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1、穀雨時刻

穀雨,顧名思義,播谷降雨、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公曆4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故此得名。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又說「春雨貴如油」。


2、穀雨氣候

俗語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連綿的春雨,讓地里的農作物茁壯成長。

進入公曆四月的穀雨節氣,跟早春二月時的雨水節氣,雖同有一個「雨」字,但在涵義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雨水節氣,不見雪花飛舞,靜聽春雨無聲,意味著黃河中下游地區開始下雨。而穀雨節氣的名稱,來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表示這個時期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諺語說「穀雨無雨,交回田主」,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說明雨水的重要。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但是穀雨節氣卻不是只有雨,穀雨期間的主要天氣特點:

◆ 風沙

處在暮春時節的穀雨,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但影響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並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土壤乾燥、疏鬆;空氣層不穩定,上層風動量下傳,鋒面氣旋活躍,共同引發的大風、沙塵天氣比較常見。1993年、1995年、1998年、2005年的穀雨期間,都出現了強沙塵暴、沙塵暴。

◆ 春旱

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諺語云:「清明穀雨雨常缺」,意思是說,在這兩個節氣期間,雨水緊缺。穀雨期間,海南島、川西、廣西西部、西北、華北的人們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強、蒸發大、多風沙、空氣干,此時的雨水更是貴如油。

春旱也是林草火災的幫凶,林區加強林火監測,防火宣傳,可以說是到了緊要的階段。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 強對流天氣

一般來說,4~8月是一年中強對流天氣的高峰期。進入5月,在南方的許多地區,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風、龍捲等災害性天氣會明顯增多。防雷、防雹、防風提上日程。


3、穀雨養生

穀雨時節,是農作物茂盛生長的時節,但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關鍵時節,在穀雨時節,我們身體的三處是最需要養護的:

健脾是關鍵

穀雨時節空氣濕度大,而濕邪最易犯脾,易致脾失健運、脾胃不和,出現食慾不佳、嘔吐、腹脹、大便不成形或黏膩不爽等癥狀。

因此,雖是暮春,飲食上仍需注意養 護脾胃。在遵循「少酸多甘」的同時,宜多食用健脾祛濕之品,如山藥、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鯉魚、鯽魚等。

由於穀雨節氣溫升高較快,有些人迫不及待吃起冷飲,這樣很容易損傷脾土。民間諺語有言「穀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所以,這個節氣還是不要吃冷飲的好,好好保護脾胃。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適量運動,也要保護關節

穀雨時節,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八段錦等較為緩和的運動方式。同時,要注意防護關節。

關節最怕的就是濕與寒,穀雨時節前後,空氣中降雨明顯增加,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加,如不注意養護,容易導致濕氣入侵。同時,穀雨時節,也是很多風濕關節疾病患者病情嚴重發作的時節,在這一時節,最需要的就是關節的養護。

在天晴時,多外出曬太陽,讓身體多吸收陽氣;用中藥如蒼朮、艾葉、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肉豆蔻、藿香等自製香囊,掛於床頭或隨身佩戴,以起到芳香化濕、祛風驅瘟的作用。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春暖花開,防過敏

穀雨時節是人們外出踏春的好時節,也最易誘發過敏性花粉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體質者在這期間要特別注意防護,上山踏青、到公園賞花時要避免與過敏原接觸,在飲食上要注意減少海鮮等高蛋白的攝入,不慎發生過敏反應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穀雨飲食

穀雨後雨水明顯增多,穀物茁壯生長,有道是「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後椿芽生木體。」穀雨前後,吃香椿正當時。

更重要的是,此時人體的脾正處於旺盛時期,帶動胃也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有利於營養的吸收,適宜吃能調節情緒的食物,香椿芽含B族維生素較多,恰好有此功效。

推 薦 食 療:香椿拌豆腐

這是一道被大美食家袁枚錄入《隨園食單》的春季名吃,豆腐爽滑,香椿鮮嫩,吃下去爽口開胃。

穀雨節氣 | 清明穀雨天,花落春歸又一年

食材:香椿、南豆腐、鹽、香油

做法:

1、香椿洗凈,把根部老的地方摘掉,用開水燙一下;

2、將香椿切碎,豆粉切成小丁;

3、開水加鹽焯燙豆腐後控干水分,將適量的鹽和香油拌入香椿碎和豆腐丁之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Q博士 的精彩文章:

春季肝火太旺盛?聰明養肝只需要掌握6個小秘籍
春季除了春暖花開,還有潮濕陰冷,四小招助你遠離濕邪

TAG:健康Q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