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人走後,屍體會經歷怎樣的變化過程?邏輯分析告訴你答案

人走後,屍體會經歷怎樣的變化過程?邏輯分析告訴你答案

死亡對多數人都是一個神秘而避之不及的話題,但正視死亡,對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是意義重大的。在刑偵中,屍體是刑事案件偵破的重要依據;醫學上,對屍體的研究可以大大促進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即使從科普的角度看,認識屍體變化的過程,也無疑讓我們對人與自然、對生命有新的認識。

正式宣告死亡後,人不再是一個有自主意識的個體,而僅僅是一具等待回歸自然的生物殘骸。在自然條件下,人體「落葉歸根」大體要經歷以下過程。

在死亡的一瞬間,心臟停止跳動,血液不再流動,血壓消失,大腦排出所有氧氣,肌肉徹底鬆弛。此時,因為失去肌肉控制以及血壓,瞳孔會開始放大,人眼的光澤會慢慢消失。而因為缺氧,腦細胞很快會開始大量死亡,因此有人推測,在心臟停跳後,人還能思考一小段時間,隨後思維才會真正消失。

因為失去調節體溫的生理活動,一般人體體溫會迅速開始下降,直到與環境溫度接近,所以一般人死後屍體會變涼。體溫下降的同時,由於供氧的破壞和體液環境的改變,肌細胞會產生一系列生化變化,屍體會從局部到整體變得極其僵硬,這種狀態也就是屍僵。屍僵一般發生在死後1—3小時內,是司法鑒定中對死亡時間認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屍體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因為血液循環的停止,一些部分皮膚會變得蒼白。而隨著血液的凝結,皮膚會逐漸顯現出大面積的紫黑色,即所謂屍斑。在重力作用下,屍斑通常產生在屍體接觸地面的那一面。

此時人體內部的變化也已在悄然進行。血液循環的停止,使全身細胞死亡、分解,組織和器官就會隨之開始軟化,乃至化為液體。但這一過程並不會明顯表現在外觀上。通常等到死後24—48小時,屍僵會開始逐步緩解,屍體也會從僵硬變為柔軟。此時,消化道內存在的大量細菌,尤其是厭氧細菌開始發揮作用。細菌的瘋狂繁殖會開始迅速由內到外分解屍體,同時產生大量氣體,因此此時屍體會表現出腫脹,甚至皮膚的破裂乃至爆裂。這個時候,人體就真正開始回歸自然了。

由微生物引起的腐爛會產生大量有特殊氣味的物質,蒼蠅等食腐生物會在屍體中產卵,並以驚人的速度繁殖。這時,人體組織的消失就如同「秋風掃落葉」了,只需要大約半個月,人就會變成一具僅有少量皮膚等組織殘存的白骨。

骨骼甚至也可能在土壤的酸性物質以及風雨侵蝕、氧化作用下逐漸分解,到那時,人在這個世界上僅存的痕迹或許就只剩一縷輕煙了。

從古到今,無論任何文明,對死亡的敬畏都是互通的。敬畏死亡,其實就是敬畏自然。人類與任何生物一樣,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對人類來說,不失為另一種回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挖奇使者 的精彩文章: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種種跡象表明,這一切並非偶然
地震儀檢測出地幔有兩塊奇異物質,或能證明地下世界的存在

TAG:挖奇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