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66億光年外的大爆炸!科學家再次發現中子星合併碰撞

66億光年外的大爆炸!科學家再次發現中子星合併碰撞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由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觀測到的這一明亮x射線暴很可能是由兩顆距地球66億光年的中子星碰撞而產生的。

天文學家們顯然已經發現了另一場史詩般的中子星碰撞——而且這次觀察還不需要藉助引力波。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探測到一股強大的x射線爆發,這場來自一個距地球66億光年的星系。研究人員認為,這次發射很可能是由兩顆中子星合併產生的(中子星是恆星的遺體,有著非常大的密度,以至於它們的組成物質被擠壓成中子)。

研究小組成員說,如果這個解釋是正確的話,它將為尋找中微子-恆星碰撞開闢新的道路。雖然引力波也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競爭者,但迄今為止只有一個引力波事件得到了證實:2017年的一項嚴重依賴於對時空波紋(即引力波)探測的發現。(許多不同的望遠鏡也從那次撞擊中觀測到了光,開啟了「多信使天文學」的時代。)

「我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發現中微子與恆星的合併,」中國科技大學的薛永泉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x射線源的行為符合我們團隊成員對這些事件的預測。」

錢德拉研究的光源名為XT2,於2015年3月22日突然爆發,但研究團隊在查看了天文台的檔案數據後才發現了它。XT2的x射線亮度在30分鐘內保持相對恆定,但在接下來的6.5小時里亮度下降了300倍,然後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說,這種x射線的特徵與一顆新生磁星的特徵相符,磁星是一種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其磁場強度大約是地球磁場強度的1萬億倍。因此,看起來XT2中子星碰撞產生的是磁星而不是黑洞,就像2017年的事件一樣(2017的那次事件被稱為GW170817,因為它首次被發現是在2017年8月17日)。

研究小組成員說,這項新研究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多地了解中子星的內部結構。

「我們不能把中子星放在實驗室里看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必須等到宇宙中出現這樣的現象,然後我們才有機會觀察會發生什麼」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Bing Zhang在同一份聲明中說,「如果兩顆中子星相撞,而重的那一顆中子星可以倖存下來的話,那麼這就告訴我們中子星的結構相對來說是堅固和具有彈性的。」

研究人員說,XT2可能也產生了引力波,但這一事件發生在升級版的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台(LIGO)發射之前(LIGO這個項目,連同一個姐妹項目Virgo,發現了來自GW170817的時空漣漪)。研究小組成員說,不過LIGO可能也無法探測到XT2,因為它實在是太遠了。

如果XT2確實是一次中子星合併的話,那麼它可能非常特別。但錢德拉天文台的檔案中也可能隱藏著其他類似的現象。

「我們已經開始研究錢德拉的其他數據,看看有沒有其他類似的來源,」同樣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合著者Xuechen Cheng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就像這個來源一樣,檔案中的數據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項新研究上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屢被曝光的「排放門」背後,竟是五大德國車企巨頭組成的「造假者聯盟」
在上周的一場比賽中,谷歌AI贏了99%的程序員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