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米格23服役期最大「戰果」發動機突然失控翻滾 美中將魯莽葬命

米格23服役期最大「戰果」發動機突然失控翻滾 美中將魯莽葬命

米格-23戰鬥機,在上世紀60年代可是一種神秘武器。它是由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在60年代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可變後掠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也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由自己親手設計的戰鬥機。1970年開始服役,曾是蘇聯空軍70-80年代的主力。米格-23也在東歐印度越南等幾十個國家服役。

由於米格-23出生的年代是冷戰時期,這種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的問世,引起了西方北約國家的密切觀察。冷戰時期的蘇聯絕不會傻到讓任何米格-23的性能數據流傳出去,不過這樣可讓美國費了不少的腦筋,他們只能通過公開的照片,以及偷拍的照片從外形上進行判斷。

米格-23採用的後掠翼設計,最早在上世紀40年代由納粹德國的首次提出研究,最終因為戰敗而終止。一直到60年代米高揚設計師注意到了這一點。早期第一代的戰鬥機飛行速度很差,平直翼的飛機只適合低速飛行,一旦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音速之後阻力會急劇增加,顯然這違背了當時要研發超高音速戰鬥機的需求。而後掠翼飛機在超音速飛行的過程中產生的激波強度非常小。然而有得必有失,後掠翼的機型在低速飛行狀態下,穩定和安全性都不高,飛行和降落都需要長距離的滑行跑道。

然而美國航天人員通過觀察米格-23的圖片,立馬就下定論說米格-23的動力系統起碼領先美軍戰役戰機1代以上。因為美軍也有一款後掠翼式戰機:F-14。美軍也感覺到後掠翼式戰機的優缺點的差距過大。而通過情報人員分析,蘇軍顯然是完全解決了後掠翼飛機的問題,完美的實現了後掠翼式飛機的可操控性,以及載重能力方面加強等優點的結合,解決了一直困擾著美軍各大飛機研究所的麻煩。

為此,美軍開始想方設法希望能夠搞到一架米格-23來作為研究樣本,最終美國花重代價從印度搞到兩架米格-23,然而結果並沒有讓美國感到震撼,這架飛機拉到美國之後,科研人員仔仔細細從里外反覆檢查一遍之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這飛機是並不是飛行員可以隨意操控的。美軍飛行員駕駛米格-23試飛以後,仍然發現了一些新問題:發動機多次劇烈震動,可操控性非常差,而且在超音速飛行的過程中想改變航向也是非常的困難。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飛行員還得花功夫去控制飛機的機翼的狀態,略有不慎就可能機毀人亡,當然,也有人用生命去挑戰,並且驗證了這個事實。

當美國完全把米格23-搞透徹後,發現這款飛機性能遠不如美軍自製的F-14,於是幾乎整個北約都鬆了一口氣,而曾經駕駛過米格-23的美軍飛行員曾經給記者說:希望蘇聯可以多製造一些米格-23。

雖然美國上下都不屑於這款「次品」,一位美國空軍的高官羅伯特卻對他格外有興趣,他本來是美軍資深飛行員,聽聞有兩架蘇制米格-23在美國之後就表示非常希望自己可以親自駕駛試飛。

然而他大膽地這一次嘗試就讓他喪命了,他雖然對美軍的戰機的各項操控非常熟悉,但是對蘇制戰機卻毫不了解,更何況這架「問題飛機」。當他草率的駕駛米格-23迅速升空,想體驗一下在超音速飛行中蘇制的米格-23有何不同。然而當飛行速度超過兩倍音速之後,羅伯特發現自己根本操控不了飛機了。機翼和發動機的劇烈震動,很可能會導致飛機翻滾。經過一系列的搶救無效之後,羅伯特竟然使用飛機的彈射系統將自己彈射降落,然而超音速的氣流也讓他命喪當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諫 的精彩文章: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