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阿里影業借《復聯4》試水整合 已打通優酷電影和淘票票

阿里影業借《復聯4》試水整合 已打通優酷電影和淘票票

新京報訊(記者 白金蕾 實習生 程子姣)「在電影業務上,優酷電影和淘票票已經打通了,目前都是向我彙報。」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在4月17日北京電影節新基礎設施論壇上接受了包括新京報在內的媒體專訪。他表示,目前優酷和淘票票在電影業務上已經完成整合,以後「在電影(業務)上不要再用淘票票和優酷區分,只有『阿里電影(阿里影業)』」。

「制播分離」 拒絕爛片

在阿里影業投資的眾多電影中,除了像《綠皮書》等口碑、熱度雙豐收的電影,還存在一些「爛片」,比如《擺渡人》,對此阿里方面表示,制播分離能解決該問題。「制和播最好不要在一個團隊,因為你有很大的內容源是合作來的採購來的,這跟你自製之間出現排播上的衝突,自己做的都要排前面,但是不一定自己的(內容)最好」,未來優酷方面將專註在用戶平台,負責播放、排播包括內容的宣推和發行,而自製業務將留給阿里影業,優酷的兩個自製工作室併到阿里影業。

而在電影製作上,阿里影業認為合制是出路。李捷認為,中國的電影商業模式是針對C端(用戶端)的,他解釋稱,這意味著買單人是用戶,而中國只有10%到20%的電影能盈利,5%的電影能成為爆款,在這種情況下團隊的質量和導演的能力直接決定了電影的質量,「優秀的導演不會給平台打工,即便簽了導演約,也是相對鬆散的合約「。

「平台如果不擁有自己可控的內容,這個平台是沒有護城河和沒有競爭力的平台。」李捷表示,文娛行業,「內容為王」是真理,內容(為王)是未來阿里大文娛重要的戰略,綜藝、電影和網路大電影都會擁有不同的發展戰略。

電影票房不佳源於內容供給不足

今年上半年,票房市場並不理想,李捷則認為還是好內容太少。「我曾在朋友圈發表了一個感慨,《復聯4》零點場賣到一千塊錢,第一排都被賣走,真的是用戶不想看電影嗎?」李捷表示,目前中國電影市場,內容和影院服務都不夠極致,「這些事情不一定是市場不好,某種角度來說是供給不好」。

阿里影業方面表示,今年將不斷加大預告片播放量,希望用優質的預告片吸引用戶看電影,同時堅持把握社交屬性,拉升上座率。「好的電影永遠是賺錢的,觀眾還是看電影的,有什麼好擔心的」,阿里影業將重點把握上座率,觀影預期管理和口碑評分。

李捷透露,曾考慮是否可能向電影院運送肯德基或星巴克等影院外部品牌商品來提升電影上座率,但因為電影院商業模式問題,很難實現。對此,阿里影業鳳凰雲智業務總經理何弭稱,2019年,阿里影業將把阿里集團新零售的資源不斷引入到和阿里影業合作的影院場景里,影院也將因此產生增收。

《復聯4》實現聯動 整合優勢明顯

針對票務淘票票與視頻平台優酷的整合優勢,李捷舉例表示,目前已實現了近期大熱電影《復仇者聯盟4》的品牌聯動,即用戶在線下用淘票票購買《復仇者聯盟4》的電影票,將會獲得在優酷線上觀看《復仇者聯盟1》《復仇者聯盟2》等系列電影的優惠,「有些同學真的為了看《復仇者聯盟4》回家複習《復仇者聯盟1》」。

「我們所有業務設計的背後還是對用戶的價值研究,用戶觀影(可選)院線和線上觀影,過去沒有一個公司同時擁有這兩個業務,只有阿里有。」李捷解釋稱,除了《復仇者聯盟4》的聯動,優酷電影和淘票票整合的背後,是數據的打通。針對B端(商家端),阿里影業整合優酷和淘票票的觀影數據並以此指導電影宣發和創作,「很多用戶對電影的偏好會在評論中會展現出來,我們會進行分類指導宣發」。

當天,阿里影業在論壇上也宣布,要打造「新基礎設施2.0」,即對旗下的兩項以數據為支撐的行業基礎設施升級,即影院數字化經營管理開放平台鳳凰雲智和一站式數字化宣發平檯燈塔。

同時,優酷和淘票票的整合也體現了阿里影業打造忠誠用戶體系的決心。李捷認為,藝術電影的宣發非常難做,但宣發又恰恰是互聯網公司的強項,「我們在想如果我們把優酷和淘票票打通,把藝術電影引進來,藝術電影的用戶既可以在院線上看到電影節展映的電影,還可以在優酷上看到點播的藝術電影。」李捷表示,阿里影業想打造的是「忠誠用戶體系」。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實習生 程子姣 編輯 程波 校對 李立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