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股流動性創去年9月來新低,機構紛紛警告「風暴」即將來臨

美股流動性創去年9月來新低,機構紛紛警告「風暴」即將來臨

本周美股繼續延續牛市,納斯達克100指數周三(17日))收於7680.72點,突破2018年8月29日的歷史高位,今年為止已上漲超21%。

得益於美國經濟數據和一系列企業財報向好,當地時間18日收盤道瓊斯指數收漲逾百點。

Zoom與Pinterest上市首日分別上漲72%和28%,微軟上漲1.3%,盤中觸及歷史新高。

本周標普500指數累跌0.08%,道指累漲0.56%,納指累漲0.17%。三大指數離此前高位均僅1%~2%之差。

然而,在美股不斷接近高位的同時,美股流動性近來卻創出新低。市場人士認為,這暗示著投資者從「害怕錯過」變為觀望。

橋水、古根海姆等機構均發出警示,美股或現暴跌。

流動性創去年9月來新低

根據道瓊斯的數據,本周一,紐約證交所及附屬市場與納斯達克市場合計成交量僅為約57億股,創去年9月10日以來的最低紀錄。這一成交量甚至不及去年因聖誕節假期而縮短交易的12月24日,當天成交量為57.9億股。

數據還顯示,此前連續10日的平均總成交量也處於去年9月12日以來的最低點,按此推算,今年4月或將成為去年8月以來日均成交量最低的一個月。

道富環球投資研究部門負責人巴托里尼(Matthew Bartolini)分析稱,從紐交所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家在是否充分參與漲勢的問題上一直就比較猶豫,那些錯失了反彈的投資者正在觀望,想要看看財報季的態勢。 」

「這樣的市場行情就像搖椅一樣,一直在動,但哪裡都去不了。」他稱。

高盛此前在分析本輪美股上漲時也提及,從資金流的角度,股票回購仍然是支撐美股股價的關鍵因素,但包括共同基金在內的「其他(美股)投資者」的資金正從美股中撤出。

自年初以來,已有390億美元的主動型、被動型共同基金的資金從美股流出。而過去四周,僅8億美元資金流入。

摩根大通量化和衍生品策略主管科蘭諾維奇(Marko Kolanovic)在此前的研報中也稱,截至今年3月底的過去6個月內,從個人到對沖基金,再到量化交易員,摩根大通追蹤的幾乎所有類別的投資者均未表現出追逐(美股)漲勢的意願。它們的股票敞口處於歷史區間的低端。美股流動性糟糕。

大跌迫在眉睫?

成交量低迷、流動性不足經常會讓人與大跌聯想在一起。例如,去年12月,當標普500指數暴跌至熊市邊緣時,不少分析師就指出,流動性不足有可能加劇股市拋售,這暗示眾多投資者已不再願參與到股市中來。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不少機構和分析師均認為美股存在驟然大跌的潛在風險。

有「新債王」之稱的雙線資本創始人兼CEO岡拉克(Jeff Gundlach)在3月的主題為「通往地獄的高速公路」的投資者網路直播會上表示,美股近期的反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聯儲態度180度大轉變,淡化加息預期帶來的虛假繁榮。但從市場反饋到一系列數據揭示的經濟發展狀況都說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都在放緩。

他稱,美股一直且會繼續處於熊市之中,「更糟糕的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9年年內將會跌破去年12月的低位,全年也將收跌」。

管理著3100億美元的古根海姆資產管理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的全球首席投資官米納德(ScottMinerd)近日發表研報稱,雖然近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仍有限,但未來24個月發生衰退的可能性已經增加了一倍多,下一次衰退最早可能在2020年上半年開始出現,其衰退程度預計不會像上一次那麼嚴重,但可能會比以往持續更長時間,結果更可能出現一個「U」型而非「V」型的周期。

「當經濟衰退真的到來時,與之相關的美股熊市程度是由之前牛市中估值所處的高度決定的。考慮到估值在本輪周期中已升至較高水平,我們預計下一次衰退時,美股將陷入跌幅達40%~50%的嚴重熊市。」他稱。

這一跌幅與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本周對美股發出的警示非常接近。

橋水研報指出,多個美國企業利潤高漲的動因正面臨威脅,包括科技巨頭在內的美股上市企業將無法維持此前的盈利水平,股價或因此大跌。

其稱,「過去20年,美國上市企業的利潤率高漲,但這些利潤的主要支撐因素,例如勞動者議價能力下降、企業稅和關稅下調、全球化增加、科技推動擴大規模和降低邊際成本、反壟斷法推行力度減弱、利率下行等不可持續。」

根據Factset對截至4月11日已經公布第一季度財報的23家美股上市企業的調查,企業認為影響其一季度收益的最大兩個因素是匯率與較高的工資和勞動力成本。

13家企業表示,匯率已經影響了其一季度收益,或將在未來幾個季度給其收益帶來負面影響;而10家企業認為較高的工資和勞動力成本已對其一季度的收益產生負面影響,或預計會對其未來幾個季度的收益產生負面影響。相對於去年四季度,在各個因素中,引用工資和勞動力成本的企業增加了4家,在各因素中增長第二大。

「上市企業喪失持續的利潤擴張,可能令美股比當前水平下跌40%。」橋水預測。

不過,也不乏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低迷的成交量恰恰有利於美股上漲。

科蘭諾維奇就指出,如果流動性只有此前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對於特定的流動水平,市場的移動速度將是其兩到三倍。(接下來),僅僅是空頭回補、回購、交易商對沖操作等,就有可能推動流動性整體復甦,令美股漲勢持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亞太躍居歐萊雅集團第一大區域市場、TPG與APM Monaco達成收購協議等
民間黃金持有量已超美聯儲,德國人何這麼喜歡囤黃金?

TAG:第一財經 |