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NASA科學家破解水星內部結構

NASA科學家破解水星內部結構

關注環球科學

周一至周五早間

我們為你準時送上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行星科學·

水星擁有巨大的固態內核

水星結構(圖片來源:Antonio Genova)

2007年,一項雷達觀測證明了水星的外核為液態熔融金屬。但關於其內核,此前人們知之甚少。在一項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最新研究中,NASA科學家利用「信使號」水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破解了水星內核的形態。他們發現,在水星引力的影響下,探測器的運行軌道會出現細微的改變,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這一數據分析水星的密度分布。通過計算機模擬,他們發現水星很可能含有一個巨大、固態的鐵質內核,其大小與地球內核相近,直徑約佔整個水星核心的一半。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太陽系行星的演化歷史。

·遺傳學·

基因檢測可從出生開始預測肥胖風險

最新發表在《細胞》雜誌的文章提出了一套可預測肥胖風險的系統。研究團隊參考了已有的肥胖相關研究數據,通過新的演算法,整合出了與體重指數(BMI)相關的兩百萬基因變數信息。利用這些基因信息構建的系統,能準確預測了超過30萬人從出生到中年的BMI以及肥胖情況。

研究發現,某些人相對來說會更容易肥胖,比如,得分前10%的人,極度肥胖的風險是後10%的25倍。雖然這個分數並不能完美預測肥胖,但如果能有一份這樣的基因檔案,可以幫助高風險人群預防與高BMI相關的疾病。這項叫做microarray的基因檢測目前需要50美金,而且研究人員相信,將來這套系統還能用於預測心臟病,乳腺癌,心房顫動等疾病的風險。

·人工智慧·

用AI預測核聚變中的危險

美國科學家首次應用深度學習模型,來預測造成核聚變反應終止,及破壞反應容器托卡馬克裝置遭到的可能威脅。他們使用的代碼被稱為聚變循環神經網路(FRNN),FRNN可以綜合高維數據,考慮溫度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情況。科學家使用來自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的DIII-D和歐洲聯合環(JET)核反應裝置的數據訓練神經網路,使其能夠在30毫秒內預測到托卡馬克裝置的破壞,其正確率接近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計劃(ITER)所要求的95%,誤報率少於3%。科學家的下一步目標是從預測轉向控制,在破壞造成前就調整托卡馬克裝置,控制等離子體的穩定性。該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天文學·

哈勃望遠鏡拍下罕見沙漏狀星雲

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發射升空,為我們理解宇宙打開一扇全新的窗口。而在常規觀測任務之外,每一年,哈勃望遠鏡都會拍攝一張美妙、富有意義的照片,作為周年紀念照。今年,哈勃的紀念照就是這個形似沙漏的星雲。

圖片來源:NASA, ESA, STScI

這張照片來自南蟹星雲,它由雙星系統組成:一顆紅巨星和一顆白矮星。走向生命盡頭的紅巨星不斷拋射外層物質,其中一些物質被白矮星的引力吸引。當白矮星吸引到足夠多的物質,它同樣開始向外噴射,形成我們所看到的星雲形態。

·醫學·

癌症患者大麻和阿片類藥物的使用上升

疼痛是癌症的常見癥狀之一,但很多癌症患者並不能得到足夠的止痛治療,因此許多美國癌症病患會選擇使用大麻或者阿片類藥物進行止痛。發表於《癌症》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癌症患者使用大麻和阿片類藥物的比例均高於正常人。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05至2014年間的數據,將826名癌症患者與1652名對照者配對研究,發現癌症患者的大麻使用率和處方阿片類藥物使用率均高於對照組。此外,這十年間,所有組別的大麻使用量均顯著增加,研究者推測可能是由於立法變化導致大麻更容易獲得,而阿片類藥物的使用率變化則不明顯。

·航天·

美國宇航員將成全球單次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女性

美國航天局宣布,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美國宇航員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的工作時間將延長至明年2月。根據這一計劃,現年40歲的科赫將在軌停留328天,有望打破美國宇航員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在2017年創下的288天的紀錄,成為全球單次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女性宇航員。

克里斯蒂娜·科赫(圖片來源:NASA)

此次延期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長時間太空飛行對宇航員生理健康的影響。就在上周,《科學》雜誌發表了對單次飛行340天的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的研究論文,指出長期太空飛行中潛在的健康風險。

·科技企業·

Facebook:員工可獲取數百萬Instagram用戶的密碼

今天,Facebook表示,他們的內部資料庫中以可搜索的格式儲存了數百萬Instagram用戶的密碼,其員工可以輕易看到這些數據。上個月的一篇報道宣稱,Facebook泄露了上千萬Facebook用戶,以及數萬Instagram用戶的密碼,而在最新的報道中,這一數字繼續擴大。儘管Facebook表示這些密碼數據沒有被不正當訪問、並且會向相關用戶發送通知,但這一現象仍引起廣泛的擔憂。

文:吳非、馬一瑗、張朵兒、陳德芊、董依明

編輯:楊心舟、吳非

封面圖來源: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原初標準時鐘幫助我們窺探原初宇宙
這些你曾深信不疑的大眾心理學觀點,都是謬論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