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5點半起床推娃:想要孩子人生開掛,不如這樣養他!

5點半起床推娃:想要孩子人生開掛,不如這樣養他!

文:vipJr

所謂推娃,無非是一場父母之間有關眼界和格局的較量。但倘若推娃的姿勢不對,花再多錢終歸是徒勞......

我家表姐是一枚雞媽。

從孩子一歲開始,就開始混跡在各種育兒論壇、媽媽群里收集幼兒園、興趣班、特長班的信息。

在孩子幼兒園時,就已經給她報了圍棋、舞蹈、美術、鋼琴班四個興趣班。每天,她就像打了雞血般,鬥志昂揚地領著孩子穿梭於各種培訓機構學習,晚上回來還要進行鞏固練習。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後,更是加了各門學科輔導班。可是,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高,還出現了厭學癥狀。

每次我勸她「不要這麼雞血,要悠著點」,她都說, 要想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得喝足雞血去推娃。

然而,真正的推娃,並不是一味地盯著孩子的學習,只看成績。好的推娃教育,不但推孩子的學習,更要推孩子的能力。

1

還記得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其外孫女阿拉貝拉背三字經和唐詩的情景嗎?

最近有時間重溫了那段不到3分鐘的視頻後才發現,原來阿拉貝拉的中文如此了得。

據說,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在推娃上可有一套了,為了讓孩子接受最好的中文教育,不惜重金,光3個娃的中文費,加一起每年就要花7.5萬美元。

不但捨得大手筆花錢推娃,伊萬卡還肯花時間。

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小朋友每天7點起床,所以我就5點半起床,在他們起來之前把自己的事先幹掉,我起得越早,做的就越多。」

她每天都有自己的日程表,清楚划出工作和陪娃的時間,然後嚴格執行。而且還根據三個孩子的年齡段,根據每個孩子的需求留出了單獨的一塊時間。

有人說,看了伊萬卡後終於明白,每一個牛娃背後都站著一個牛媽,不但要有錢,而且還要有時間。

然而,在我看來,真正好的牛娃,不一定全都是靠錢推出來的,來自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的品質里,伊萬卡最看重的是孩子的教養。

她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好的教養。

她不但教孩子做家務,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更是對自私自利零容忍。

伊萬卡說:「我從小生長在多子女家庭,在分享這件事上,父母對我們非常嚴格,所以我們也把這樣的家庭價值觀灌輸給孩子。」

在伊萬卡的細心引導下,孩子們不光學會了和家人分享,還學會了和別人分享。孩子們常常會在父母的帶領下,給保護他們安全的特勤局特工送食物。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中有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比賽,父母的戰場。你不愛競爭,競爭還是會找到你。

說到底,所謂推娃,無非是一場父母之間有關眼界和格局的較量。

2

關於如何推娃,向來是各人有各人的理。

但倘若推娃的姿勢不對,花再多錢終歸是徒勞。

網上那個備受爭議的「牛娃之殤」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上海的一對高知夫妻,為了孩子將來能考進上海四大民辦小學,提前3年「備戰」。

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被強灌雞血,孩子的媽媽還設置了不同的KPI,按照「天、周、月」對孩子進行考核。

這種雞血式教育讓孩子苦不堪言,結果還沒等到「幼升小」,孩子就因為壓力太大患上了抽動症,而「牛娃培訓」也以失敗告終。

用力過猛的推娃方式,最終被反噬的還是孩子。

想要更好地推娃,父母可以嘗試一下操作。

訓練孩子堅持的能力

曾經,劉憲華的一段小提琴表演在微博上火了。

在一檔節目中,當他被問及:「你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嗎?」

劉憲華說,當時自己是被逼的,直到十一二歲的時候,還不怎麼願意拉,但後來他參加了一次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

如果沒有當初父母的逼迫,就不會有劉憲華今天的成績。

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但同時也要適當「逼迫」一下,不要讓孩子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那麼早。

有耐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懂堅持的孩子。

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初,不妨試著和孩子來個約定,自己同時也開始一項技能培訓或者學習,讓孩子參與進來,互相督促。

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記得給孩子打氣,告訴他「別忘了,我們的約定」。

訓練孩子堅持的能力,會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做事有毅力,內心有目標的人。

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

足球名將C羅,之所以能在30歲之後還能三度率領皇馬蟬聯歐洲冠軍,五座金球獎加身……

這些,都離不開他的自律。

曾有網友開玩笑說,C羅簡直自律到沒朋友。

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喝白開水以外的任何飲料,每天至少花一小時鍛煉腰腹和肌肉,堅持每天晚上11點之前入睡,午休時間也很固定。

羅斯福總統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想要孩子的人生開掛,不如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股神巴菲特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受邀參加比爾·蓋茨父母舉行的私人聚會。晚飯時,比爾·蓋茨的父親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回答都是,「專註力」。

有研究表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注意力(專註)問題佔65%。

專註力,是最重要的習慣了,它會影響人的一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做指揮者,只做觀察者和聆聽者,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呵護孩子的專註力,不去破壞和干預它,以一顆平和的心態,靜待花開。

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說:「孩子的習慣,都是來自於對大人最自然的模仿。」

孩子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親子閱讀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秘訣。

《朗讀手冊》一書中建議,「如果你能在嬰兒房中設置書架、放些書本就更好了。孩子越早習慣看到書本,就能越早形成書本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概念。」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幫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讓他發自內心地渴望去讀書,這將是為人父母,送給孩子的人生大禮。

3

《牛蛙之殤》中有這樣一段話:「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家長的職責理應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每一個孩子都像一粒火種,願每一對父母都能點燃孩子心中的那把火焰,讓他光芒萬丈,活成最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孩子,你所謂迷茫,就是懶,適合給孩子貼在床頭的50句狠話
事實證明:具備這項能力的孩子,更有競爭力,父母可以好好培養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