功阻退並反推了美軍的攻勢,當然,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加拿大對英國有很強的認同感以及歸屬感,看來,加拿大一直都很忠誠嘛。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814年,恰逢拿破崙戰爭結束,英國得以喘息並可以將更多的兵力從歐洲派往新大陸,得到增兵後的英軍實力大增,美軍此時被迫轉入防禦。

8月24日,4000名作戰經驗豐富的英軍以及加拿大民兵長驅直入直撲華盛頓,並放了一把大火,點燃了當時的「總統大廈」,大火之後,只剩下一副空架子,當然,由於這是一座石料建築,自然是燒不掉的,不過仍然被熏得黑不溜秋。這一天從此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難以啟齒的一天,戰後,為了掩蓋住這恥辱的黑色,白宮被刷了一層厚厚的白色油漆。

從此以後,「總統之宮」以一副全新的模樣示人,而它也在1902年的時候,被正式命名為白宮。觀眾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著名建築的奇聞軼事呢?歡迎各位在留言區交流,虎哥非常期待和大家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波音737MAX打個補丁就能解決問題?我軍一教訓可作參考
三十年如一日 中國軍工忍辱負重打破國外壟斷 讓戰鬥機看的更遠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